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寻味中华】二月二“龙抬头” 不得不尝“煎龙麟”

2023-02-21 10:34: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天津2月21日电 题:二月二“龙抬头” 不得不尝“煎龙麟”

  作者 王在御 王君妍

  旧俗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除了剃头发,天津人在这一天还讲究要“煎焖子”。

  “银白色的焖子片排在一起像龙鳞,又被煎成金黄色,民间俗说称,这表示对‘懒龙’的惩罚,希望它尽快起身,保佑丰收。”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说。

  焖子是一种北方特色小吃,各地区制作焖子的原材料不同,口味也不尽相同。天津焖子用极细的绿豆淀粉制作,口感独特;煎熟后油光透亮、外焦里嫩,再趁热浇上麻酱、蒜泥、辣椒油等辅料,用竹签戳上一只吹一吹,放入口中,回味无穷。

  “二月二这天吃的饼又叫龙鳞饼,意思是保护龙身。吃焖子、烙饼的同时,‘卫嘴子’还要吃炒鸡蛋、炒豆芽菜、拌春菠菜等清淡菜品,对消除春节时期累积的油腻大有益处。”由国庆说。

  二月二前夕,“信记”焖子制作技艺非遗项目第四代传承人信末庭忙着准备熬制焖子的前序工作

  “这是家里祖传的‘引子’,俗称‘老根’。”说着,信师傅将制作焖子的“独家秘方”用小木勺舀出,倒进事先处理好的绿豆淀粉浆中,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后,熬制焖子的原材料才算准备完毕。

  随后,信师傅将提前准备好的原材料缓慢倒入烧至80℃的大铁锅中,“这时候就不能着急,慢慢地搅拌,火候也得把握好”。柴火在炉灶里噼啪作响,信师傅用长柄木勺在滚烫的铁锅内缓慢搅拌。“这会儿哪怕是把我的眼睛蒙上,只要我这双手还握着锅中的木勺,只凭手上力道的感觉,这锅焖子就能做出来。”

  信师傅的双手时而搅拌,时而将原料捞起,绿豆的清香伴随着水蒸气从大铁锅中缓缓冒出。不一会儿,锅里的“焖子”便越来越黏稠。“现在就可以盛出来放到碗里了。”说着,信师傅便将瓷碗一摞摞放好,将锅内热气腾腾的“焖子”一碗一碗盛出来,放在长桌上晾凉凝固成型。

  这门手艺传到他女儿这一代已是第五代。在信师傅心中,焖子做起来并非难事,却贵在坚持,“忙的时候每天要工作18个小时左右,但是一想到老祖宗传承百年的手艺不能在我这断了,就继续坚持下去”。

  清晨,经营着“付记焖子”店的付文锋和妻子早早便开始了忙碌。不到八点半,店门口已聚起了不少食客。

  “没什么诀窍,二十多年了,做习惯就会了。”付文锋不善言谈,手中的活却利索。绿豆焖子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下入煎锅,飘出阵阵油香。煎出金黄的脆皮,焖子也由白色变为半透明,便可盛入碗中,加入蒜汁、辣椒油,再淋一勺厚厚的“秘制麻酱”,吃起来外脆里软,满嘴都是芝麻酱的香气。

  “小时候,每年都期待着二月二吃焖子。”食客张聪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这家焖子店列入她回国“打卡”美食的必选。“离开天津这么多年,还是想念故乡的这一口。”

  随着时代变迁,作为传统小吃的焖子也逐渐摆脱了节日的“约束”,麻辣焖子、特色麻酱焖子以及搭配各种夜宵美食的“混搭”焖子,让各路食客无论何时都可尝上一口。

  现如今,惩罚“懒龙”的传说少有人提及,但一段民间故事可以化作人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情感和记忆。春暖花开时,食客们回首望去,淡淡的焦香味儿依然飘浮在人海灯火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寻味中华】二月二“龙抬头” 不得不尝“煎龙麟”

      中新社天津2月21日电 题:二月二“龙抬头” 不得不尝“煎龙麟”  作者 王在御 王君妍  旧俗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除了剃头发,天津人在这一天还讲究要“煎焖子”。  “银白色的焖子片排在一起像龙鳞,又被煎成金黄色,民间俗说称,这表示对‘懒龙’的惩罚,希望它尽快起身,保佑丰收。”天...

    时间:02-21
  • 多彩活动迎接“二月二”

    2月20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迎晖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二月二龙抬头”活动中表演舞龙。2月21日将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各地举行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迎接农历二月初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新华社发(王华斌摄)...

    时间:02-21
  • 多彩活动迎接“二月二”

    2月20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迎晖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二月二龙抬头”活动中表演舞龙。2月21日将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各地举行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迎接农历二月初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新华社发(王华斌摄)...

    时间:02-21
  • 舞龙祈福迎“二月二” 多家老字号上线二月二“龙食”

      舞龙祈福迎“二月二”  2月19日,北京舞龙协会在念坛公园举行舞龙祈福活动,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现场10支舞龙队为市民带来中华龙、空竹、大刀等传统民俗表演。  北京中华龙舞龙队队长魏利全介绍,“中华龙舞起来”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巨龙腾飞,以此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龙精神。...

    时间:02-20
  • 东西问丨萧放:“龙抬头”为何在“二月二”这一天?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题:“龙抬头”为何在“二月二”这一天?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年春节过后都会迎来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之说,“二月二”作为传统...

    时间:02-19
  • 外国留学生在鲁体验民俗迎接“二月二”

    原标题:外国留学生在鲁体验民俗迎接“二月二”  外国留学生在现场品尝豆子。 孙磊 摄  外国留学生在现场炒豆子。 孙磊 摄  留学生与弦子戏传承人合影。 许传宝 摄  留学生近距离弦子戏的文化魅力。 许传宝 摄  外国留学生学唱弦子戏。  留学生近距离弦子戏的文化魅力。  2月17日,在中国民间传...

    时间:02-18
  • 重庆“舌尖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地道美味引八方食客

      中新网重庆2月17日电 题:重庆“舌尖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地道美味引八方食客  作者 黄维正  商圈人气高涨,餐饮门店日益活络,中餐、火锅、特色小吃深受顾客欢迎,作为拉动消费的重要行业,重庆餐饮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不少门店迎来排队取号的用餐场面。  特色餐饮人气旺  “现在生意越来越好,我们店里店外都坐满了人,忙都忙不...

    时间:02-17
  • (新春走基层)浙江“年糕长桌宴”喜迎四方食客:创意美食“大PK”

      中新网宁波1月18日电(林波 卓璇 杨芝)古城摆起长桌宴,年糕风味“大PK”。1月18日,浙江“千年古县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举行年味活动,用各式各样的年糕美食和丰富的年俗活动,款待来自四方的食客。小朋友品尝现场。 徐烽 摄  在活动现场,形似长龙的宴会桌摆得整整齐齐,当地餐饮商家带来了以年糕为...

    时间:01-18
  • 白宫前助手短信记录曝光 斥特朗普 “让我们永久失业”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日报道,根据调查国会骚乱的众议院特别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文件,伊万卡·特朗普的幕僚长朱莉·拉德福德和白宫前助手霍普·希克斯之间的短信显示,他们对特朗普在2021年1月6日的行为感到愤怒,并认为这些行为对他们的职业生涯造成了伤害。资料图: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据报道,希克斯在202...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