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1元”零食,孩子为何欲罢不能:社交教育,全靠零食?

2023-07-06 10:54:14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校门口、小区超市里,小包装的辣条、棒棒糖、薯片、小饮料等零食,家长们避之不及,孩子们却欲罢不能。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对学生“价格友好”的零食玩具,正成为许多孩子的“社交货币”,孩子们对“1元”产品热衷的背后,藏着他们难以满足的社交需求。

  “1元”零食、玩具受欢迎

  北京西城区一小学四年级家长艾女士发现一件奇怪的事:从来不要零花钱的女儿,竟然开始要钱买零食了,而且她买的大多是平时并不吃的东西。

  艾女士在校门口观察发现,一到放学时间,学校旁边两家面积只有几平米的文具店里,就挤满了学生,非放学时段没有的各种小零食,此刻堆满了店家的柜台。女儿和几个同学挤到柜台前争相抢购那些“限时售卖”的小包装零食。这些零食的价格对小学生非常友好,每包在几毛钱到几块钱之间。她们买完零食,走出文具店,就会互相交换。

  辽宁沈阳家长张女士也有相似困扰。孩子喜欢购买学校门口的辣条、棒棒糖、高糖饮料等小食品。张女士说:“这些东西花费虽小,但吃多了对健康不利。我也无法完全拒绝孩子的要求,因为孩子的同学们都在吃,他不吃,就‘落单’了。”

  除廉价零食外,各种廉价小玩具、网络游戏也是孩子间拉近友谊的“纽带”。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来,盘手串风靡各地校园。经常可见三五个孩子聚在一起,手持串珠,捻出声音,孩子们说“特减压”。他们还互相比试谁盘的串珠花样最多,谁收藏的串珠最有特色,谁盘得最娴熟。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林则对奥特曼很“上头”,小林说:“因为大家都有奥特曼,我也要有,还要比他们多,他们就会来找我玩。”

  在一次小学六年级同学生日聚会上,一位孩子妈妈看到,这些孩子要么手持一部手机,要么抱着一个平板电脑,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按喜欢玩的网络游戏组成了一个个“朋友圈”。

  背后是孩子们渴望社交的心理需求

  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祥云分析指出,无论是零食、手串,还是奥特曼、网络游戏,都可以看作“社交货币”,其背后是孩子们渴望社交的心理需求。

  现实确实如此。以小小零食来说,它就承载了不少社交功能:表示亲密,分享零食;欢迎加入,分享零食;排遣郁闷,分享零食;表达感谢,分享零食;就连耍酷炫技,也可以分享零食。

  “叔叔,有‘CC乐’吗?”半月谈记者观察到,“CC乐”是一些小学生主动寻求的零食。这是一种吸食类糖果,已经流行多年。吸管中装满由葡萄糖、食用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等制成的糖浆,吃的时候需要咬着管子吸。

  “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在吃,我也觉得很好玩,有点像大人抽烟的感觉,有时候我们会比看谁学得比较像。”上海一位小学四年级男生说。

  “班级男生们吃零食的比较多,最近同学间比较流行的有辣条、榴莲糖等。”沈阳市三年级学生小敏说,虽然知道总吃零食不健康,但有的时候同学间会“请客”,碍于情面不能不吃;班级里常常会有同学分享零食,有时候有同学帮助了自己,也会用零食来感谢对方。

  创造时间空间,提升孩子社交质量

  面对孩子们的“1元零食热”,一些家长忧虑,这些高油高盐高糖、小厂家出产的零食,会不会危害孩子身体健康;还有家长担心,利用物质媒介来社交,特别是网络游戏等,既花钱,又容易导致沉迷。

  “当前社会,物质虽然很丰富,但孩子的社交却显得有些单一。”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心理老师肖冬梅说,以前一个大院里的孩子,在一起跳大绳、丢沙包、跳皮筋、跳房子,游戏特别多,社交的内容和场景都很丰富。现在的孩子虽然物理距离不远,但是共同支配的时间很少,社交场景太局限,主要在放学路上。周末时,孩子们大都报了兴趣班,时间各不相同,很难凑一块儿玩。

  有教师表示,孩子日常社交的贫乏也体现在,有的学校管理比较严格,孩子之间平时交流比较少,比如课间有些孩子也不出教室,在教室、走廊不让说话等,所以只能通过放学后一起购买零食开展社交。

  受访专家认为,学龄段的孩子社交渴望大都特别强烈,这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家庭或学校,都应该正视并重视孩子的社交需求,给孩子创造社交的时间和空间,加强社交能力培养和教育。

  曾祥云说,社交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技能等,还能够通过一种精神层面的分享,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打下良好基础。

  多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建议,在学校里增加更多社交场景。比如孩子中午在食堂就餐,应该允许小声交流、互动等;午饭后、课间,应鼓励孩子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增加孩子的社交时间,丰富孩子的社交形式;利用三点半以后的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各种艺术、体育课程,让孩子们在课程中充分交流。

  城市里的孩子,养在高楼大厦里,生活在钢筋水泥中,他们极少接触自然,也缺少适合儿童的户外社交场所。有家长提出,在城市规划及改造中,应多进行“适儿化”改造设计,打造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户外游戏运动场地,创造空间让孩子在家门口尽情玩耍、充分交流。(半月谈记者 郑天虹 王莹 吴振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1元”零食,孩子为何欲罢不能:社交教育,全靠零食?

      校门口、小区超市里,小包装的辣条、棒棒糖、薯片、小饮料等零食,家长们避之不及,孩子们却欲罢不能。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对学生“价格友好”的零食玩具,正成为许多孩子的“社交货币”,孩子们对“1元”产品热衷的背后,藏着他们难以满足的社交需求。  “1元”零食、玩具受欢迎  北京西城区一小学...

    时间:07-06
  • “近视焦虑”的坎儿家长们该如何过?这些知识点了解一下

      暑假来临,各大医院迎来了就诊高峰,眼科门诊中也多了不少扎堆就诊的“小患者”。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较2019年上升2.5个百分点。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近视等眼部疾病。为孩子的视力健康而焦虑可能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难题。那么,“近视焦虑”的坎儿,家长...

    时间:07-06
  • “连开三天家长会”?记者探访当事小学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要求家长“连开三天家长会”一事引发网络关注。家长入学通知书。贺劭清 摄  “这次引起大家关注,确实是我们在通知书上的表述不严谨。我们会认真考虑家长诉求,对家庭教育讲座进行优化。”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副校长苟雪梅5日下午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表示,该校“...

    时间:07-05
  • “连开三天家长会”?记者探访当事小学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要求家长“连开三天家长会”一事引发网络关注。家长入学通知书。贺劭清 摄  “这次引起大家关注,确实是我们在通知书上的表述不严谨。我们会认真考虑家长诉求,对家庭教育讲座进行优化。”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副校长苟雪梅5日下午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表示,该校“...

    时间:07-05
  • 家长看过来!儿童脚卡电动车事故易发生 这些细节需注意

      关注暑期儿童安全  很多孩子坐在电动车或自行车后座时,双脚喜欢晃来晃去,一不留神脚就会被卷入后轮,造成伤害。各地消防部门近日就接到了多起儿童被卡电动车的求助。  近日,广东阳江的一位家长骑电动车带孩子回家时,坐在后座的小女孩不慎将脚卡进了电动车的后轮与车架之间的缝隙里。消防员使用工具对车架进行剪切。  消...

    时间:07-05
  • 涉事小学回应“连开三天家长会”:会根据家长诉求进行优化

      中新网成都7月5日电 (贺劭清 陈选斌)“这次引起大家关注,确实是我们在通知书上的表述不严谨。对于家长的意见,我们已经进行了研究,对家庭教育讲座安排进行优化。”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副校长苟雪梅5日下午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表示,该校“家长入学通知书”上的“首次家长培训会”并非家长会,而是...

    时间:07-05
  • 网传成都一小学家长会连开三天?校方:系自愿参加的公益讲座

      7月4日,一张“入学通知书”的截图,在家长群里传开。  这则通知书是发给成都某小学2023级新生家长的,包含了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学校简介、学校的教育理想等内容,其中,引发家长们热议的,是在通知书的温馨提示部分,家长们被告知:学校将在8月19日到21日举行首次家长培训会,形式为线下,时间为三个全天。▲入...

    时间:07-05
  • 网传成都一小学家长会连开三天?校方:系自愿参加的公益讲座

      7月4日,一张“入学通知书”的截图,在家长群里传开。  这则通知书是发给成都某小学2023级新生家长的,包含了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学校简介、学校的教育理想等内容,其中,引发家长们热议的,是在通知书的温馨提示部分,家长们被告知:学校将在8月19日到21日举行首次家长培训会,形式为线下,时间为三个全天。▲入...

    时间:07-05
  • 暑期高校学生资助热线扩大开通范围 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暑期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7月1日开通。2023年教育部还扩大了热线电话范围,要求各中央部属高校、各省(区、市)高校全都开通暑期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2023年,教育部将连续第19年开通暑期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电话号码为010—660...

    时间:07-02
  • 研学游价格“虚高”最令家长反感

      “暑期第二批呼伦贝尔大草原,6天5晚·秘境牧云顶研学之旅仅剩两席。”在北京某旅行社工作的曹迪在朋友圈发布广告后,引来不少孩子家长前来咨询。一天后,这批研学团已经满员。  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该旅行社门店看到,一小时内有三批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了解夏令营、研学类产品。曹迪表示,大多数家...

    时间:06-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