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1元”零食,孩子为何欲罢不能:社交教育,全靠零食?

2023-07-06 10:54:14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校门口、小区超市里,小包装的辣条、棒棒糖、薯片、小饮料等零食,家长们避之不及,孩子们却欲罢不能。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对学生“价格友好”的零食玩具,正成为许多孩子的“社交货币”,孩子们对“1元”产品热衷的背后,藏着他们难以满足的社交需求。

  “1元”零食、玩具受欢迎

  北京西城区一小学四年级家长艾女士发现一件奇怪的事:从来不要零花钱的女儿,竟然开始要钱买零食了,而且她买的大多是平时并不吃的东西。

  艾女士在校门口观察发现,一到放学时间,学校旁边两家面积只有几平米的文具店里,就挤满了学生,非放学时段没有的各种小零食,此刻堆满了店家的柜台。女儿和几个同学挤到柜台前争相抢购那些“限时售卖”的小包装零食。这些零食的价格对小学生非常友好,每包在几毛钱到几块钱之间。她们买完零食,走出文具店,就会互相交换。

  辽宁沈阳家长张女士也有相似困扰。孩子喜欢购买学校门口的辣条、棒棒糖、高糖饮料等小食品。张女士说:“这些东西花费虽小,但吃多了对健康不利。我也无法完全拒绝孩子的要求,因为孩子的同学们都在吃,他不吃,就‘落单’了。”

  除廉价零食外,各种廉价小玩具、网络游戏也是孩子间拉近友谊的“纽带”。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来,盘手串风靡各地校园。经常可见三五个孩子聚在一起,手持串珠,捻出声音,孩子们说“特减压”。他们还互相比试谁盘的串珠花样最多,谁收藏的串珠最有特色,谁盘得最娴熟。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林则对奥特曼很“上头”,小林说:“因为大家都有奥特曼,我也要有,还要比他们多,他们就会来找我玩。”

  在一次小学六年级同学生日聚会上,一位孩子妈妈看到,这些孩子要么手持一部手机,要么抱着一个平板电脑,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按喜欢玩的网络游戏组成了一个个“朋友圈”。

  背后是孩子们渴望社交的心理需求

  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祥云分析指出,无论是零食、手串,还是奥特曼、网络游戏,都可以看作“社交货币”,其背后是孩子们渴望社交的心理需求。

  现实确实如此。以小小零食来说,它就承载了不少社交功能:表示亲密,分享零食;欢迎加入,分享零食;排遣郁闷,分享零食;表达感谢,分享零食;就连耍酷炫技,也可以分享零食。

  “叔叔,有‘CC乐’吗?”半月谈记者观察到,“CC乐”是一些小学生主动寻求的零食。这是一种吸食类糖果,已经流行多年。吸管中装满由葡萄糖、食用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等制成的糖浆,吃的时候需要咬着管子吸。

  “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在吃,我也觉得很好玩,有点像大人抽烟的感觉,有时候我们会比看谁学得比较像。”上海一位小学四年级男生说。

  “班级男生们吃零食的比较多,最近同学间比较流行的有辣条、榴莲糖等。”沈阳市三年级学生小敏说,虽然知道总吃零食不健康,但有的时候同学间会“请客”,碍于情面不能不吃;班级里常常会有同学分享零食,有时候有同学帮助了自己,也会用零食来感谢对方。

  创造时间空间,提升孩子社交质量

  面对孩子们的“1元零食热”,一些家长忧虑,这些高油高盐高糖、小厂家出产的零食,会不会危害孩子身体健康;还有家长担心,利用物质媒介来社交,特别是网络游戏等,既花钱,又容易导致沉迷。

  “当前社会,物质虽然很丰富,但孩子的社交却显得有些单一。”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心理老师肖冬梅说,以前一个大院里的孩子,在一起跳大绳、丢沙包、跳皮筋、跳房子,游戏特别多,社交的内容和场景都很丰富。现在的孩子虽然物理距离不远,但是共同支配的时间很少,社交场景太局限,主要在放学路上。周末时,孩子们大都报了兴趣班,时间各不相同,很难凑一块儿玩。

  有教师表示,孩子日常社交的贫乏也体现在,有的学校管理比较严格,孩子之间平时交流比较少,比如课间有些孩子也不出教室,在教室、走廊不让说话等,所以只能通过放学后一起购买零食开展社交。

  受访专家认为,学龄段的孩子社交渴望大都特别强烈,这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家庭或学校,都应该正视并重视孩子的社交需求,给孩子创造社交的时间和空间,加强社交能力培养和教育。

  曾祥云说,社交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技能等,还能够通过一种精神层面的分享,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打下良好基础。

  多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建议,在学校里增加更多社交场景。比如孩子中午在食堂就餐,应该允许小声交流、互动等;午饭后、课间,应鼓励孩子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增加孩子的社交时间,丰富孩子的社交形式;利用三点半以后的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各种艺术、体育课程,让孩子们在课程中充分交流。

  城市里的孩子,养在高楼大厦里,生活在钢筋水泥中,他们极少接触自然,也缺少适合儿童的户外社交场所。有家长提出,在城市规划及改造中,应多进行“适儿化”改造设计,打造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户外游戏运动场地,创造空间让孩子在家门口尽情玩耍、充分交流。(半月谈记者 郑天虹 王莹 吴振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Z世代”洋学生太极故里学习中国功夫

      中新社河南焦作7月6日电 (记者 韩章云)抱拳行礼、太极起势、金刚捣碓……6日,在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河南理工大学,60余名来自俄罗斯、埃及、伊朗、摩洛哥、加纳、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大学生正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太极拳招式。7月6日,河南焦作,2023年“Z世代”中国功夫(太极拳)国际化推广“请进来”活动训...

    时间:07-06
  • 浙江一乡镇3人去山塘玩耍溺亡

      中新网宁波7月6日电(记者 林波)7月6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人民政府就3人去山塘玩耍溺亡一事发布情况通报。  7月5日14时20分许,有群众发现鄞州区横溪镇一山塘有人落水。接报后,该镇立即组织救援人员,会同公安、应急、120急救中心等救援力量全力开展搜救,将落水三人全部救起,并第一时间送医院...

    时间:07-06
  • 希腊驻沪总领事:盼希中两国立足良渚深入开展文化互鉴

      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董易鑫)穿越历史长河,中国与希腊的文明如两颗耀眼的明珠交相辉映。7月6日,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在杭州余杭良渚举行。  “雅典卫城与良渚古城都体现了城市文明的信仰体系和模式,可以共同构成对多维文化世界的建设性比较分析和研究的基础。相...

    时间:07-06
  • 中蒙边境新牧人:“一半烟火,一半诗意”诠释现代边塞生活

      中新网乌兰察布7月6日电 题:中蒙边境新牧人:“一半烟火,一半诗意”诠释现代边塞生活  作者奥蓝  “一半烟火,一半诗意。”魏华放弃城市中的国企工作、返乡放牧近十年,总有人对他的选择充满好奇。为此,他于今年年初开设了抖音账号,用质朴的语言和画面记录着日常的牧区劳作和心得。在一条视频中,他如...

    时间:07-06
  • 北京启动“百园百师”工作营 风景园林师“一对一”进驻绿隔公园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记者 徐婧)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公园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发起成立了“百园百师”工作营(简称工作营)。工作营将为100个绿化隔离地区公园配备100个风景园林师,今年启动20个绿隔公园进行试点,提升绿隔地区公园养管运维全过程、全周期服务能...

    时间:07-06
  • 海南半年侦破农村地区赌博、开设赌场刑事案件101起

      中新网海口7月6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从海南省公安厅6日举行的“清风2023”打击整治农村地区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获悉,通过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海南全省共侦破农村地区赌博、开设赌场刑事案件101起,办理农村赌博行政案件1201起,打掉犯罪团伙86个,捣毁赌博窝点352处,抓获涉案人员4515人,查...

    时间:07-06
  • 广东佛山台青到黔东南打了一场“村BA”

      中新网广东佛山7月6日电 一群来自广东佛山的台湾青年近日前往贵州台江县,与台盘村青年展开了一场“村BA”比赛。  6月29日至7月2日,佛山市委台港澳办举办“青春行致远 万里入胸怀”活动,带领30位在佛山工作生活的台青台属组成的交流团,走进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时间:07-06
  • 浙江吴兴与新侨“双向奔赴” 画出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中新网湖州7月6日电(胡丰盛)“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诗人张志和这句传唱千古的诗文,像一幅山水画一样,印刻着国人的浪漫与向往。  而诗句中提到的极负盛名的“西塞山”,正是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妙西镇。  如果张志和“穿越”到1000多年后的今天,他或许也要惊讶,这里不仅有...

    时间:07-06
  • 中希文明对话:从良渚古城和雅典卫城寻觅人类共愿的交点

      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 (张益聪)“中国和希腊两国的文明都有很深的文化根系,希望能从两国文明渊源中看见彼此的绚烂。”7月5日,“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开启了首日采风活动,在活动期间,希腊前文化和体育部长、希腊著名戏剧家莉迪娅·科尼奥尔祖(Lydia Koniordou)如是说。  据悉,本次活动由...

    时间:07-06
  • 台湾教师陈瑞松的漳州缘:“我循着祖先的足迹回家了”

      中新网漳州7月6日电 (廖珍妹)“太巧了,仿佛冥冥中注定,我循着祖先的足迹回家了。”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陈瑞松如是感慨道。  2018年从台湾来到福建省漳州市后,陈瑞松发现台湾族谱及祖先墓碑上写的“龙溪”,就是闽南师范大学所在的漳州市芗城区,“我父...

    时间:07-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