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张伯礼院士:康复后,这些人群要小心二次感染

2022-12-28 02:43:55

来源:科技日报

  目前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逐渐康复,然而,不少人担心,如果新冠病毒的毒株不同,是否会再次感染。为此,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请他就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转阴后3—6个月内发生二次感染概率较低

  “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病毒株变异以及后期个人防护有关。”张伯礼说,相较于早期变异株,奥密克戎可能引发更多的突破性感染和重复感染。

  不过张伯礼表示,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尚未有大样本人群证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株感染后持续免疫的具体时间,但在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已在发挥作用。根据当前临床观察,感染后3—6个月内发生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与此同时,很多人担心二次感染新冠病毒会加重症状。对此,张伯礼表示,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与是否有基础疾病、病毒感染剂量以及个人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相关。但从目前多数报道来看,由于机体已产生免疫力,第二次感染的症状一般会较上次轻。

  不过,他强调,也有少数研究报告显示,与仅感染过一次的患者相比,再次感染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包括肺部、心血管、糖尿病、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建议康复六个月后接种新冠疫苗

  “虽然短时间再次感染相同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可能性不大。但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容易反复感染,包括老年人、婴幼儿、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免疫缺陷人群,短期内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特别是面对新的变异株时。”张伯礼介绍,医生、护士等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所处工作环境传播风险高,接触变异毒株多,工作强度大,二次感染的风险较高。

  “为了避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再次感染,转阴后也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张伯礼强调,“阳康”6个月后可以接种新冠疫苗,最好采用序贯策略,注射异种疫苗,以强化免疫屏障。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而言,预防二次感染最好的办法仍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注意休息、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儿童“阳转阴”患者,应当注意保暖,尽量少聚集,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营养饮食,增强免疫力,尽量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如果出现再次感染,一定要首先分清“复阳”与二次感染。“复阳”发生在转阴后2—3周内,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是体内残留病毒片段检测出的阳性,一般没有传染性;而二次感染一般发生在首次感染后数月至一年内,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一般有临床症状出现,并且病毒核酸载量较高,具有传染性。

  “‘复阳’患者一般无需再治疗,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和营养即可。”张伯礼提醒,二次感染的患者需再次进行规范治疗,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自我隔离,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陈 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张伯礼院士:康复后,这些人群要小心二次感染

      目前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逐渐康复,然而,不少人担心,如果新冠病毒的毒株不同,是否会再次感染。为此,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请他就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转阴后3—6个月内发生二次感染概率较低  “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主要与人体...

    时间:12-28
  • 当抑郁遇上新冠 这些药慎选

      冬季是抑郁高发季,新冠疫情却来势汹汹,很多人都被打得措手不及。正当忙着采购药品时,有些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的小伙伴就犯了难,这个新冠用药我能吃吗?会不会和抗抑郁药有冲突?今天就来聊聊抗抑郁药和治疗新冠药物如何合理选用。  警惕右美沙芬和抗抑郁药“不对付”  治疗新冠和抑郁的过程中,以下药品成分是绝对禁止合用或应避...

    时间:12-28
  • 直击北京医疗机构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千方百计扩容收治能力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近段时间遭遇新冠病毒冲击,加之正逢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时节,北京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原本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或高龄患者的危重症患者也随之增多,医疗机构救治压力持续加大。今天,记者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本部直击医护人员们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时间:12-27
  • 国家卫健委:所谓“白肺”与新冠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无关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马帅莎)“首先我可以明确地回答,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在27日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如是指出。  近期,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了肺炎...

    时间:12-27
  • 调整为“乙类乙管”后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主要有这些不同

      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在防控措施方面的不同。   记者:张文   编辑:闫然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2-27
  • “阳康”也要继续戴口罩

      (记者 牛伟坤)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长张代涛提示,市民在“阳康”之后也要继续坚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张代涛解释,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系统在通过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清除病毒的过程中,会导致人体呼吸道充血水肿,甚至会出现出血点等损伤。“这时人体的呼吸道黏膜非常脆弱,对于新冠病...

    时间:12-27
  • 乙类乙管后新冠疫情监测如何开展,是否进一步降至丙类?

      在新冠疫情防控回归“乙类乙管”后,我国将如何保障感染数据的全面可靠,如何提高监测预警准确性和敏感性,及时做出疫情发展态势的研判?  2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总体方案明确,强化疫情监测与应对。动态追踪国内外病毒变异情况,评估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免...

    时间:12-27
  • 北京多家社区医院回应配给Paxlovid新冠口服药 “已接到相关培训通知”

      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陈潇  12月25日,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关于组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抗病毒药物应用培训的紧急通知》显示,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京卫医[2022]141号)要求,要加强重症救治和新冠患者救治的培训指导,根据患者病情,科学合理做好吸氧治疗、小分子药的...

    时间:12-27
  • 调整为“乙类乙管”后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主要有这些不同

      今天(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  会上通报,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在防控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是在传染源发现方面,“乙类甲管”时,主要通过风险职业人群“应检尽检”、风险区域全员核酸筛查等方式发现感染...

    时间:12-27
  • “阳康”后多久才能“动起来”?

      3类人群,即合并基础疾病者、新冠病情严重者、感染后曾出现心肺症状者,“阳康”后需要经过医生评估,才能进行运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吴梓锋、张灿城  近期媒体报道了几起新冠病毒感染者“阳康”后运动导致猝死的案例,网上也流传着“‘阳康’后运动容易患心肌炎”的说法。那么,到底“阳康”后多久可以...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