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广厦奖”名单出炉!碧桂园7项目获得行业权威大奖

2023-01-05 10:43: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第十届(2021-2022年度)“广厦奖”名单正式出炉,龙头房企碧桂园共有7个项目荣获此项行业大奖,其中还有3个项目获得“广厦奖”单项奖。

  广厦奖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共同创办,自2006年10月起开展评选活动。作为行业国字号荣誉奖项,“广厦奖”是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的房地产行业的综合性奖项,也是国内房地产建设领域最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奖项之一,也被称作“地产行业的奥斯卡奖”。

  据悉,产品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这五类性能指标是检验项目是否优秀的标尺。第十届(2021-2022年度)“广厦奖”评选过程中,专家评委进行了实地考察评审,碧桂园共有7个项目入选,分别是拉萨碧桂园、陕西区域碧桂园·凤凰城豪园二标、陕西区域碧桂园·锦唐、宁夏区域碧桂园嘉誉里、宁夏区域碧桂园翡翠湾一到三期、桂东区域鹿寨碧桂园翡翠湾一期、桂东区域贺州碧桂园中央公园。

  此外,在本届“广厦奖”公布的单项奖中,碧桂园·锦唐、碧桂园·凤凰城豪园二标段两个项目荣获单项奖中的工程质量优秀奖;鹿寨碧桂园翡翠湾一期荣获公共配套与物业服务(公共配套与运营服务)优秀奖。据了解,近三年来,碧桂园累计有16个项目获得“广厦奖”,展现了监管部门、行业对公司产品实力的认可。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过去以高杠杆、高周转为代表的“粗放型”的经营模式,正在加快迈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品力成为房企践行长期主义的基石。

  作为规模领先的民营房企,近年来碧桂园将产品力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产品设计焕新升级,狠抓工程质量与安全,确保产品完美交付。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总裁莫斌等核心管理层在不同场合都提出,碧桂园要把每一套房子当作自己的房子一样,用心建造,确保完美交付,努力实现“好房子,碧桂园造”。

  2021年初,碧桂园全新发布了“府、云、天、星”四大产品系,以“极致的实用主义”为核心,从规划、户型、装修、配套等方面对产品进行全面升级。在此基础上,碧桂园连续两年开展强基行动,强化工程管理体系,完善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开展工程巡检、交付评估、工程区域联检、材料联合抽检、桩基飞检等工作,持续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程师文化,为客户创造价值,达成项目完美交付,实现口碑相传。

  与此同时,碧桂园从2018年便开始布局机器人业务,希望通过机器人建房子促进建设行业转型升级,在安全、质量、效率、环保等方面实现综合提升。截至2022年底,碧桂园旗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博智林以BIM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打造数据化的建筑信息平台,能够为建筑全产业链提供可视化的智能建造整体解决方案,并有33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千万平米,机器人调度指挥系统指挥的多机协作施工已经在多个项目得到验证。

  交付力作为产品落地的重要保障,也是产品力更深层次的延伸。尽管2022年房地产行业形势严峻,但碧桂园仍通过严格的联合验收、第三方机构评估、总裁验收、业主预验收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排查涵盖室内、公区、屋面、外立面、园建绿化等共计800余项内容,全力以赴保质量、保交楼,努力兑现对业主的承诺。同时,集团聘请第三方专业单位进行独立评估,达到合格分数后方能开始交付。

  据统计,2022年碧桂园集团已累计交付近70万套房,其中前三季度交付约占全国同期交付量20%,相当于全国交付的每5套房中有1套房出自碧桂园。这一数据在同行中遥遥领先,充分展现了作为龙头房企的担当与作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中国“千亿房企”数量减半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主管陶淑茹3日在一场房地产形势分析会上表示,2022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当年销售额超千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房企有2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21家,数量减少超过一半。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2年1-12月份,销售额最高的100家房企销售总额为75968.5亿元,同...

    时间:01-03
  • 2022房企销售战绩:碧桂园居首,建发、滨江、越秀成“黑马”

      刚刚过去的2022年,房地产市场遇冷,走至低谷,房企普遍面临销售下滑的状况。据中指研究院数据统计,2022年,百强房企销售总额约为7.6万亿元,同比下降41.3%。  在风云变幻的行业背景下,市场再次见证了房地产企业的浮沉,中国恒大、融创、世茂集团等老牌房企排名下滑,而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建发房产、滨江集团等房企逆势突围,排名晋级...

    时间:01-03
  • 2022商品房降价成风少卖近5万亿,千亿房企从43家降至20家

      作者:郑娜  谁也不曾料到,房地产市场会一跌再跌。从2022年初不断反复的疫情,到年中的“停贷潮”,再到几乎贯穿全年的房企爆雷事件,每一点回暖的迹象都意外湮灭,随着房价上涨信仰的破灭,市场信心也一再下降。  房企曾经竞逐规模的野心也随之消弭,活下去成为行业共同主题。于是,在境内外融资渠道基本关闭的背景下,面临巨额到期债...

    时间:01-01
  •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30日发布消息称,其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于近日召开,会议指出,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  同时,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维护住房消费者...

    时间:12-30
  • 2022年楼市销售额或达14万亿元 房地产行业走过坎坷曙光已现

      记者 王丽新  2022年,房地产行业极为不易。业内预计,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连续5年达到17亿平方米以上之后,2022年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  这一年,郑州打响二线城市救市第一枪、杭州等39城放松限购、济南等111城放松限贷……楼市新政接踵而至;11月份,“金融16条”、再融资重启等政策出台,助力...

    时间:12-30
  • 2022年楼市销售额或达14万亿元 房地产行业走过坎坷曙光已现

      记者 王丽新  2022年,房地产行业极为不易。业内预计,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连续5年达到17亿平方米以上之后,2022年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  这一年,郑州打响二线城市救市第一枪、杭州等39城放松限购、济南等111城放松限贷……楼市新政接踵而至;11月份,“金融16条”、...

    时间:12-30
  • 房地产行业2023年仍需谱好四部曲

      王丽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楼市回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各地“因城施策”的实质性落地,再到整体融资环境的改善,直至销售市场回稳,需要一个较长的传导过程。这期间,房地产行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和阻力,仍需勉力前行。  2023年是全力拼经济的关键期。在笔者看来,房地产行业需从保交楼、稳销售、稳信用和稳...

    时间:12-30
  • 优化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 优质房企金融支持发力

      证券时报记者 张达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其中,对房地产的两处表述,分别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部分提出。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记者提问时也充分肯定了释放住房改善需求和避免房地产行业风险的重要性,这也是明年房地产...

    时间:12-29
  • 银行授信房企金额近5万亿元 明年信贷投放仍将保持增长

      记者 彭 妍  近期,支持房企融资的信贷“第一支箭”政策效果显现,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于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支持。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自从“金融支持16条”发布实施以来,近期有120多家房地产企业获得银行授信。从银行端来看,60多家银行机构落实政策精神,积极向房企授信,总额度超过4.8万亿元。  具体授信还...

    时间:12-28
  • 中央定调2023年房地产行业发展主旋律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 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   中央定调2023年房地产行业发展主旋律  本报记者 孙蔚  近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

    时间:1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