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39元抽iPhone14?市场监管部门:网上参与抽奖要谨慎

2023-02-24 04:18:59

来源:华西都市报

  39元抽iPhone14?“薅羊毛”的链接慎点

  39元抽奖?已经有人分享了中奖经历?别想着占便宜,因为“砸”中你的可能不是“馅饼”而是“陷阱”——有人付款抽奖后,消息石沉大海;有人抽中一瓶洗发水,还要另付运费……自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启动“追踪到底·315云投诉主题报道”后,接到不少网友的类似投诉。

  “馅饼”推送而来

  “丝滑”付款后没了回音

  1月6日,徐先生在刷微博时,被“动态”里的一条信息吸引:微博名为“柒柒的好运日常”发布了一个订单截图,订单商品为iPhone14 Pro Max,而“应付款”却是39元。该条微博还附上了一个“iPhone14 Pro抽取地址”的网络链接。

  徐先生说,“柒柒的好运日常”并非自己关注的博主,但这条中奖信息却让他有些动心。“有2万多的评论,好几个人都说自己也中了。”多条看似真实的评论加上极具诱惑的奖品,让徐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击了抽奖链接,支付了39元后进入“盲盒大抽奖”页面。然而,还没等徐先生反应过来,抽奖便结束,“我感觉抽了个‘寂寞’”。

  39元就这样石沉大海?徐先生翻出了抽奖前的一个“活动规则”截图。截图中写明“用户在本平台使用芒物,应遵守本规则……对于已开盒的产品不支持退款……”在最下方,有一个400开头的客服热线,徐先生立马拨打过去。

  电话一接通,徐先生的心就凉了半截。“对方普通话极不标准,让我下一个芒物APP去找订单。”在手机的应用商城里,徐先生并未找到“芒物APP”,“我也不敢去其他地方下载了,万一遇到流氓链接了呢。”

  收款方“另有其人”

  原博主已删除抽奖内容

  徐先生将自己的遭遇发布到社交媒体后,“芒物”官方回复他,并未查到其订单,其拨打的400开头的“客服热线”也并非芒物热线,支付记录的收款方,也不是芒物所在的公司。

  从徐先生支付的信息来看,收款方为海南爱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尝试拨打支付页面上显示的公司客服电话,却无人接听。

  记者拨打了该公司企业年报公示的电话,座机无人接听,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最终徐先生在支付平台投诉后,39元被原路退回。“以后再也不信这些东西了。”徐先生说。

  研究生毕业的徐先生在自嘲的同时,也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这样的信息能够肆无忌惮地推广呢?”

  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博主“柒柒的好运日常”已在平台上删除了抽奖的相关内容,评论内容也无法看到。记者私信该博主询问删除原因,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iPhone变洗发水

  还得另交15元运费

  徐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天津的贾先生在刷小视频时,也看到了类似的抽奖活动。“当时就想贪小便宜,可便宜不是那么好贪的。”贾先生回忆,点击链接后,便是付款界面,“付了39元就抽奖”。

  贾先生下载了芒物APP,但他抽中的是一瓶450毫升的洗发水。本已接受“运气不好”这一事实,但看到还有15元运费需要支付时,贾先生气不打一处来:“这抽奖的钱加上运费,都比奖品本身贵了。”

  贾先生找到客服理论,想要退款,对方却让他自行查看“礼盒规则”,并称因为盲盒的特殊性质,一旦打开后是无法退款的,也无法退换货。“从广告到抽奖页面,都显示的是抽苹果手机,结果抽中的是洗发水,这落差也太大了。”贾先生气愤地说。

  监管部门发提示

  网络销售盲盒成投诉热点

  在某投诉平台,“芒物”的相关投诉有873件。除此之外,类似的“元气盒子”盲盒的投诉也有304件。这些投诉,多提及“虚假宣传”“退款”等内容。

  根据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春节期间消费投诉举报情况来看,网上抽奖、网络销售盲盒消费投诉成为了新热点,这些投诉与徐先生、贾先生遇到的相似。“消费者投诉称,他们根据抽奖页面点击进入后直接扣款,有的未得到实际商品,有的抽中的盲盒与发来的商品实际价值不符,有的甚至不发货。”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说。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网上购买盲盒、参与抽奖一定要谨慎,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销售规则透明、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进行交易,不要轻信商家宣传,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兴趣爱好等,理性购买盲盒。同时,应注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票据、经营者广告宣传信息等,以便事后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的凭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华西都市报》2023年2月24日A6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银行加快解决房贷提前还款难 违规转贷陷阱需警惕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银行加快解决房贷提前还款难 违规转贷陷阱需警惕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预约时间长、转贷陷阱重重……近期,住房贷款提前还款难的话题引发关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召开会议,要求商业银行改进提升服务质量,按照合同约定做好客户提前还款服务工作;同时加大检...

    时间:02-22
  • 银行加快解决房贷提前还款难 违规转贷陷阱需警惕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银行加快解决房贷提前还款难 违规转贷陷阱需警惕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预约时间长、转贷陷阱重重……近期,住房贷款提前还款难的话题引发关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召开会议,要求商业银行改进提升服务质量,按照合同约定做好客户提前还款服务工作;同时加大检...

    时间:02-22
  • 所谓“中国债务陷阱”完全是欲加之罪

      所谓“中国债务陷阱”完全是欲加之罪(望海楼)  近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印度举行讨论全球债务问题视频会议之际,一些美西方政客和媒体又开始借题发挥,无端指责中国是“加快解决债务问题的主要绊脚石”,再次翻炒所谓“中国债务陷阱”的冷饭,遭到国际有识之士的驳斥。  两国之间形成债务关...

    时间:02-20
  • 会员自动续费被指陷阱多 律师:平台方责任难以推卸

      会员自动续费被指陷阱多【 律师:平台应对“钻空子行为”承担责任】  日前,不断有消费者投诉App付费会员在购买时以隐蔽小字告知自动续费,或以站内信、应用内通知、邮件等十分隐蔽告知的情况下自动续费,连续扣费数月甚至几年之久,在不经意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后才发现。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常见的几十款App如QQ音乐、...

    时间:02-20
  • 会员自动续费被指陷阱多 律师:平台方责任难以推卸

      会员自动续费被指陷阱多【 律师:平台应对“钻空子行为”承担责任】  日前,不断有消费者投诉App付费会员在购买时以隐蔽小字告知自动续费,或以站内信、应用内通知、邮件等十分隐蔽告知的情况下自动续费,连续扣费数月甚至几年之久,在不经意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后才发现。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常...

    时间:02-20
  • “零基础学月入过万”?当心“副业培训陷阱”

      “边学副业边找工作”“零基础学月入过万”?  当心“副业培训陷阱”  眼下正是春季招聘重要阶段,大量求职者上网求职。一些机构和平台通过在知名网络平台投放引流广告或内容,鼓吹求职者应“边搞副业边找工作”,并诱导他们参加所谓“免费试听,易学习、上手快、好赚钱”“零基础学月入过万”的技能...

    时间:02-18
  • “零基础学月入过万”?当心“副业培训陷阱”

      “边学副业边找工作”“零基础学月入过万”?  当心“副业培训陷阱”  眼下正是春季招聘重要阶段,大量求职者上网求职。一些机构和平台通过在知名网络平台投放引流广告或内容,鼓吹求职者应“边搞副业边找工作”,并诱导他们参加所谓“免费试听,易学习、上手快、好赚钱”“零基础学月入过万”的技能培训。  新华社记者调查...

    时间:02-18
  • 别落入低价营销陷阱

      “每月9元、90G流量、1000分钟通话、官方授权、充50元得170元……”某平台直播间里,带货主播卖力地推销着低月租电话卡,不少消费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了单。  然而有一些消费者反映,收到卡后,9元月租变成了59元,优惠补贴后也要39元;充值活动变为充50元得120元,并分月发放;通话分钟数也只能在亲情号成员之间使用……消费者实际...

    时间:02-14
  • 微信小程序、丰巢弹窗广告存陷阱 淘省省、小熊快省等APP低价话费真省吗?

      本报记者 王小月  当前,在用丰巢扫码取快递,通过芒果TV、爱奇艺等视频网站观影,浏览微博页面、微信小程序等场景中,经常可以看到关于话费充值的弹窗广告,诸如“29.9元充值100元,69.9元充值200元”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近日通过实际体验发现,点击这些弹窗广告,消费者支付29.9元或69.9元等话费后还需下载APP,而且所谓的“充值...

    时间:02-13
  • 招聘陷阱如何防?这篇指南请收好!

    人勤春来早。节后找工作,招聘陷阱如何防?这篇指南请收好!警惕“黑中介”“黑中介”是指某些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求职者要核实中介机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否包括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警惕“假兼职”“假兼职”是指某些诈骗人员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

    时间:02-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