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考研热”下 为何放弃入学的研究生不在少数?

2023-07-05 04:51:16

来源:科技日报

  “考研热”下,放弃入学的研究生不在少数——

  完善招生机制,减少“录而不读”

  ◎实习记者 沈 唯

  毕业季接近尾声,许多大学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有一些毕业生即将在暑期之后再次走进校门继续深造。近年来,虽然“考研热”持续升温,但是研究生“录而不读”的现象却也屡见不鲜。

  2019年,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消息称,该校68名2019级研究生因未按学校规定办理入学手续,经学校审议,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2022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示了该校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引发热议。

  如今考研“上岸”难度逐年增加,为何还会出现大范围“录而不读”的现象?新生“录而不读”又给高校招生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录而不读”现象成因复杂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考上研究生后又放弃入学的这部分学生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下很多学生只是将考研作为人生的一个选项,如果在考研的过程中有了更好的就业机会,他们可能会放弃就读。“这部分学生选择考研并非出于浓厚的学术兴趣。”高耀说。

  放弃入学还有可能是因为学生对录取院校或录取专业不满意。随着就业和考研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考生为了顺利“上岸”,会选择报考自己认为竞争不太激烈但并不是自己心仪的院校或专业。还有一些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学生在录取阶段被调剂到非全日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最后被录取,学生也有可能选择不入学。

  “攻读研究生学位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有些学生考上后可能由于生活困难,无法承担研究生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而选择放弃读研。因此经费压力和时间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高耀说。

  除此之外,突患疾病、遭遇家庭变故等不可控因素也可能使学生不得不放弃深造计划。“录而不读”的原因诸多,虽然许多原因能够被理解,但这种行为难免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到高校的招生秩序。

  高耀表示,高校在研究生招生的过程中也会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经费来筛选和录取研究生,如果学生选择“录而不读”,高校投入的资源和招生指标都会浪费,影响研究生的培养效率和社会公平。如果一所高校“录而不读”的现象较为普遍,对该校的声誉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用人单位和其他教育机构会对这种情况比较关注,甚至对该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信誉产生怀疑。

  除了给高校招生带来不便,高耀认为,放弃读研意味着学生有可能错失在专业领域内深入学习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会使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多举措保障学生与校方权益

  “录而不读”现象频发的同时,还有许多考生在调剂补录阶段也会被高校“放鸽子”。一边是被录取的考生放弃入学资格,另一边是想读研的考生“无学可上”,这样尴尬的情况发生,暴露出部分高校存在研究生招生政策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高耀认为,高校可以对招生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录取的学生与学校的要求和定位相匹配,还可以通过更加细致的审核材料、面试或采用其他评估方式来判断考生的适应性,从而降低录取后放弃入学或入学后再退学的风险。

  高校也应当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向考生提供招生学位点的相关信息,包括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导师队伍、毕业要求等,以便考生在作出报考决定之前,能够全面评估自己是否适合报考,避免因信息差导致的“选择错位”。同时,培养单位在报考阶段要积极回应考生的疑问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作出决策。

  “学校还可以主动公开各专业就业率、毕业率等方面的数据,让考生了解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所选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让学生的报考和入学意愿更强烈。高校也可完善研究生招生补录机制,当有考生被录取后选择放弃时还能填补空缺,给更多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高耀表示。

  此外,高耀提出招生单位应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尽早发现可能出现“录而不读”情况的学生,并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指导和支持。通过提供必要的帮助,可以为一些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避免学生放弃入学或退学。(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设计“黑科技”AR眼镜 宁波大三学生获国际红点设计大奖

      中新网宁波7月4日电 (童笑雨 徐凯阳)日前,2023年德国红点(Red Dot)设计大奖评选结果揭晓,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大三学生王永耀提交的作品《AR glasses》(《AR眼镜》)从全球50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红点奖。  据了解,红点设计大奖是当前国际公认的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之一。  用王永耀的话来说,他设...

    时间:07-04
  • 第五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举行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日前,第五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建筑大学承办,来自北京30所高校1000余名大学生的193项入围作品展开激烈角逐。大赛现场。北京建筑大学供图据悉,本届竞赛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吸引30...

    时间:07-04
  • 暑期学生亲子游全面回归 有哪些新亮点、新玩法?

      近几日,如果你到白云机场或广州南站走走,一定能从人头涌动的场景中感受到人们对今年暑期游澎湃的热情。亲子家庭、学生研学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带来的暑期游叠加效应印证了此前业界的预判——学生和亲子游客群将在这个暑期全面回归!  “这是最值得期待的暑期游。”业内人士表示。那么,在这一年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出游旺季里,谁...

    时间:07-04
  • 录取概率是普通学生8倍!哈佛大学“传承录取”制度遭投诉

      中新网7月4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3日,美国波士顿一民权组织提出民权诉讼,指控美国哈佛大学的招生制度违反《民权法案》。  据报道,该组织指控哈佛大学优先录取校友的“传承录取”制度违反了《民权法案》,这种做法是对有色人种学生的歧视,给校友中以白人为主的孩子提供了不公平的优势。  报道...

    时间:07-04
  • 2023年香港大学生暑期安徽实习活动启动

      中新社合肥7月3日电 (记者 赵强)2023年香港大学生暑期安徽实习活动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动,来自香港和内地的大学生及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代表等共1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据介绍,49名香港大学生和18名内地学生将于未来40多天,在中国石化集团安徽石油总公司合肥分公司、科大讯飞、中铁四局集团有限...

    时间:07-03
  • “暑期档”诈骗瞄准学生

      进入7月,全国各地的学生陆续迎来了暑假,需要注意的是,诈骗也进入了“暑期档”,瞄准学生群体实施精准诈骗。7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地警方就暑期诈骗发布风险提示和典型案例,提醒学生防范电信诈骗。  就在7月1日,黄石网警披露,近日黄石警方接到学生报警,辖区内大一学生柯某报案称其被人冒充同学诈骗了8000余元。据柯某...

    时间:07-03
  • 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学生信息被非法获取 嫌疑人已被刑拘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平安北京海淀官方微博3日消息,针对“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学生信息被非法获取”的情况,海淀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开展调查。经查,嫌疑人马某某(男,25岁,该校毕业生)涉嫌非法获取该校部分学生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目前,马某某已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

    时间:07-03
  • 运动相伴 助力学生茁壮成长

      晚上7:30,酷暑逐渐收起了燥热,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毛艺煊做完热身,换上轮滑鞋冲进了运动场地。刚刚放暑假,毛艺煊跟随老师练习轮滑,“轮滑和冰球,是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学校开设了冰球课,我练了一年了,非常有意思。”  “我们教学楼地下一层有仿真冰场,还有跆拳道场地。学校开设了冰球课、围棋课,还以兴...

    时间:07-03
  • 一座山,一个人,一辈子,爱一群学生

    原标题:一座山,一个人,一辈子,爱一群学生  张玉滚(左一)为学生颁奖。受访者供图   6月28日,电影《此生有约》在珠海华发商都国际影城举办首映礼。“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专程赶赴珠海与观众见面。   “一座山,一个人,一辈子,爱着一群学生……太动人了。”首映式上,好多人因为感动而落泪。《此生有约》是...

    时间:07-03
  • 面对面|专访视障高考考生马奕菲:她把自己活成了光

      近日,宁夏的高考分数公布,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用小提琴演奏《雪花》的马奕菲考出了485分。马奕菲是个双眼全盲的孩子,此前她在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课考试中获得了广东省外生源第一名,这次她的文化课成绩也远超该校往年的录取分数,这意味着她的人生将开启新的旅程。本周,《面对面》专访马奕...

    时间:07-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