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浙商“华山论剑” 识变应变求变

2022-12-24 14:22: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2月24日电(郭其钰)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如何提振信心、全力拼经济?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日前召开的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成为外界观察浙商怎么办、浙江政府怎么干的一个窗口。

  12月25日,第六届世界浙商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全球浙商再回“娘家”,共谋发展之道。

  “联通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当前,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如何更好地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众多浙商首要思考的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里,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以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为基本逻辑,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优的生产方案,中国也由此成为了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工业门类最全的国家。”浙商总会副会长、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表示,后疫情时代,以安全、稳定为逻辑的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重构,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中国企业继续融入全球供应链重构,实现“腾笼换鸟”和产业升级。

  华立集团为出海淘金的中国企业搭建了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则为人才搭建起了平台。王坚认为,要让更多年轻人、创业者、科技人才聚在一起,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推动“数据时代”早日到来。

  “浙商义利并举、以义为先”

  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圆通速递对残疾人员工的一个承诺。圆通速递的“圆梦家园”平台,通过“快递+商业+残疾人”模式,已累计安置超8000名残疾人就业。

  浙商总会副会长、圆通速递有限公司董事长喻渭蛟认为,助力共同富裕也是浙商的时代考题,圆通公司与中国残联合作,打造互联网经济新业态下助残共富新模式,目前仅在浙江就已帮助近千名残疾人就业,还打造了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

  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的浙商企业,海亮集团以旗下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作为消费帮扶主体,帮扶项目累计投资达30亿元,直接惠及贫困户38480余户,累计聘用农户务工人员180万人次,间接带动农户就业30万余户。

  “海亮集团专门成立乡村振兴集团,在深入分析自身产业优势基础上,重点面向浙江山区26县、革命老区等,通过‘教育+农业’双引擎模式,与合作县域结成‘乡村教育事业和乡村农业产业振兴共同体’,助力教育振兴、农民致富。”海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黎红介绍。

  “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引擎”

  企业要成为市场经济的“常青树”,人才、技术、科技创新能力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际科研合作”,“国内人才走出去、国外人才引进来”,“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三方面阐述了人才培养制度创新。他表示,面对全球科技发展新趋势,企业家与科学家携手,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创新动能。

  经济学家、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史晋川认为,政府层面要进一步打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改善民营企业发展预期和持续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民营企业的预期改善和信心提升,自然会激发出其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通过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来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民营经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锚定的方向,科技和创新就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史晋川解释说。

  当日论坛中,浙商总会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总结提出,广大浙商要自我“革命”,从“自利取向”走向“社会取向”,从小我走向大我,从世俗人走向文化人,从单纯的经济人成为“政治有觉悟、竞争有本领、社会有担当、文化有情怀、生态有公益”的“五有”主体。(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签约投资额3699亿元 系历届之最

      中新社杭州12月23日电 (郭其钰)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23日在浙江杭州开幕。此次大会重在引才、引智、引重大项目,招引项目共计78个、总投资额3699亿元人民币,为历届世界浙商大会之最。12月23日,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浙江杭州开幕。截至2022年8月底,该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900万户,每7个浙江人中就有1个创业者。此外还有600多万浙商...

    时间:12-23
  • 阿富汗媒体人: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全球发展

      阿富汗政治分析师、《每日瞭望报》资深记者胡贾图拉·齐亚12月21日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推动中华民族全面实现现代化,而这必将推动全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全球发展  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囊括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正如中共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

    时间:12-23
  •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思想纵横)    ——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

    时间:12-22
  • 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专题深思)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时间:12-21
  • 中国科研人员揭示全球林栖脊椎动物灭绝债务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新网成都12月20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20日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汇编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生物、自然地理和生态数据集,用历史证据...

    时间:12-20
  • 实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

      实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思想纵横)  ——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

    时间:12-20
  •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光明论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

    时间:12-19
  • 大别山革命老区“生态高速”12月底开通

      中新网信阳12月19日电 (阚力)“建成通车后,将极大地畅通以茶叶、再生稻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农副产品的外送通道。”谈及即将通车的安罗高速上蔡至罗山段(上罗高速),河南信阳...

    时间:12-19
  •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理论观察·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

    时间:12-19
  • 国际社会看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时间:1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