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房地产行业2023年仍需谱好四部曲

2022-12-30 10:56:58

来源:证券日报

  王丽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楼市回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各地“因城施策”的实质性落地,再到整体融资环境的改善,直至销售市场回稳,需要一个较长的传导过程。这期间,房地产行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和阻力,仍需勉力前行。

  2023年是全力拼经济的关键期。在笔者看来,房地产行业需从保交楼、稳销售、稳信用和稳投资出发,只有谱好这四部曲,才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经营回归正轨。

  第一步重在全面落实“保交楼”。这不只是对民生的呵护,更是稳定信心的“压舱石”。过去一年,中央层面多次强调“保交楼、稳民生”,推出2000亿元专项借款和2000亿元再贷款,为“保交楼”护航。地方层面,设立专项纾困基金、优化预售资金监管、返还未动工项目土地款等精准政策频出,对出险企业、问题项目实施差异化管理。2023年“保交楼”依旧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仍需通过各种政策、金融等手段,进一步破解资金难题,尽快督促停工项目全面复工,保证问题项目顺利交付,消除购房者担忧,修复市场信心。

  引导市场信心回暖目标之下,各地“因城施策”仍有优化空间,这不只是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更是促进市场尽快回稳的重要工具。从年初聚焦降利率、降首付,到支持高端人才、三孩家庭等新增群体购房,释放增量需求,再到下半年放松限购、限售、限贷城市逐渐扩容……优化政策层层递进。2023年,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调控政策不排除进一步放松的可能性,弱二线以及三、四线城市仍需适度激活居民购房需求,比如部分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购,或各地继续创新政策工具,引导市场销售回稳,并适度“保温”。

  若要力促房企销售端回稳,资本市场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这不只是稳房企信用,更是防止出险房企增加的“防火墙”。从“三箭齐发”支持房企融资到允许房企借壳上市,再到股权融资预案的完成,“因企施策”改善融资,所需时间有短有长。2023年,监管层或可考虑新的举措,进一步丰富融资工具箱,比如在引导解近渴的资金快速入场的同时,加快推动AMC进场、债务重组、以股抵债等多种增资化债模式在实操层面落地,让一部分高财务杠杆或出险房企有序出清,减缓未出险房企偿债压力,同时让另一部分优质、稳健型房企有机会投资扩表。

  随着后续房地产信用风险不断化解、头部稳健型房企得到资金支持,将带来信用修复。当行业迎来曙光,“稳投资”就刻不容缓。在房地产行业这个复杂的产业链体系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不意味着立竿见影。即便2022年年末利好房企发债、融资等重磅政策接连出台,但对房企投资端产生效果仍需时间。不过,在2023年销售回暖之前,地产商需抓住获取优质地块、补仓核心城市和深耕城市的“窗口期”。

  正所谓“把钱用在刀刃上”,暂停拿地只是应对行业风险的谨慎之举,不投资并不意味着存货去化周期会变短,反而会导致现金流难以改善。若想熬过寒冬,企业需要进行资产换仓,加快退出“小而散”的城市和项目,把钱投在高能级城市的优质土地上,以期经历缩表阵痛之后,规模与ROE(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实现正相关。此外,稳健型房企若有余力,需把握好当下股权融资重启的窗口期,加快实施并购重组,助力行业从加快风险出清向“稳投资”过渡。

  2022年,房地产行业大开发时代落幕。值得期许的是,2023年楼市虚火褪去,房地产行业或将迎来新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优化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 优质房企金融支持发力

      证券时报记者 张达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其中,对房地产的两处表述,分别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部分提出。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记者提问时也充分肯定了释放住房改善需求和避免房地产行业风险的重要性,这也是明年房地产...

    时间:12-29
  • 紧抓窗口期拼经济稳增长 南京实施“五大行动”壮大产业经济

      中新网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申冉)28日,据南京市相关部门通报,为更好担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该市将组织实施加快培育壮大产业经济五大行动,紧抓当前经济恢复重要窗口期,进一步推动南京产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挥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  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郭玉宁介绍了该五...

    时间:12-28
  • 银行授信房企金额近5万亿元 明年信贷投放仍将保持增长

      记者 彭 妍  近期,支持房企融资的信贷“第一支箭”政策效果显现,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于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支持。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自从“金融支持16条”发布实施以来,近期有120多家房地产企业获得银行授信。从银行端来看,60多家银行机构落实政策精神,积极向房企授信,总额度超过4.8万亿元。  具体授信还...

    时间:12-28
  • 国家发改委:统筹推进保交楼、稳就业、保供稳价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12月2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稳住经济大盘督导服务视频连线工作会,听取北京、上海、安徽、广东等4省市相关工作情况介绍,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督促和服务工作。  会议要求,4省市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加...

    时间:12-27
  • 中央定调2023年房地产行业发展主旋律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 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   中央定调2023年房地产行业发展主旋律  本报记者 孙蔚  近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

    时间:12-26
  • 北京车市追赶“补贴”最后窗口期

      随着北京“新十条”政策实施,二手车过户和外迁全面恢复,北京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也进入最后一周倒计时。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抓住置换补贴的最后窗口,不少消费者在年底集中置换新能源车型。而置换补贴在带动新车销量的同时,二手车市场也迎来车源“小高峰”。  “以旧换新”促年底放量  今年6月,为贯彻落实《北京市统筹疫...

    时间:12-26
  • 房企再融资紧锣密鼓 加快风险出清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陈 潇  “第三支箭”射出已近一个月,在A股和港股市场中,涉房企业频发再融资计划。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11月28日证监会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以来,截至12月25日,已有32家涉房上市企业筹划股权再融资,其中8家H股房企配股融资,24家A股涉房企业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公告。  ...

    时间:12-26
  • 房企再融资活动正沿着三大逻辑线展开

      王丽新  “第三支箭”正在发力!自11月28日证监会宣布恢复上市房企再融资至今,已有32家涉房企业发布配股或定增融资公告,其中,8家H股公司募资超100亿港元,24家A股房企中有8家公布募资规模,合计约174亿元人民币。  从整体来看,时隔近7年重启房企股权融资,中断12年后允许房企借壳上市,目标皆是吸引增量资金入场,引导房地产行业加...

    时间:12-26
  • 为“保交楼” 上保险!平均一天一家房企抛出再融资计划

      12月22日晚间,新黄浦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用于“保交楼、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这是股权融资松闸的“第三支箭”政策发布后,A股房企筹划再融资的又一案例。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自11月28日证监会宣布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有福星...

    时间:12-24
  • 房企股权再融资快跑入局,股价波动加剧

      房地产“三支箭”出弓近一个月后,房地产股权融资大门持续敞开,各大房企纷纷快跑入局。  万科A日前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制定了拟以新股配售方式、向非关联人士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的方案。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自11月28日证监会宣布恢复上市房企再融资以来,已有25家上市房企发布配股或定增融资公告。  与此同时,政策面暖...

    时间:1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