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全国首份聚焦“双城经济圈”债券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在蓉发布

2023-03-07 14:08: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3月7日电 (杜成 邱柯玺)债券市场是成渝地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地实体经济的重要融资来源,成渝地区债券发行规模和存量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稳居前列。近日,由天府信用增进与华西证券联合编制的《2022年双城经济圈债券市场分析报告暨2023年展望》(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据悉,这是在响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重大战略下全国首份聚焦“双城经济圈”债券市场发展的专题研究报告。

  据了解,《报告》全面回顾了2022年全国宏观经济以及债券市场运行情况,重点对成渝地区债券市场发展、债券增信(担保)行业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2023年全国和成渝地区债券市场、增信(担保)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报告》指出,成渝地区债券市场在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报告》称,2022年在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等国家战略下,成渝地区债券市场活力迸发,支持实体经济成效增强。成渝地区各类债券存量去年超过5.09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当年发行5990亿元,信用债当年发行8709亿元,净融资2181亿元。四川省信用债市场保持活跃,平均发行利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公募类债券发行进一步提速;重庆市依托消费金融类公司集聚的优势,金融创新活跃,资产支持证券成为信用债券融资的主力军。

  《报告》显示,在2022年近210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推动下,成渝地区实现社融增量2.29万亿元,同比增速7.5%,较全国增速高5.4个百分点;绿色债券、科创债券、乡村振兴债券等支持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特色债券发行量再创新高,全年发行近610亿元、同比增长58%,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再上新台阶;天府信用增进、重庆三峡融资担保等10多家专业机构为成渝地区债券发行提供近420亿元信用增进服务,进一步压降融资成本,有效助力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债券市场通过服务稳增长、助力绿色低碳与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发展、提升区域金融资源集聚效应等,有力有效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报告》编制方相关负责人称。

  展望2023年,《报告》认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推进实施下,成渝地区债券市场活力将持续迸发,亟待新设更多增信(担保)机构服务债券市场融资;现有机构亟需加强创新与合作,积极引导增信(担保)资源回流,共同支持“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通过引入数量更多、层次更高、专业能力更强的外部机构,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成渝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稳增长大局。

  相关专家表示,《报告》将有助于政府部门、债市参与者、研究机构等对成渝地区债券市场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对于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实施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此次天府信用增进与华西证券的创新合作开创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债券市场专题研究的先例,今后,双方将继续加大合作力度,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债券市场、国企改革等领域,共同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成渝两地携手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成型。(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以科技自立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科技热词

      ◎本报记者 陆成宽 操秀英 刘 垠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亮眼“成绩单”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劲支撑。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下好科...

    时间:03-07
  • 两会报告解读|外资怎么引?外贸怎么稳?——从三个报告看推进高水平开放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外资怎么引?外贸怎么稳?——从三个报告看推进高水平开放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李铮、周蕊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支持加力稳定外贸”“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对稳...

    时间:03-07
  • 两会报告解读|推进五大政策落地落实——从三个报告看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推进五大政策落地落实——从三个报告看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新华社记者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并对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五大政策作出具体阐释。翻阅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和预算...

    时间:03-07
  • (两会受权发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张汨汨、梅常伟)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6日继续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表示,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

    时间:03-07
  • 两会综合报道丨坚持高质量发展 努力完成开局之年目标任务——代表委员审查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坚持高质量发展 努力完成开局之年目标任务——代表委员审查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新华社记者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

    时间:03-07
  • 两会报告解读丨“大账”有力度 “细账”有温度——从预算报告看财政重点安排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大账”有力度 “细账”有温度——从预算报告看财政重点安排  新华社记者申铖、王雨萧  数据增减之间,政策变动背后,反映着政府资金投向,传递着政策动向,回应着百姓期盼。今年的预算报告有哪些重点安排?其中有哪些“大账”“细账”值得关注?  “大账”加力,彰显积极财政—...

    时间:03-07
  • 两会今日看点:“两高”报告等亮相 外长答记者问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今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此外,外交部长秦刚将答中外记者问。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根据公布的日程,7日上午,十四届...

    时间:03-07
  • “加减乘除”里的国计民生——数读2023年预算报告

      财政,夯实国家治理基础。  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预算报告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  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研读2023年这份政府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数里行间折射新时代新征程的国计民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离不...

    时间:03-06
  • “加减乘除”里的国计民生——数读2023年预算报告

      财政,夯实国家治理基础。  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预算报告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  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研读2023年这份政府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数里行间折射新时代新征程的国计民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离不...

    时间:03-06
  • (两会速递)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梁钦卿)记者6日获悉,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5日向大会提交《关于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的建议》。  成渝地区主要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资源数量居全国中上、西部领先,科技合作广泛深入,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创新平台不断夯实、资源共...

    时间:03-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