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加减乘除”里的国计民生——数读2023年预算报告

2023-03-06 23:04:21

来源:新华社

  财政,夯实国家治理基础。

  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预算报告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

  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研读2023年这份政府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数里行间折射新时代新征程的国计民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加减乘除”之间,彰显理财之道。

一个“加”字,显示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态势。

  赤字,简单说就是财政支出总额大于财政收入总额的部分。赤字占当年预计GDP的比重叫作赤字率。

  2023年,我国适当提高赤字率,保持必要支出力度,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同时,赤字率不超过3%,有利于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为应对新的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加力,还表现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持续发力,同时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更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个“减”字,显示政府为经营主体进一步减负的决心。

2023年,减税降费举措继续发力,助力提振经营主体发展信心。

一个“乘”字,显示财政助力高质量发展,撬动社会资本“四两拨千斤”。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2023年,国家财政深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协调重在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023年,国家财政持续助力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新高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3年,国家财政扎实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2023年,国家财政推动外贸外资稳中提质,更好发挥关税宏观调控职能。

  增进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2023年,国家财政“真金白银”不断加强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财政支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共财政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个“除”字,强调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面对仍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防范化解财政领域重大风险,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尤为关键。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预算审查监督权力。加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正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以高质量预算审查监督,推进高水平全过程人民民主。给政府花钱戴上“紧箍咒”,经济社会发展就多一道“安全阀”,就能更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守牢安全底线。

  记者:韩洁、申铖、王雨萧

  编辑:杰文津

  视觉设计:宋博、刘茜、姜子涵、马发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秦刚:中国愿做中东安全稳定的促进者、发展繁荣的合作者、团结自强的推动者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澎湃新闻记者:去年底,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阿峰会、中海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今年2月,中方又接待了伊朗总统莱希访华,显然中国对中东地区的重视在上升。请问未来中国的中东政策重点是什么?  秦刚: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悠...

    时间:03-07
  • 秦刚:任何冷战绝不容在亚洲重演,乌克兰式的危机绝不容在亚洲复制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美国声称要“塑造中国周边战略环境”,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印太战略”。一些地区国家受到很大压力。近期有媒体评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地区国家“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越来越难以持续。请问...

    时间:03-07
  • 秦刚: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带来重要启示

      (两会速递)秦刚: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带来重要启示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李晓喻)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称,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也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重要的启示。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

    时间:03-07
  • 秦刚: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要言而有信,以史为鉴,维护秩序,互利共赢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去年11月中日领导人会晤时,岸田文雄首相表示双方领导人应该就双边关系发展保持紧密沟通。目前,在政治、经济、安全保障等领域双方各自立场仍存在鲜明分歧,双方外长仍...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王恩博)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表示,当前,中国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中外交往有序恢复,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谈及今年中国...

    时间:03-07
  • 秦刚:“一带一路”倡议十年,铺就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巴通社记者: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近年来,美国、欧盟也出台了一些全球基建计划,如“重建更美好世界”。您认为这些倡议和计划之间有竞争关系吗?有人质疑“一带一路”可能导致“债务陷阱”,您怎么看?  秦刚:...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有的国家习惯用冷战结盟滤镜看中俄关系,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倒影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表示,有的国家习惯用冷战结盟的滤镜看中俄关系,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倒影。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既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也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

    时间:03-07
  • 秦刚:冲突、制裁、施压解决不了问题,现在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对话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俄乌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近来一些美西方舆论把矛头对准中国,要求中国不要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援助,渲染“中国特殊责任论”,甚至认为只有中国可以结束这场战争。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秦刚:乌克...

    时间:03-07
  • 秦刚:美方应该停止“以台制华”,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本源本义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智库和官员持续炒作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一些人士甚至预测冲突的时间就在2027年或者2025年。还有媒体爆料称,美国已经制定了“摧毁台湾”的计划。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台海局势?您认为中美...

    时间:03-07
  • 秦刚:遏制打压不会让美国变得伟大,更阻挡不了中国迈向复兴的步伐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秦部长,您曾写到:“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攸关两国人民和我们星球的前途命运。”鉴于双方在各种问题上的利益分歧不断扩大,还有可能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吗?或者,您打算如何使之成为可能?除了中国的核...

    时间:03-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