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暑期档”诈骗瞄准学生

2023-07-03 14:37:48

来源:北京商报

  进入7月,全国各地的学生陆续迎来了暑假,需要注意的是,诈骗也进入了“暑期档”,瞄准学生群体实施精准诈骗。7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地警方就暑期诈骗发布风险提示和典型案例,提醒学生防范电信诈骗。

  就在7月1日,黄石网警披露,近日黄石警方接到学生报警,辖区内大一学生柯某报案称其被人冒充同学诈骗了8000余元。据柯某介绍,“大学同学”刘某通过手机QQ向柯某发送借钱信息,称其家人在医院做手术,现在急需用钱。其后柯某按照对方提供的汇款账号,累计汇款8895元。

  完成转款后,柯某再次收到刘某的信息,表示自己的QQ号被盗了,刚刚找了回来,同时提醒同学们不要受骗。柯某这才意识到自己掉入了陷阱,遂立即赶赴派出所报案。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无独有偶,宁夏一名学生在高考后寻找网络兼职工作时,遭遇了刷单类电信诈骗。根据宁夏警方披露的信息,该学生通过网页搜索进入一个“网络兼职”的聊天群,群管理员引导其下载刷单软件,主要操作充值返利任务。在前期小额获利后,群管理员提示该学生加大充值投入和进行连续任务。在充值6万余元后,该学生方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幸运的是,宁夏灵武市公安局接警后,及时联系银行止付冻结该案涉诈账户,最终追回59909元,接近100%挽损。

  对于这类针对学生群体开展的诈骗工作,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指出,针对学生的诈骗主要发生在社交网络上,多以游戏、刷单赚钱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诱饵取得信任,利用学生轻信和害怕的心理,一步步实施诈骗。其中,对中小学生来说,获取家长的手机、账号和支付密码是诈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成年后的大学生,则是防骗和个人信息保护经验不足。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不同于针对成年人、老年人的诈骗活动,瞄准学生群体常用的诈骗类型主要包括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网络游戏诈骗、网购诈骗(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QQ或微信冒充老师同学等熟人诈骗,更有甚者威逼利诱学生贩卖“两卡”、搭建诈骗通信设备等“帮信罪”行为。利用学生群体阅历有限、心智不成熟易恐吓等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家长的支付账户转款。

  而综合各地警方披露的信息来看,暑假等假期中,学生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有所增长,也接触到更多网络信息,因此更易成为骗子精准狩猎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家长的金融账户才是骗子真正的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提供验证码、银行卡号等信息,造成家长的实际经济损失。

  “电信诈骗仍然在隐秘的角落里蔓延,在特定场景里就会死灰复燃,很难销声匿迹。”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评价称,针对网络游戏、兼职刷单等类型的诈骗模式,符合学生群体的受骗特征,因为自身经历有限,也很难识别骗局。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风险提示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传递防骗信息。

  于百程强调,针对学生的诈骗危害极大,不仅是财产损失,对其心理和社会认知也会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在防范手段上,一要加大此类案件的处罚和宣传力度,从警方、学校和家庭多方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诈骗套路和防范手段,有疑问向家长和老师咨询;二是家长和个人要做好敏感信息的管理,手机、银行卡、密码等做好保护设置,不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暑期高校学生资助热线扩大开通范围 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暑期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7月1日开通。2023年教育部还扩大了热线电话范围,要求各中央部属高校、各省(区、市)高校全都开通暑期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2023年,教育部将连续第19年开通暑期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电话号码为010—660...

    时间:07-02
  • 研学游价格“虚高”最令家长反感

      “暑期第二批呼伦贝尔大草原,6天5晚·秘境牧云顶研学之旅仅剩两席。”在北京某旅行社工作的曹迪在朋友圈发布广告后,引来不少孩子家长前来咨询。一天后,这批研学团已经满员。  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该旅行社门店看到,一小时内有三批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了解夏令营、研学类产品。曹迪表示,大多数家...

    时间:06-28
  • 想加入儿子班级群被拒 学校是否侵犯了家长监护权?

      老王最近有点烦,自己先后两次申请加入儿子小王的班级微信群均被学校以小王不同意为由拒绝。老王认为,学校已侵犯了自己的监护权,遂将学校诉至法院,要求学校向其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海淀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老王的全部诉请。  【案件回放】  原告老王诉称,其与妻子离婚后,小王...

    时间:06-26
  • 想加入儿子班级群被拒 学校是否侵犯了家长监护权?

      老王最近有点烦,自己先后两次申请加入儿子小王的班级微信群均被学校以小王不同意为由拒绝。老王认为,学校已侵犯了自己的监护权,遂将学校诉至法院,要求学校向其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海淀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老王的全部诉请。  【案件回放】  原告老王诉称,其与妻子离婚后,小王...

    时间:06-26
  • 家长如何帮孩子杜绝“马虎”

      微信公众号提问  我们家孩子总是很马虎,平时做题一指出错误孩子就说都会,如何判断到底是马虎还是基础不扎实,如何改正?  专家观点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马虎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仅孩子身上存在这种问题,在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是马虎的问题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家...

    时间:06-19
  • 青少年防溺水教育还须关注家长群体

      随着天气转热,我国又进入了溺水事件高发的季节。层出不穷的溺水事件令人痛心,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层面的防溺水警示教育、宣传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相似的悲剧依然在重复上演。如何才能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溺水意识?浙江省水上救生协会秘书长洪峰近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

    时间:06-13
  • “双减”后,为何一些家长仍有升学焦虑?

      ■刘磊  对于教育圈而言,“双减”无疑是近两年来最热的高频词之一。  2021年下半年,教育部把“双减”列为“一号工程”,密集出台多项文件,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推进“双减”实施,让中国的教育生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如今,不少家长见面已不再谈论报了哪个培训机构,因为昔日门庭若市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已难见踪影。孩子回家...

    时间:06-09
  • 孩子托得上 家长更安心(新视点)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上午9点,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天赐良缘小区爱乐祺幼儿托育中心,保教老师正带着两三岁的幼儿们做游戏。欢声笑语中,摇摇摆摆的“小鸭子”在“鸭妈妈”的怀抱里,玩得十分开心。  中心负责人李玮介绍,托育中心主要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开展托育服务,目前共有28名婴幼儿。保教老师注重培养孩...

    时间:06-09
  • 给高考生的11条饮食建议,家长们快收好|高考加油站

      高考来了。作为学业生涯中重要的升学考试,考生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作为助考的家长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后勤,帮助考生们安排好衣食住行。做好饮食保障可以帮助考生们改善精神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  考试期间需要怎么吃呢?以下这些建议请家长们多多注意。  1. 最基础的原则是  安全、卫生、稳妥。  所有的营养建议...

    时间:06-08
  • @考生和家长,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来了

      2023年高考在即,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教育部整理了考生常见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和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一  考生应如何规划赴考行程?  考前,请考生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间、考点信息、考生须知等内容。特别是要牢记考试时间、考点位置、考场编号,同时...

    时间:06-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