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超千亿元

2023-04-27 10:24:18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屈信明)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

  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发展较为平稳。截至一季度末,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业务积累责任准备金超过6万亿元。其中,养老年金保险责任准备金约6600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规模保持增长,截至一季度末,累计保费规模50.8亿元,投保件数42.9万件,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超过6万件。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稳步有序推进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便捷的商业养老金融服务;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经营要求、业务管理、消费者保护等事项进行研究,并将有针对性的调整相关要求,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便利消费者选择适合其自身需求的产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银保监会:稳步推进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银保监会26日发布消息称,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银保监会先后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配套政策,稳步推动行业信息平台建设。...

    时间:04-26
  • 川渝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已惠及2.7万人

      中新网重庆4月24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24日从重庆市社会保险局获悉,2022年川渝两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已惠及2.7万人。  据介绍,川渝两地在全国先行先试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业务,通过“网上办、无纸办、提速办”,转移业务最快当天即可办结,让两地流动就业人员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

    时间:04-24
  • 上海银保监局局长:走合规“康庄大道”一定是“马拉松”的赢家

      中新网上海4月19日电 (高志苗)“只要走合规的‘康庄大道’,最后一定是‘马拉松’的赢家,金融都要打造‘百年老店’,不能打一枪换一地儿。”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19日在上海第十四届银行业保险业合规年会上如是说。  他表示,金融机构不要算经济利益短期的小账,而要算合规长期的大账,坚持合规、坚守规律,一定会带来...

    时间:04-19
  • 北京、天津、河北银保监局联合发文加强京津冀新市民金融服务

      中新网天津4月18日电 (庞喻文)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天津银保监局、河北银保监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京津冀新市民金融服务的监管支持政策、工作保障机制和适用范围,加强信贷管理、押品管理、保险理赔、风险防控等方面信息共享和行动协同,提高京津冀地区新市...

    时间:04-18
  • 强化银行保险领域行政司法协作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银保监局会签合作备忘录

      中新网上海4月18日电(记者 李姝徵)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与上海银保监局18日会签《加强银行保险领域行政司法协作完善金融市场法治建设的合作备忘录》(下称《合作备忘录》),双方将通过多层次的深入合作,共同用法治手段保障金融市场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记者获悉,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与上海银保监局将加强双...

    时间:04-18
  • 多家银行年报披露向员工追索绩效薪酬!95%以上银保机构已制定相关制度

      每经记者 赵景致 每经编辑 陈旭   银行员工到手的绩效薪酬,也面临被追索的情况。据目前已公布的上市银行年报,部分银行首次披露了员工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  其中,股份行如招商银行、渤海银行均披露了相关情况。去年,招行共有2876名员工被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渤海银行370人共计1760万元绩效薪酬被追...

    时间:04-17
  • 上海银保监局:延续“纾困融资”工作机制至2023年底

      中新网上海4月14日电 (高志苗)14日,记者从上海银保监局获悉,上海银保监局近日联合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财政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五部门召开2023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通报上海银行业保险业2022年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情况,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2022...

    时间:04-14
  • 理性看待部分理财产品提前“退场”

      理性看待部分理财产品提前“退场”  本报记者 马春阳  今年以来,累计约有300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市场环境变化之下,理财产品主动终止意味着该产品终止策略优于存续运作,是银行理财市场产品加速优胜劣汰的正常表现。虽然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规划造成一定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投资者权益其实也是一种...

    时间:04-13
  • 3月份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长净值持续修复

      本报记者 杨 洁  随着债市稳定和回暖,理财市场也持续回暖。今年3月份,全市场理财产品新发数量环比上升,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修复。  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全市场共新发了2855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491款。其中,296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73%;2559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9%,开放式及封...

    时间:04-12
  • 银保监会:2022年第四季度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69555件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银保监会网站21日消息,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了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情况。  《通报》指出,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2022年...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