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想加入儿子班级群被拒 学校是否侵犯了家长监护权?

2023-06-26 06:10: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老王最近有点烦,自己先后两次申请加入儿子小王的班级微信群均被学校以小王不同意为由拒绝。老王认为,学校已侵犯了自己的监护权,遂将学校诉至法院,要求学校向其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海淀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老王的全部诉请。

  【案件回放】

  原告老王诉称,其与妻子离婚后,小王一直由前妻抚养。因前妻阻挠,自己已多年未见孩子。为此,自己曾联系小王的班主任,但班主任只说了大致情况,不明确告知小王的各科目期中、期末成绩。此后,自己先后两次要求加入班级微信群,但均遭到拒绝。老王认为,学校以征求小王意见为由拒绝其入群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监护权,导致小王脱离了自己的监护,损害了亲子关系。故诉至法院提出上述诉请。

  被告学校辩称,小王现是初中生,与老王系父子关系。学校没有让老王进入班级微信群的决定是经征求小王意见后作出的,该行为并未侵犯老王的监护权。且学校也没有义务同意老王进入班级微信群。即使老王不进入班级微信群,其也可以联系学校和班主任得知孩子的在校情况。而事实上,小王的班主任也曾如实向老王告知过小王的在校表现,故认为学校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中,学校未准许老王加入班级微信群不构成对老王监护权的侵害,理由有三:

  一是学校已向老王告知过小王的在校表现,老王申请入群两次遭拒后,并未再向班主任、其他任课老师或学校提出要求了解小王的有关情况;

  二是收到老王加入班级微信群的申请后,学校征求小王意见不属于过错。小王虽系未成年人,作为初中生,有能力就与其日常生活、学习关系密切的问题发表意见。学校征求意见的行为已足以让小王知悉老王了解其学习生活的意愿,不会让小王造成老王对其不闻不问的误解;

  三是本案争议的根源在于老王认为其对小王的探望权因前妻阻挠而无法实现,但未就此提出相应主张,而学校系教育机构,不宜解决家庭纠纷。法院最终判决驳回老王的全部诉请。

  宣判后,老王提出上诉,二审维持原判,该判决现已生效。

  【法官说法】

  随着微信的普及,花式建群悄然成为社交风潮。家长群便是众多微信群中的典型代表。一群在手,父母足不出户便能轻松掌握孩子的在校种种。那么,学校如果拒绝家长入群,是否侵犯了其监护权?

  我国《民法典》第1084条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该条款明确了父母对子女的监护职责,确保子女的合法利益不因父母离婚而受到损害。本案中,老王虽和妻子离婚,但其对小王的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不因离婚而消除。其作为小王的监护人,负有对小王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加以监督和保护的义务。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那么,学校拒绝老王加入班级微信群是否侵犯了老王的监护权呢?我们可以从侵权行为的一般构成要件进行分析。

  首先,学校的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根据我国《教育法》第30条第4款规定,学校负有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的义务。在保护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学校应视情况紧急程度采取电话、微信、短信、电子邮件、家访、到校面谈等方式向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履行相应的通知和告知义务,并在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要求知悉受教育者在校情况时积极予以配合。本案中,小王的班主任曾应老王的要求告知了小王的在校表现,而拒绝入群和告知具体成绩均系征求小王意见后作出。此后老王也再未向学校或在校老师了解过小王的相关情况,因此,老王关于学校没有提供相关便利的主张并不成立。

  其次,学校征求小王意见后拒绝老王入群是否存在过错?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9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情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前,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充分考虑其真实意愿。这也与《民法典》第35条确立的“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的原则相吻合。本案中,小王虽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能正确理解拒绝向老王告知具体成绩、允许其入群带来的影响,且上述事宜涉及高度个人化的决定,在符合小王年龄、智力的基础上应赋予其充分的话语权,尊重其自主判断后作出的决定。举重以明轻,小王的监护人尚且需要尊重其真实意愿,那么,学校征求小王意见的举动更无可厚非了。

  最后,学校拒绝老王入群并没有妨碍老王监护权的行使。老王仍可通过其他沟通方式向学校和在校老师了解小王的在校情况。学校征求小王意见本身就足已让小王知悉老王关心其学习生活,不会给小王造成亲子关系淡漠的误解。综上,学校不存在侵犯老王监护权的行为。

  除了通过学校了解小王的学习生活情况外,老王也可以通过行使探望权增进父子感情。如前妻不配合,老王可诉至法院要求行使探望权,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在满足特定条件时,老王还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第56条之规定,提起变更抚养关系之诉。

  (文中人物均系为化名)

  文/蒙向东(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想加入儿子班级群被拒 学校是否侵犯了家长监护权?

      老王最近有点烦,自己先后两次申请加入儿子小王的班级微信群均被学校以小王不同意为由拒绝。老王认为,学校已侵犯了自己的监护权,遂将学校诉至法院,要求学校向其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海淀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老王的全部诉请。  【案件回放】  原告老王诉称,其与妻子离婚后,小王...

    时间:06-26
  • 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在学校自主申报、各省级教育部门遴选推荐、专家组审核、网络公示基础上,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确定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等1075所学校为首批...

    时间:06-25
  • 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在学校自主申报、各省级教育部门遴选推荐、专家组审核、网络公示基础上,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确定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等1075所学校为首批...

    时间:06-25
  •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郭建华:踔厉奋发启新程,勇毅前行向未来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书记、校长的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

    时间:06-25
  • 北京市教委:在高温天气时,学校不安排学生参加大型室外活动

      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23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应对高温天气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高温天气下要合理调整学生室外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减课或停课措施。  详细内容如下:关于做好应对高温天气有关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气象台2023年6月23日07时00分升级发布高温...

    时间:06-23
  • 中外媒体探访西藏寄宿制学校

    原标题:中外媒体探访西藏寄宿制学校  中新社山南6月22日电 题:中外媒体探访西藏寄宿制学校  中新社记者 赵朗  近日,在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举行前后,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由15家媒体组成的中外媒体采访团实地探访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了解西藏寄宿制学校。  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达瓦次仁介绍,该...

    时间:06-23
  • 中外媒体探访西藏寄宿制学校

      中新社山南6月22日电 题:中外媒体探访西藏寄宿制学校  中新社记者 赵朗  近日,在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举行前后,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由15家媒体组成的中外媒体采访团实地探访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了解西藏寄宿制学校。  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达瓦次仁介绍,该校2019年被评为西藏自...

    时间:06-22
  • 南昌大学校长寄语毕业生:在平凡人生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中新网南昌6月21日电 (刘力鑫 赵诗雨 王一瑶)“平凡是生活的本色。‘在平凡人生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就是希望你们与时代、与社会、与职业、与岗位需求同频共振,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尽自己所能为社会作出最大贡献。”21日,南昌大学举行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南昌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陈晔光...

    时间:06-21
  •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心怀家国、勇毅前行 做新时代幸福大工人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书记、校长的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

    时间:06-21
  • 东南大学校长黄如寄语毕业生:淬练成长 成就未来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书记、校长的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

    时间:06-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