首页 > 军事

“中国快堆之父”徐銤逝世 工作上一丝不苟,生活上朴实无华 “一生只做了这一件事”

2023-01-05 13:32:1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从中核集团及徐銤院士友人处获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7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徐銤是中国第四代核能系统绕不开的关键人物。1961年,徐銤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二机部北京原子能所(即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的前身)。4年后,他第一次听到了“快堆”这个概念,从此与这个崭新的领域紧紧相连。我国快堆发展起起落落,当有待遇和条件更好的单位向徐銤伸出橄榄枝,他总是淡淡的一句:“快堆,我放不下。”

据多位核工业领域人士向澎湃新闻回忆,徐銤为人谦和、幽默,工作上一丝不苟,生活上朴实无华。聊起心爱的快堆,他总是侃侃而谈。因其对快堆的专注与贡献,徐銤被誉为“中国快堆之父”。但每当有记者提起时,他摇摇手,“不能这么说,不能这么说。”他常强调,“搞快堆的不只我一个人,而是很多人,是一个团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

中国实验快堆首次实现临界!”2010年7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实验快堆主控室里响起热烈掌声——自上世纪60年代我国快堆研究开始起步,到中国实验快堆首次实现临界,经历了五十年的坎坷曲折、日夜奋战,两代快堆人的努力终于迎来开花结果。意大利著名核物理学家费米曾说,“首先发展快中子增殖堆的国家,将得到原子能方面竞争的利益。”这句话也成就了徐銤院士与快堆数十年的情缘。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简称“快堆”,是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主力堆型,它可将天然铀资源利用率从目前的约1%提高至60%以上,并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能一举解决铀矿资源枯竭、核材料利用率低和核废料难以处理等问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