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银行吸引储户异地存钱 你会选择“特种兵式存款”吗?

2023-05-12 00:39:29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你会选择“特种兵式存款”吗? 10万元存款三年多出1200元利息 吸引储户异地存钱

  如果附近的城市定期存款利率比本地高0.4个百分点,你会坐上火车去存钱吗?3月以来,不少江苏人就这样组团去上海存钱,当日往返,被网友称之为“特种兵式存款”。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指出,之所以有些银行在不同地区的存款利率有较大差异,这背后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第一,不同地区的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商定的存款上浮幅度、上限可能有所不同;第二,不同地区存款市场供求关系有所不同,客户投资偏好和储蓄习惯不同,影响存款利率定价;第三,同一家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资产负债情况、市场竞争策略存在差异,对存款需求和定价自然不完全一致。

  差异

  江苏银行在江苏的利率比上海低

  网红支行服务好还送米送油

  “大老远从常州到上海存定期。江苏银行在江苏3.1%,在上海就3.5%。”“从南京坐高铁来上海办江苏银行卡,三年3.5%,好香。”“五一前从苏州去上海,办理卡,柜台存了30万,回到苏州手机上又存了5万。3.5%真香。”“无锡3.1%,还没有额度没有礼品,跟风来上海存款,从取号到兑完礼品共花费五小时。任务完成!”

  3月以来,不少来自江苏各地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坐火车去上海存款的经历。有意思的是,这些江苏客户在上海选择的银行并非上海本地的银行,而是他们本省的江苏银行在上海的网点。

  原来,江苏银行在江苏区域内的三年期定存利率只有3.1%,而在上海就高达3.5%。

  存款利率是以开卡行或存单办理网点的位置来确定的。这0.4个百分点的差距意味着1万元存款1年的利息就要多40元,3年下来就是120元。这些客户一般都会存20万元以上,三年到期时能多出2400元利息,如果存100万元,就会多出12000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江苏银行在上海各家支行的利率都是一样的,上海也有其他银行的利率高于江苏银行,但只有江苏银行上海闸北支行成为这些江苏客户首选的网点。

  多名网友反映,各大社交平台上这家支行的帖子最多,都说这里礼品多、服务好,不少人都是在网上看到推送的文章,下了火车就直奔而来。3月份的时候,这家支行天天排大队。

  3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江苏网友小林从无锡特意乘高铁到闸北支行来存钱。他10点到的时候,前面排了56个人,办完业务已经都下午1点了。

  但小林说,这家支行的服务态度很好,耐心解释每个问题,给每个排队的客户发了挂面,中午每人发了两包小饼干,银行柜台中午也取消了午休。

  最吸引人的是这里的积分送礼,礼品种类比较多,大部分人选的是米和油。5万元存款的积分可以换一桶4升的油,3万元的可以换一袋米。大家也不用担心没法搬回家,网点门口就有京东物流,还有优惠券,客户兑完礼品当场可邮寄到家,很方便。

  有网友称,自己去这家支行办存款时,亲眼看到一位存了180万元的客户领了36桶油。

  北青报记者昨日致电该支行了解到,虽然利率没有下调,但现在活动已经结束,没有礼品,所以也不太需要排队了。

  算账

  从无锡当日往返全部车费为122元

  存款后顺便来一趟“上海一日游”

  坐火车去存款,听上去有些夸张,但因为江苏各地离上海都不算远,铁路交通又十分方便,这些江苏客户对于“上海一日游”倒是乐在其中。

  有无锡网友记录了五一期间独自带娃去上海存款的经历。高铁单程几十分钟就到,往返费用119元。出高铁站右转,花1元钱坐公交就到了网上最火的江苏银行“闸北支行”。到了后销掉自己在无锡办的江苏银行卡,再重办一张上海的江苏银行卡,就可以在银行App上操作存款。然后出门左转几百米,就到静安大悦城逛吃玩半天,然后花2元钱坐隧道三线两站路到上海站,高铁返回无锡。

  关注

  地方性银行在北上深定存利率较高

  某些银行在外地的利率高于本地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除了上海,江苏银行在北京和深圳的三年期定存利率目前也是3.5%,而国有大行普遍不超过3.1%,平安等部分股份银行能达到3.25%。但是,也有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利率不输江苏银行。总体来看,这些地方性银行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利率相对较高。

  以北京为例,都是1万元起存,大连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也是3.5%,五年期利率高达4%,比江苏银行3.5%的水平高0.5个百分点;厦门国际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3.5%,五年期利率依据金额不同,低至3.8%高至3.9%;总部也在江苏的南京银行,目前在北京30万元起存的三年期定存利率能达到3.5%,1万元以上的五年期利率都是3.5%。

  从礼品角度看,江苏银行北京某网点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活动力度不如之前大,存20万元可以送一袋米,50万元可以送一桶5升的葵花籽油。南京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存款就有积分,可以在手机银行上自主兑换积分礼品。只有大连银行表示,现在没有任何礼品。

  尽管利率同样高,也有礼品,这些银行在北京似乎并未像上海的网点那样受到热捧,并没有外地客户蜂拥而至。以北青报记者经常路过的江苏银行某网点为例,基本没有看到该行营业大厅有过排队现象。

  除了江苏银行在江苏的利率不如外地高,也有网友反映,成都银行在成都的利率不如重庆高;重庆银行在重庆的利率不如成都高,所以他们也跨城去存款。本组文/本报记者 程婕 统筹/余美英 供图/视觉中国

  分析

  “特种兵式存款”靠谱吗?

  “我认为跨城存款的储户是理性选择,利率是货币的价格,经济学上有个一价定律,两地没有资金流动障碍,资金供给自然流向价格高的地方。”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各地对资金的需求各不相同,有些地区的中小银行资金紧张,通过高利率揽储。如果利率加礼品的价值超过了一定限度,可能属于高息揽储。但他认为,在市场经济状态下,利率上限如果一刀切设定,精准性也会不佳。对于风险问题,盘和林认为,投资领域风险和收益匹配,没钱才要提高存款利率。我国有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有限额保护,如果银行利率没有超过规定,在限额之下,存款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资深财经人士江瀚则认为,“特种兵式存款”存在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后才能判断是否靠谱。首先,这种方式的高利率往往是超过市场利率的,可能存在某些潜在风险。例如对方银行的资产质量是否过低,能否按时或全额兑付本息等。其次,这种方式可能需要考虑后期的成本,比如要取现的时候会不会有跨行异地转账的手续费等,这些额外成本会降低你的实际收益,进而影响你的判断。最后,如果认为这种方式是靠谱的,那么需要选择一个可靠的银行和分行,并仔细了解和考虑相关存款协议、手续和流程。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和有效融资需求回升,银行体系对资金需求量将有所增加,存款利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从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对居民个人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中长期存款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居民应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如果希望获得较高收益,那么必须承受较高风险;如果不希望承担较高风险,那么应该接受较低的收益。如果追求稳健的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超千亿元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屈信明)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  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发展较为平稳。截至一季度末,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

    时间:04-27
  • 理性看待部分理财产品提前“退场”

      理性看待部分理财产品提前“退场”  本报记者 马春阳  今年以来,累计约有300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市场环境变化之下,理财产品主动终止意味着该产品终止策略优于存续运作,是银行理财市场产品加速优胜劣汰的正常表现。虽然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规划造成一定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投资者权益其实也是一种...

    时间:04-13
  • 3月份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长净值持续修复

      本报记者 杨 洁  随着债市稳定和回暖,理财市场也持续回暖。今年3月份,全市场理财产品新发数量环比上升,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修复。  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全市场共新发了2855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491款。其中,296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73%;2559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9%,开放式及封...

    时间:04-12
  • 银行理财市场调查:部分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报喜不报忧”

      本报记者 苏向杲 杨 洁  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存在哪些对投资者“不友好”的现象,哪些环节仍有优化空间?“3·15”前夕,《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体验、调查了10余家银行的理财服务。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披及销售环节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部分产品展示过往业绩时“报喜不报忧”;二是预期...

    时间:03-15
  • 净值化转型完成 理财产品节日营销打法生变

      “妇女节”如期而至,银行、理财公司也乘节日“东风”进行着产品营销,不过打法上却发生了变化。3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理财产品完成净值化转型,与“妇女节”相关的专属理财愈发难觅,理财市场新发售的此类理财屈指可数,多数银行、理财公司已开始借助节日之势,营销推广起了常规的理财产品。  净值比专属更重要  “妇...

    时间:03-09
  • 宁德时代回应卷入理财骗局:未发售相关理财产品 公司已报案

      中新网3月3日电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款名为“宁德时代”的app,以提供理财投资产品的形式进行理财骗局。对此,宁德时代3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称,公司并未运营“宁德时代”App及发售“宁德时代锂电池”、“宁德时代专属社会公众股”理财投资产品。截图自深交所互动易平台  宁德时代表示,敬请各位提高警惕和识别能力,谨防受骗...

    时间:03-03
  •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持续回升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我这只产品马上就回本了,希望7月份到期时能有惊喜。”2月28日,读者马女士打开某股份制银行的手机银行发现,去年11月初投入3万元买的一只理财产品离回本就差40多元了,比去年12月下旬涨了400多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股债“双杀”...

    时间:03-01
  • 中国养老理财产品规模突破千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王恩博) 记者24日从中国银保监会了解到,该部门推动中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截至今年1月末,养老理财产品规模突破千亿元(人民币,下同)。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主要包括商业养老金融和个人养老金制度。官方数据显示,在商业养老金融改革方面,截至1月末,特定养老储蓄业务余额263.2亿元;具...

    时间:02-24
  • 开年以来406家A股公司持有逾千亿元理财产品

      记者 朱宝琛  见习记者 毛艺融  开年以来,A股公司积极筹划“闲钱生钱”,通过理财投资来盘活资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记者发稿,年内超400家A股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合计认购金额超千亿元。  对此,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具有正当性、合理性,有助于提升资金的使用效...

    时间:02-22
  •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来了

      2月10日,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发布,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3家机构共发售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全部产品均为公募类净值型开放式产品。其中,5只为新发产品,2只为存续产品,1只为混合类产品,6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  “这标志着,投资者可以正式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理财产品。”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相关负...

    时间:0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