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三

2022-12-22 16:58:13

来源:人民日报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思想纵横)  

  ——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需要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我们才能向着民族复兴宏伟目标顺利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但也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我们坚持以辩证、全面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断夯实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强调,现代化既是物质生产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人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的过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这正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我们党以系统思维坚持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为破解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精神贫乏等问题,探索更好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提供了中国方案。

  经过接续奋斗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砥砺奋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是全方位的。我们党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推进文化建设,大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十年,面对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面对来自多方面的风险考验,我们能够处变不惊、从容应对,除了雄厚物质实力奠定的基础,也离不开党和人民昂扬的奋斗精神、不断增强的志气骨气底气和全社会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极大提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实践充分说明,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才能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日报 张明)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阳”了吃药有哪些注意事项?能否自行服用抗新冠病毒药物?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题:“阳”了吃药有哪些注意事项?能否自行服用抗新冠病毒药物?——权威专家回应防疫热点  新华社记者  近期随着阳性病例的增多,一些人在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过程中,因用药不当导致肝损伤。“阳”了吃药该注意哪些事项?能否自行服用抗新冠病毒药物?...

    时间:12-22
  • 东西问|赵琛:中国的“万里长城”究竟有多长?

      中新社石家庄12月22日电 题:中国的“万里长城”究竟有多长?  ——专访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赵琛  中新社记者 牛琳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历时最久远、规模最庞大的建筑体系,以及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宏伟壮丽的...

    时间:12-22
  • 福建鼓励台湾青年来闽实习实训就业创业 2022年度申报即将截止

      中新网福州12月22日电 (叶秋云 叶艺琳)凡注册地在福建省,持续经营2年以上,且企业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各企事业单位(含社工组织),在1年内承接实习实训台湾青年累计达50人以上,且每次在闽实习实训时间连续不低于30天,可评为省级台湾青年实习实训基地。  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经济处22日透露...

    时间:12-22
  • 中科大科研团队提出有潜力的生育力保存新方法

      新华社合肥12月22日电(记者何曦悦)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小鼠卵泡的高质量深低温保存,将卵泡冷冻复苏后的存活率提高了约30%,该结果对基于卵泡的女性生育力保存具有参考价值。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

    时间:12-22
  • 台智库最新预测:对明年台湾经济增长持保守态度

      中新社台北12月22日电 台湾“中研院”经济所22日发布经济预测,对台湾2023年经济展望持保守态度,预计全年增长2.41%,且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仍将高于2%的通胀警戒线。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台“中研院”经济所预估,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明年台湾外贸与投资表现将不乐...

    时间:12-22
  • 非法收受财物逾亿元 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甘荣坤受贿案一审开庭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12月22日,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受贿一案。  检方起诉指控称,1999年至2021年,被告人甘荣坤利用担任海关总署财务科技司副司长、财务装备司司长、基建办公室主任,北京海关关长...

    时间:12-22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能否助力中澳关系“重整行装再出发”?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电 (谢雁冰 黄钰钦)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12月20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访问。此访恰逢中澳建交50周年之际,也是自2019年底以来澳部长级官员首次访华。  半个世纪以来,中澳关系有过高光时刻,近年却经历低谷时期。对于中澳关系面临的问题...

    时间:12-22
  • 五集微政论片《必由之路》第四集《发展之本》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第一动力。放眼神州,一项项重点工程、一个个国之重器、一次次核心技术突破都是各地转变发展方式、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注解。如今,中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协调是内生特点,激发结构之变。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  绿...

    时间:12-22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严肃查处通过快递和电子手段收送礼品礼金等享乐奢靡问题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2日刊文指出,元旦、春节将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精准研判所在地区、单位“四风”形势,严肃查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在隐蔽场所接受宴请、通过快递和电子手段收送礼品礼金等享乐奢靡问题。同日,官方对外公开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时间:12-22
  • 中老缅泰在湄公河流域举行联合演练 查缉方舱实战化应用首次公开亮相

      中新社昆明12月22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22日从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获悉,为有效处置湄公河流域突发事件,维护流域安全稳定,12月21日,“守望-2022”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四国水陆查缉演练在老挝孟莫国际码头水域举行。  据介绍,本次联合演练以四国执法部门联合打击涉毒、涉枪等跨境违法...

    时间:1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