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两会报告解读|推进五大政策落地落实——从三个报告看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2023-03-07 05:23: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推进五大政策落地落实——从三个报告看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新华社记者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并对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五大政策作出具体阐释。翻阅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也对五大政策作出了重点部署安排。这五大政策发力点在哪?代表委员如何看五大政策“组合拳”的落地落实、协同发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赤字率拟按3%安排。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预算报告指出,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提效主要是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

  “当前,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显著增多,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尤为关键,必须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助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委员说。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稳定恢复提供有力支持。”中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诺金代表说,商业银行要更加聚焦经营主体所需所盼,合理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适度靠前发力,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预算报告提出,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33亿元、增加44亿元,着力支持集成电路等关键产业发展。计划报告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既要拉长长板,巩固提升我国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也要补齐短板,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这是着眼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一些国家对我国遏制打压的必要之举,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委员说。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健全适应新型举国体制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新建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瞄准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预算报告和计划报告中,一系列具体举措聚焦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践反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哈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曹志安委员说,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认真落实企业创新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一如既往的执政为民初心。

  就业是民生之本。“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是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计划报告专门提出了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预算报告提出,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在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委员看来,就业的底层逻辑是经济发展。“要通过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等政策协同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五大政策形成一套‘组合拳’,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协调配合、协同发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代表说。(记者潘洁、申铖、张辛欣、谭谟晓、周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以科技自立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科技热词

      ◎本报记者 陆成宽 操秀英 刘 垠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亮眼“成绩单”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劲支撑。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下好科...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引宪法回应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常涛)“我知道今天肯定要问到台湾问题,特别带来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谈到台湾问题时首先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里的两句话:“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

    时间:03-07
  • 台军沙滩写字求肉 舆论:长官有没有肉吃?要不要下架民进党?

      中新网3月7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近日,台军有士兵因缺肉吃在沙滩上写字“求救”,并被拍下上传网络后,引发岛内各界热议。马祖台军在沙滩留字“缺粮没肉吃”。 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长官有没有肉吃?  网友:“台湾现在一团乱”  台当局防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6日公开向官兵道歉,表示已...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引古语谈全球治理:要守法、要秉持公平公理、要坚持同舟共济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邢翀)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谈及全球治理时引用中国古语指出,全球治理要守法,要遵循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国际法精神;要秉持公平公理,反对霸权私利;要坚持同舟共济,不搞分裂对抗。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

    时间:03-07
  • 台湾女青年遇见“黄山IP”:万物皆可“创”

      中新社合肥3月7日电 题:台湾女青年遇见“黄山IP”:万物皆可“创”  中新社记者 赵强  臭鳜鱼变成了罐头,黄山茶叶化身为面膜,就连徽州木雕也被制作成动画地图……这几日,一众“黄山IP”被台湾青年们“玩”嗨了。  7日,由台湾淡江大学华东校友会会长邱素蕙带队的台湾青年一行,正在安徽黄山开展创...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河北省常务副省长: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李晓伟 邢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葛海蛟6日晚在北京表示,2022年,河北省全年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95个。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首批疏解高校、医院有序落地,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当晚,在被问及雄安新区...

    时间:03-07
  • (两会观察)如何帮更多“张飞”守好基层健康大门?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如何帮更多“张飞”守好基层健康大门?  中新社记者 张尼 贺劭清 郭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普通医生的名字被大家记住了,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口中“名字勇猛”的医生——张飞。疫情期间,通过远程会诊等措施,张飞同张文宏等医务人员...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山东省政协“云连线”住鲁全国政协委员 建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济南3月7日电 (吕妍)2023年全国两会进行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3月6日举办全国两会“政协委员云访谈”连线采访活动,邀请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推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数据显示,当前居民消费行为碳排放已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53%。构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

    时间:03-07
  • 秦刚: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最近我们报社开展了“你的关注外长来答”的征集活动,有很多青年人很关注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请问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向国际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提升中国话语权上,我们青年...

    时间:03-07
  • 【央视快评】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

    时间:03-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