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面对面|专访视障高考考生马奕菲:她把自己活成了光

2023-07-03 05:14:2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宁夏的高考分数公布,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用小提琴演奏《雪花》的马奕菲考出了485分。马奕菲是个双眼全盲的孩子,此前她在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课考试中获得了广东省外生源第一名,这次她的文化课成绩也远超该校往年的录取分数,这意味着她的人生将开启新的旅程。本周,《面对面》专访马奕菲。

  视障女孩儿马奕菲的音乐世界

  曾经,马奕菲看得见光线和色彩,但在她6个月大的时候,阴影开始吞噬她眼中的世界。马奕菲的妈妈哈春燕和爸爸马国龙都是公职人员,他们带着孩子到了北京的同仁医院,马奕菲被确诊视网膜母细胞瘤,更不幸的是,她双眼先后发病,两岁时,她彻底失去了光感。

  哈春燕观察到,沉入黑暗中的女儿对钢琴有兴趣。哈春燕曾经当过小学音乐老师,因为自己的爱好,结婚时就买了一台立式钢琴放在家里。而马奕菲很小的时候,就会试着敲击琴键,有的曲子她听两遍就能跟着哼出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马奕菲5岁时,哈春燕给她报了钢琴课。

  还有一个困难,因为看不到乐谱,马奕菲需要老师先把谱子念出来,然后她把每个音符记在脑子里。这样,一段曲子她通常要练习数百遍甚至上千遍才能弹准。

  6岁时,马奕菲进入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开始学习盲文。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功课,她的时间都用在了练琴上。随着她练习的曲目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哈春燕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读谱的任务就需要马奕菲的爸爸来分担。马奕菲的爸爸曾经对音乐一窍不通,他现在不仅会读五线谱,还能帮女儿把曲子打成谱子。

  在不断努力之下,马奕菲多次获得全国性钢琴比赛奖项,9岁那年,她在宁夏大学音乐厅举办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现场演奏了十几首钢琴曲。

  在成功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的那年,9岁的马奕菲有了新的想法,她向父母提出,想要学小提琴。小提琴是公认最难学的乐器之一,各种弓法都需要手、眼和身体的高度协调,而马奕菲看不到老师的示范动作,也无法像常人一样对着镜子自我纠正。她只能摸着老师的手、胳膊和背,用触觉去感受老师的动作,自己再去模仿。

  每次上课时,马奕菲会提前把谱子背下来,然后通过摸索老师的肢体,把每个动作刻在心里,回家后反复练习。除了小提琴,钢琴也不能落下,在花样的年龄,马奕菲选择了近乎苦行僧一般的学习状态。

  在钢琴八级和小提琴五级考试中,马奕菲都是一次通过。随着演奏水平日臻成熟,她开始参加音乐演出,观众的掌声、纷至沓来的荣誉让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从冬残奥会舞台到高考考场

  2018年,马奕菲结识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作曲家代博,代博幼年因患先天性青光眼导致双眼几近失明。相似的经历,让马奕菲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另一条出路——学习作曲。

  从此,马奕菲开启了从银川到北京的千里求学路。每隔一周,父母都会陪她去北京上课,他们乘坐周五晚上9点的火车,在周六清晨抵达北京,过完繁忙的周末,周日连夜赶火车,周一清晨回到银川。

  在北京,除了作曲课,马奕菲还开始跟随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系统学习小提琴和钢琴,三门课程的课时费和往返的交通费加在一起一笔不小的开支,压力考验着成年人的心理承受力。

  作为妈妈,让哈春燕倍感煎熬的,其实是她带着女儿走的这条路有没有出路,有没有希望。

  为满足马奕菲更专业的练习,父母向亲戚借钱买了一台二手三角钢琴,换掉了家里老旧的立式钢琴。每天,马奕菲花一半的时间上文化课,另一半的时间主攻专业课。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召开在即,得知闭幕式需要一名小提琴手,哈春燕给女儿拍了一段拉琴的视频发给组委会。2022年3月9日,闭幕式前4天,马奕菲接到了赴京参演的通知,她要演奏的曲目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题曲《雪花》。2022年3月13日晚,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一曲悠扬婉转的《雪花》从马奕菲的指尖流出,主火炬随之缓缓熄灭。

  马奕菲梦想着将来从事与作曲相关的工作,因此选择参加艺术类高考,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表演之后,她开始全力备战艺术专业课考试。今年3月,马奕菲参加星海音乐学院的作曲专业课校考,取得了广东省外生源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高考,最终485分的成绩,虽然离宁夏文科一本线差3分,但足以帮她实现目标。(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丨董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面对面|专访视障高考考生马奕菲:她把自己活成了光

      近日,宁夏的高考分数公布,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用小提琴演奏《雪花》的马奕菲考出了485分。马奕菲是个双眼全盲的孩子,此前她在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课考试中获得了广东省外生源第一名,这次她的文化课成绩也远超该校往年的录取分数,这意味着她的人生将开启新的旅程。本周,《面对面》专访马奕...

    时间:07-03
  • 秦岭深山中的铁路支教老师:以爱之名 一路追光

      中新网西安7月1日电(张远 于海 陈燕)“向快乐出发,世界那么大。任风吹雨打,梦总会到达。”夏日的清晨,在秦岭大山深处,被阡陌纵横的田野、黛瓦白墙的村居所环抱的杨庄小学,响起美妙的音乐声,全校近200名师生在操场上,跳起花式课间操。  杨庄小学,地处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元墩镇杨庄村,这里教育环境简陋、...

    时间:07-01
  • 官方通报小学生夜晚出校园被老师掌掴脚踢:涉事教师停课

      中新网6月21日电 针对6月20日网传“小学生夜晚出校园被老师掌掴脚踢”视频一事,云南永胜县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今日永胜”20日深夜发布通报称,经核,情况属实。通报截图  通报表示,6月19日晚21时,永胜县鲁地拉镇麦叉拉小学17名学生熄灯休息后到操场上淋雨玩闹,值班教师孙某某巡防发现制止后,学生相继...

    时间:06-21
  • 南昌通报“中学生疑被老师要求弃考”:基本属实

      中新网6月19日电 据南昌市教育局官方微博消息,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18日发布关于媒体报道“江西某中学学生疑似被老师要求弃考”的情况通报。  通报表示,针对6月18日媒体报道“江西某中学学生疑似被老师要求弃考”的相关情况,南昌市教育局第一时间关注到相关信息,立即成立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经初步...

    时间:06-19
  • “四有”好老师怎样练成

      【光明时评】  作者:罗容海(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副研究员)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专门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

    时间:06-12
  • 沪高校老师开出“道引养生”课 探索中国传统养生技术的传承与革新

      中新网上海6月8日电 (许婧 倪蓓蓓 杨思凡)“合掌,缓缓上举,仰视上方……”  8日,在上海理工大学操场的树荫处,上海理工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徐海朋正带着上理同学们练习一门中国传统养生技术——“道引”(亦作“导引”)。  作为现代道引课程的先行者,徐海朋已从事道引研究和教学工作十余年。他以古代导引法技术为原型,融合儒释...

    时间:06-08
  • 广西“95后”老师首次送考 感叹“送君千里 终须一别”

      中新网柳州6月8日电 题:广西“95后”老师首次送考感叹“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作者 李娇阳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大幕拉开,全国1291万名考生奔赴考场。在广西柳州铁一中学,25岁的语文老师朱莹莹第一次以送考老师的身份,与她的学生们并肩作战。  高考前夜,朱莹莹失眠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紧张...

    时间:06-08
  • 河北衡水一老师用2023根空笔芯打造“梦想之舟”祝福考生

      中新网衡水6月6日电 (崔志平 张洪宁)随着2023年高考临近,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高三班主任陈晨用收集的2023根空笔芯打造了一艘“梦想之舟”,送给考生们。他用这种有创意又暖心的方式为考生加油,让他们带着师长的祝福,自信满满“出征”迎考。图为陈晨老师用空笔芯打造的“梦想之舟”。 张洪宁 摄...

    时间:06-06
  • 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去干“杂事”了

      记者调查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从业情况  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去干“杂事”了   □ 本报记者 赵丽 张守坤  暴躁、尖叫、咬人……前不久,来自河北的7岁男童小林在父母带领下,赶到北京看心理咨询师。小林的母亲说,孩子有些多动,不听老师指令,一次被班主任拉进厕所教...

    时间:06-01
  • 心理健康教师从业调查: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干“杂事”了

      记者调查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从业情况  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去干“杂事”了  本报记者 赵丽 张守坤  暴躁、尖叫、咬人……前不久,来自河北的7岁男童小林在父母带领下,赶到北京看心理咨询师。小林的母亲说,孩子有些多动,不听老师指令,一次被班主任拉进厕所教育后,开始变得特别暴躁,遇到一点小事...

    时间:06-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