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 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2023-01-16 05:24: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锐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在1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广义货币(M2)供应量同比增长11.8%,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3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6%,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689亿元。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人民银行及时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惠及受困群体和重点领域,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宣昌能介绍,2022年全年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

  此外,人民银行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7399亿元,用好用足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末,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

  “截至去年年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4万亿元,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说。

  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我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年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宣昌能表示,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

  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将持续发力

  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

  宣昌能介绍,一方面,着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适时靠前发力,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并保持合理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关系。

  另一方面,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有力支持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推动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高水平动态均衡。

  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宣昌能表示,人民银行今年将着重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成本,降低微观主体的债务负担,增加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能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向制造业、服务行业民营小微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继续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人民币汇率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去年以来,美国、欧元区、英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大幅度收紧货币政策,大幅加息,这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紧缩效应,新兴市场经济体跨境资金面临流出压力。

  “总的来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宣昌能说,我国宏观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体系自主性、稳定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这些都有助于缓冲和应对外部风险,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加息带来的溢出效应。

  宣昌能表示,人民币汇率走势会受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国际收支、市场风险偏好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多种力量综合作用下,我国人民币汇率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经过多年金融改革与开放,我国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本流动有序,国际收支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徐佩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 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中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锐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在1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切实...

    时间:01-16
  •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行积极推动降费让利政策精准落地

      中新网1月14日电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为落实党中央精神,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银行积极推动降费让利政策精准落地,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政策红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企业发展的劲更足、信心更大。  扩大受惠范围 助企纾困增活力  2023年1月3日,伴随着新年带...

    时间:01-14
  • 阿里巴巴与吉利宣布战略合作:扎根实体经济,共促数实融合

      1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东辉、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代表双方签约,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共同见证。阿里巴巴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电动智能汽车已经成长为充满市场潜力的新赛道,也最能体现数...

    时间:01-13
  • 绿色金融工具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专家建议创新产品种类满足融资需求

      记者 邢 萌  见习记者 田 鹏  据1月8日发布的《中国能源经济指数变化趋势》显示,2022年中国能源经济稳步回升;2023年宏观经济和能源经济走势向好,新能源与能源集成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愈加强烈。多位受访的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绿色金融工具可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

    时间:01-10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稳投资 2700多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央视网消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如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工程成为我国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在贵州,总投资近170亿元的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开...

    时间:01-06
  • 经济大省挑大梁|塑造新优势 奋力开新局——江苏锤炼实体经济“看家本领”

      新华社南京1月4日电题:塑造新优势 奋力开新局——江苏锤炼实体经济“看家本领”  新华社记者陈刚、杨绍功、朱程  包机出海,企业稳订单、政府忙招商;强筋健骨,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科创赋能,持续塑造发展新优势……岁末年初,制造业大省江苏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正驱散空气中的寒意。  承压复苏,迎难...

    时间:01-05
  • 中基协:私募基金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显著

      中新网1月3日电 题:中基协:私募基金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显著  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3日发布2022年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综述称,私募基金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显著。  中基协表示,私募基金稳健发展,为增加直接融资、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的作用日益...

    时间:01-03
  • 殷剑锋:构筑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 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

      中新网1月3日电 题:殷剑锋:构筑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有助于降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体系,银行是金融体系的压舱石,银行稳则金融稳,金融就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近日对中新财经表示,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银行业曾经历经...

    时间:01-03
  • 两次降准后,2023货币政策如何“开箱”呵护实体经济?

      2022年以来,央行多次打开货币政策工具箱,“呵护”实体经济:总量上,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三次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结构上,先后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绿色发展的支持。  近...

    时间:01-03
  • 成都: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岳依桐)1月3日,成都召开“解读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获悉,成都将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产业建圈强链变革产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