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开年以来406家A股公司持有逾千亿元理财产品

2023-02-22 15:06:31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朱宝琛

  见习记者 毛艺融

  开年以来,A股公司积极筹划“闲钱生钱”,通过理财投资来盘活资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记者发稿,年内超400家A股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合计认购金额超千亿元。

  对此,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具有正当性、合理性,有助于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规避通胀以及提升公司业绩来保障股东利益。建议上市公司购买一些期限相对比较匹配,风险、收益相对平衡的理财产品。

  326家公司

  偏爱结构性存款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月21日记者发稿,持有理财产品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406家,合计持有1407个理财产品,认购金额达1041.19亿元。

  从认购金额来看,不少公司大手笔认购。认购金额在1亿元及以上的上市公司有255家,其中,认购金额在10亿元及以上的上市公司有17家。

  从购买理财产品的类型来看,包括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证券公司理财、信托产品、基金专户等多元化产品。以认购产品的金额大小来排序,可以发现存款类产品更受上市公司欢迎。其中,购买结构性存款的上市公司有326家,占比超八成,其认购金额总计达757.62亿元,居于理财产品的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秉持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念,有七成公司选择购买两种及以上的理财产品。也有个别公司较为专注。例如,江苏国泰购买的5个理财产品,均为结构性存款。

  从行业来看,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数量居前。同时,不少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购买了理财产品。

  对此,谢后勤表示,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一定程度上说明其流动性充足,也从侧面反映新能源产业链整体景气度较高,多数企业在这一轮高景气的背景下业绩得以成长,享受到了行业的红利。

  “从行业属性看,部分行业的流动性资金较多、现金流充裕,在不影响长期投资与研发计划的情况下,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流动性管理,提升投资收益是正常的财务管理方式。”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邱亦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理财产品市场看,现金管理类产品供给在上升,也为企业现金管理提供了投资标的。

  上市公司

  应理性投资

  为何上市公司如此钟情理财?投资者对此非常关心。《证券日报》记者2月21日在“深交所互动易”搜索“理财”关键词,发现今年以来共有312个问答与之相关。部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的动机及收益存在疑虑,希望其将资金用于扩大产能或并购等方向,进而提振股价、回馈投资者。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是现金管理行为,虽然有助于公司提升现金收益,但是如果大规模长期反复购买理财产品,而非进行投资或分红,这是对公司价值的损耗,也会损害中小股东权益。”谢后勤表示。

  从资金来源看,上市公司购买资金的来源主要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其中,华密新材等公司公告显示,资金来源为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及超募资金。

  对此,邱亦霖表示,一般情况下,计划性募集资金的使用专注于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与投资,利用闲置资金或者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增强资金的收益,也是企业盘活资金的常用方式。

  “不过,企业长期价值的提升需要靠长期投资实现。部分上市企业将短期的现金管理替代了长期投资,甚至偏离主营业务,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邱亦霖表示。

  谢后勤也持有类似观点,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并非稳赚不赔,投资也具备一定风险,“不务正业”的举动也会降低投资者的信心。

  理财行为存在风险,上市公司该如何规避?邱亦霖建议,上市公司利用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时,企业的资金结构、实际经营业绩以及投融资收益水平等是关键所在,应强调资金配置的流动性与安全性,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投资产品,同时关注风险控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去年底银行理财存续规模27.65万亿,月均收益率2.09%

      2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下称报告),对2022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理财市场监管政策、理财公司和市场服务机构发展等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根据报告,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 2.94万只,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为投资...

    时间:02-20
  • 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 较年初下降4.66%  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2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去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

    时间:02-19
  • 报告显示: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 较年初下降4.66%  去年银行理财各月度平均收益率2.09%  2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去年理财产...

    时间:02-19
  • 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破净率连续六周下滑 业界称“螺旋形”赎回或将频繁出现

      本报记者 苏向杲  随着债市回暖及银行理财产品赎回压力缓释,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持续下行。广发证券固收团队2月1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全国范围内全部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破净率保持下降趋势,由2月3日的11.9%下降至2月10日的10.8%。这已是连续第六周(剔除春节)出现下滑。  破净指的是理财产品净值低于...

    时间:02-14
  •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来了

      2月10日,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发布,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3家机构共发售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全部产品均为公募类净值型开放式产品。其中,5只为新发产品,2只为存续产品,1只为混合类产品,6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  “这标志着,投资者可以正式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理财产品。”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相关负...

    时间:02-14
  • 邮储银行首批代理销售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2月10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公布了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名录。同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首批银行,在全国36个个人养老金制度先行城市或地区上线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为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提供资金账户开立、基金投资、理财投资、保险保障等全方位的养老金投资服务。  根据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邮储银行...

    时间:02-13
  •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售 最短可只持有360天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售  家机构的7只产品可选 最短可只持有360天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终于上线了。2月10日,中国理财网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和中邮理财的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正式发售。至此,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货架”终于集齐个人养老金储蓄、个人养老金...

    时间:02-11
  •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售 最短可只持有360天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售  家机构的7只产品可选 最短可只持有360天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终于上线了。2月10日,中国理财网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和中邮理财的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正式发售。至此,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货架”终于集齐个人养老金储蓄、个人养老金...

    时间:02-11
  • 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密集面世 有望为债市注入稳定配置资金

      本报记者 苏向杲  继公募基金推出多款混合估值法产品后,近期招银理财、工银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徽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推出了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以寻求在产品规模和投资者持有体验之间达到平衡。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此类产品将为债市注入一些稳定的配置资金,有利于债市回暖。该类产品对个人...

    时间:02-10
  • 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实际募集规模同比下降14% 业界预计摊余成本法产品数量不会持续增加

      本报记者 余俊毅  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选择,而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不断提高投研能力,谋求更大市场占有率。  开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正积极实践,不断增强资产配置能力。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银行理财市场有望迎来更稳定的增长。  理财产品实际募集规模下降  根据民生证券研报统计数据,1月份,银行理财...

    时间:02-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