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殷剑锋:构筑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 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

2023-01-03 20:15: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3日电 题:殷剑锋:构筑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有助于降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体系,银行是金融体系的压舱石,银行稳则金融稳,金融就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近日对中新财经表示,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银行业曾经历经多次重大调整,为消化吸收金融风险、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殷剑峰表示,在新形势下,中国的银行业再次面临转变经营理念、重新定位功能角色、顺应实体经济新趋势的重大调整。

  如何转?怎么办?对此,殷剑峰举例称,浙商银行提出新的经营策略就是,基于小额分散资产、弱周期行业和客户服务总量等三支柱,构筑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

  首先,在全球经济周期性下滑、波动加剧的态势下,构筑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是银行规避风险的主动举措。

  殷剑峰表示,目前全球经济正面临三重挑战,包括滞胀压力、巨大的债务压力以及全球化正发生深刻的调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面对全球经济周期性下滑和波动加剧的态势,提出要构筑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这一提法体现了银行业自身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主动担当。

  其次,构筑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既可以提高银行自身的价值,更有助于降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维护金融稳定。

  殷剑峰称,银行经营遵循“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评估银行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获得多少收益,更在于银行承担多少风险,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才是度量银行价值的适当指标。

  他指出,从宏观上看,银行是否稳健经营还决定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乃至宏观金融稳定。长期以来,银行都被当作是顺周期行业,甚至被看作是助推经济周期波动的金融加速器。为此,浙商银行提出资产配置要偏重于小额分散资产和弱周期行业资产,通过控制授信集中度来分散风险,通过选择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弱的行业来降低风险系数。

  最后,构筑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是要对银行的功能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从而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

  殷剑峰认为,中国的金融发展必须走中国式金融现代化的道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实情和国情,中国的金融发展不可能、也不必要效仿其他国家模式。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要实现现代化,其核心必然是银行业功能角色的重新定位,使得银行业从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稳定息差的简单模式,转向为实体经济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工业化,正在进入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结构调整和增长动能转换的新的转折时期。”殷剑峰说,在这一时期,提出构筑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银行经营思路,并非是消极地规避风险,而是要通过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功能角色的重新定位,积极作为,顺应发展大趋势。(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成都: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岳依桐)1月3日,成都召开“解读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获悉,成都将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产业建圈强链变革产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

    时间:01-03
  • 可转债存量规模逾8000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增强

      记者 邢 萌  2022年以来,可转债市场持续扩容,存量规模站稳8000亿元,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场所。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沪深两市可转债存量规模达8291.90亿元,相较于年初增加1854.99亿元。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转债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显著增强。”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曹源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

    时间:12-30
  • 数字力量赋能消费市场 电商平台“深融”实体经济

      文/杭莹  刚过去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预计促消费将是2023年扩大内需的重点。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实体经济与电商平台的深度融合,为促进消费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带来更多创新思路。  比如,电商平台携手品牌开展丰富多元的消费节活动,一手托举商家,助力品牌快速孵...

    时间:12-29
  • 锚定服务实体经济 资本市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2022年,资本市场锚定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任务,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科创板做市、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新一轮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行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持续推进对外开放……一系列举措健全了资本市场功能,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南开大学金融发...

    时间:12-29
  • 第十一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主论坛成功举行 多位重磅嘉宾围绕“赋能实体经济 激发创新活力”主题分享真知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端财经论坛之一如约而至。  12月28日,由成都传媒集团旗下主流财经媒体——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系列活动正式启幕。  当日,以“赋能实体经济 激发创新活力”为主题的高峰论坛主论坛成功举行。主论坛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

    时间:12-29
  • 天津发布10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新成果

      中新网天津12月27日电 (庞喻文)记者27日从天津市金融局获悉,“创新成本规制模式支持天津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等10项创新案例入选天津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案例,反映了天津金融在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打造稳定畅通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增进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的最新成果。  据悉,在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方面,交通银行...

    时间:12-27
  • 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实体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实体  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传导效率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前11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91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

    时间:12-27
  • 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实体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实体  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传导效率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前11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

    时间:12-27
  • 浙商“华山论剑” 识变应变求变

      中新网杭州12月24日电(郭其钰)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如何提振信心、全力拼经济?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日前召开的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成为外界观察浙商怎么办、浙江政府怎么干的一个窗口。  12月25日,第六届世界浙商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全球浙商再回“娘家”,共谋发展之道。  “联通两个市场、两种...

    时间:12-24
  • 聚焦实体经济金融需求 高质量发展下保险业迎发展新机遇

      中新网上海12月24日电 (高志苗)“过去十年,中国保险业走出了从低水平到高质量,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过去过度竞争到今天有效竞合的转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在2022首届中国保险大会上如是说。  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2022首届中国保险大会23日在上...

    时间:1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