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阳康”也要继续戴口罩

2022-12-27 17:13:26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牛伟坤)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长张代涛提示,市民在“阳康”之后也要继续坚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张代涛解释,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系统在通过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清除病毒的过程中,会导致人体呼吸道充血水肿,甚至会出现出血点等损伤。“这时人体的呼吸道黏膜非常脆弱,对于新冠病毒之外的其他病原体抵抗力不足,因此需要通过佩戴口罩来保护呼吸道,避免重叠感染其他细菌和病毒。”

  张代涛说,抗原检测的灵敏度低于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阳康”并不代表体内完全没有了病毒。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身边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基础病脆弱人群的感染风险。

  “80岁以上高龄老人,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老人,是新冠和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发生重症或危重症的高危人群。”张代涛建议,老年人要积极接种新冠和流感等疫苗,日常加强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出入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尽量佩戴KN95或N95口罩。

  随着双节临近,亲友走动聚餐变多。在北京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到外地后,会不会再次感染外地版病毒?张代涛认为,有一定风险,但总体可能性不大。“虽然全国各地流行的毒株有所不同,但仍以BA.5.2和BF.7为主,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对其他变异株也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他提醒,由于不同地区疫情形势不同,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对疫情的发展可能会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市民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流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卫健委:所谓“白肺”与新冠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无关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马帅莎)“首先我可以明确地回答,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在27日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如是指出。  近期,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了肺炎...

    时间:12-27
  • 调整为“乙类乙管”后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主要有这些不同

      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在防控措施方面的不同。   记者:张文   编辑:闫然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2-27
  • 北京多家社区医院回应配给Paxlovid新冠口服药 “已接到相关培训通知”

      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陈潇  12月25日,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关于组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抗病毒药物应用培训的紧急通知》显示,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京卫医[2022]141号)要求,要加强重症救治和新冠患者救治的培训指导,根据患者病情,科学合理做好吸氧治疗、小分子药的...

    时间:12-27
  • 调整为“乙类乙管”后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主要有这些不同

      今天(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  会上通报,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在防控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是在传染源发现方面,“乙类甲管”时,主要通过风险职业人群“应检尽检”、风险区域全员核酸筛查等方式发现感染...

    时间:12-27
  • “阳康”后多久才能“动起来”?

      3类人群,即合并基础疾病者、新冠病情严重者、感染后曾出现心肺症状者,“阳康”后需要经过医生评估,才能进行运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吴梓锋、张灿城  近期媒体报道了几起新冠病毒感染者“阳康”后运动导致猝死的案例,网上也流传着“‘阳康’后运动容易患心肌炎”的说法。那么,到底“阳康”后多久可以...

    时间:12-27
  • 新冠病毒感染中的“白衣战士”:想方设法护佑众生

      中新网上海12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激增,上海的医疗机构全院“一盘棋”、拆零应急药物、为“阳宝宝”设立有陪病房…… 不惧病毒侵袭,一线医护人员依旧全力护佑众生,想方设法应对“急、难、繁、险”的救治任务。  虽然,上海已成功将不少发热患者分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

    时间:12-27
  • 新冠病毒感染中的“白衣战士”:想方设法护佑众生

      中新网上海12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激增,上海的医疗机构全院“一盘棋”、拆零应急药物、为“阳宝宝”设立有陪病房…… 不惧病毒侵袭,一线医护人员依旧全力护佑众生,想方设法应对“急、难、繁、险”的救治任务。  虽然,上海已成功将不少发热患者分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

    时间:12-27
  • 为何调?如何治?怎样防?中国专家解读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自2023年1月8日起,中国将对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否具备调整的条件?医疗机构将承担哪些职责?如何防范可能的风险?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多位专家进行权威解读。  是否具备调整的基本条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

    时间:12-27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  一、个人日常防疫行为准则  1.提前接种疫苗,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  2.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3.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4.出差或旅行前,关注目的地...

    时间:12-27
  • 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将于明年1月8日起实施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27日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当日发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相关措施将于2023年1月8日起实施。通知全文如下: 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