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北京多家社区医院回应配给Paxlovid新冠口服药 “已接到相关培训通知”

2022-12-27 16:13:31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陈潇

  12月25日,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关于组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抗病毒药物应用培训的紧急通知》显示,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京卫医[2022]141号)要求,要加强重症救治和新冠患者救治的培训指导,根据患者病情,科学合理做好吸氧治疗、小分子药的使用,及早防止患者病情加重。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近期将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Paxlovid)统一配送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医生指导辖区内新冠患者服用进行抗病毒治疗。

  12月26日,《证券日报》记者致电北京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实此事,多位社区医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确实已经接到相关培训通知,但药物何时发放还暂不清楚。

  线上线下发力保供

  据了解,除北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望为患者提供抗病毒药物Paxlovid外,近日,也有网友通过京东App互联网医院顺利预定Paxlovid。

  12月26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咨询医生,医生表示,药偶尔会有,但很难抢。亦有网友表示,开完处方后就显示无法付款。价格方面,有网友提供的截图显示,在京东大药房抢购到的Paxlovid售价为2980元/盒,但目前已经降价。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Paxlovid原价是2300元/盒,使用医保之后个人支付大概10%,也就是230元左右,相信过不了太久药物就会配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该药品一般应用于重症,是否属于适用症还需要医生诊断决定。

  根据包装说明,每盒Paxlovid含5板药片,而每板含奈玛特韦片4片和利托那韦片2片。推荐剂量为奈玛特韦2片联用利托那韦1片,每12小时服用一次,连续服用5天。这也就意味着,一盒Paxlovid刚好为一个疗程。

  根据今年3月份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辉瑞新冠抗病毒口服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在抗病毒治疗药物之列,已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新冠口服药研发加速推进

  据了解,除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之外,目前全球还有3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包括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默克的Molnupiravir、盐野义的Ensitrelvir(S-217622)。

  其中,辉瑞的Paxlovid于2022年2月份在中国获批上市;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份获得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上市。

  12月14日,中国医药发布公告称,与辉瑞公司签订进口分销协议,协议期内负责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在中国境内的进口与经销。

  12月24日,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上海控股有限公司与平安盐野义就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Ensitrelvir的进口品签订了《进口分销协议》;同时,上海医药与平安盐野义就更广泛的新药和仿制药产品在更深远的合作层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国内20家参与新冠口服药研发的公司中,已有4家药企的产品进入Ⅲ期临床阶段,君实生物的VV116和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研发进度较快。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秦亮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完成Ⅲ期临床,一切都达到要求、预期的话,还需进行药物上市注册申请,通过后方可上市。药物上市注册申请整个流程办理顺利的情况下,一般需要一年左右。”

  华创证券医药团队12月20日在其创新药研究公众号上表示,新冠口服药有四大优点:其一,自行居家服用,社会成本低;其二,靶点保守,不惧病毒变异;其三,常温存储运输,快速实现全球分发;其四,社会成本远低于抗体。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赵喜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口服药的上市,可以给整个产业链带来利润增长,包括原料药、代工药企、医药销售企业都将受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卫健委:所谓“白肺”与新冠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无关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马帅莎)“首先我可以明确地回答,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在27日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如是指出。  近期,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了肺炎...

    时间:12-27
  • 调整为“乙类乙管”后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主要有这些不同

      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在防控措施方面的不同。   记者:张文   编辑:闫然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2-27
  • 调整为“乙类乙管”后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主要有这些不同

      今天(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  会上通报,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在防控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是在传染源发现方面,“乙类甲管”时,主要通过风险职业人群“应检尽检”、风险区域全员核酸筛查等方式发现感染...

    时间:12-27
  • 新冠病毒感染中的“白衣战士”:想方设法护佑众生

      中新网上海12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激增,上海的医疗机构全院“一盘棋”、拆零应急药物、为“阳宝宝”设立有陪病房…… 不惧病毒侵袭,一线医护人员依旧全力护佑众生,想方设法应对“急、难、繁、险”的救治任务。  虽然,上海已成功将不少发热患者分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

    时间:12-27
  • 新冠病毒感染中的“白衣战士”:想方设法护佑众生

      中新网上海12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激增,上海的医疗机构全院“一盘棋”、拆零应急药物、为“阳宝宝”设立有陪病房…… 不惧病毒侵袭,一线医护人员依旧全力护佑众生,想方设法应对“急、难、繁、险”的救治任务。  虽然,上海已成功将不少发热患者分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

    时间:12-27
  • 为何调?如何治?怎样防?中国专家解读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自2023年1月8日起,中国将对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否具备调整的条件?医疗机构将承担哪些职责?如何防范可能的风险?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多位专家进行权威解读。  是否具备调整的基本条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

    时间:12-27
  • 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将于明年1月8日起实施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27日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当日发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相关措施将于2023年1月8日起实施。通知全文如下: 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

    时间:12-27
  • 国内是否仍有德尔塔毒株流行?抗新冠病毒药物怎么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题:国内是否仍有德尔塔毒株流行?抗新冠病毒药物怎么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顾天成  近期,部分地方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各地想方设法保健康、防重症。目前国内是否仍有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抗新冠病毒药物该怎么用?针对公众关心的...

    时间:12-27
  • 国内是否仍有德尔塔毒株流行?抗新冠病毒药物怎么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题:国内是否仍有德尔塔毒株流行?抗新冠病毒药物怎么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顾天成   近期,部分地方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各地想方设法保健康、防重症。目前国内是否仍有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抗新冠病毒药物该怎么用?针对公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

    时间:12-27
  • 新冠病毒感染进一步降至丙类传染病?中疾控:尚需一定时间观察研究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中国是否有可能再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降至丙类传染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对此表示,目前尚需一定时间去观察研究,积累更多科学数据进行评估。  中国官方26日发布决定,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中国国务院联防联...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