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师范教育,如何为薄弱地区培养“优师”

2023-02-07 08:53: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师范教育,如何为薄弱地区培养“优师”

“我接到老师电话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既庆幸大一时努力换来了好成绩,也庆幸赶上协同提质计划,获得了宝贵的交流名额。”2022年9月,呼伦贝尔学院2021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周莹与其他专业的4名师范生走进首都师范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在中西部地区,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着为本地区培养教师的主要任务,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薄弱。为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教育部于2022年2月启动了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同年4月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以组团形式,在骨干教师培养、高水平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对薄弱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一年过去,该计划实施情况如何,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在哪?记者进行了追踪。

组团优势互补,力图精准帮扶

按照计划,师范院校以“1+M+N”的组团方式,由10所高水平师范院校牵头,一些省属的较高水平师范院校(M)作为参与帮扶高校,共同对薄弱师范院校(N)进行帮扶,旨在支持薄弱师范院校发展,促进师范教育整体提升。全国共72所师范院校参与计划。

梳理组团情况可以发现,同一组团内部高校之间往往之前就有支援合作关系。如北京师范大学为N校青海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高校,首都师范大学为M校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高校等等。组团遴选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师范院校之间已有的人员和学术交流情况,在已有基础上推进工作。以华东师范大学组团为例。2020年,华东师大便与南京晓庄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共同对口支援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丽江师专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主任王成介绍,组团帮扶的优势在于各校各展其长,促进薄弱校进步。“晓庄学院强在小学教育,长沙师范学院强在学前教育,这些都是落后地区基础教育需要补的短板。”

由于前期工作的积淀,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再次将丽江师专列入,并保持华东师大、云南师大不变,增加江西师大一所M校,以及上饶师范学院和赣南师范大学、云南省昭通学院作为N校。

与此同时,地域相近、交流方便也被纳入考量因素。江苏师范大学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校作为M校参与华南师范大学组团,最重要的是为毗邻的商丘师范学院提供帮扶。“我们组团按照华南师范大学‘一对多’整体帮扶,山西师范大学重点帮扶忻州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重点帮扶周口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重点帮扶商丘师范学院的思路开展工作。”

加强人才建设,服务基础教育发展

“对教研室进行调整,对教材教法进行改进,营造互动的英文课堂环境。”华东师大外国语学院教授朱晓映这样回顾2022年在丽江师专的支援工作。“把脉问诊”时,她发现,同班级学生英语能力参差不齐,因为师资限制,组织教学比较困难,未能完全实行分级教学。

“学校抓得很扎实,老师们也特别投入。但师资学历还比较薄弱,知识架构不够完备,像我所在的外国语学院绝大多数是硕士学历。因此我请华东师大的老师来做教师个人职业发展方面的规划,希望当地老师们能够从长远角度提升自己。”朱晓映说。

“现在博士招生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没有定向招录,地方师范院校老师提升学历层次很难。”王成介绍,丽江师专已有七名青年教师到华东师大攻读博士。“他们的方向集中在教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带动整个师资队伍的质量提升,对师范生培养质量帮助非常大。”王成说。

“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师范院校,阿坝师范学院长期受地域等条件限制,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阿坝师范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焦安勤说,“协同提质计划为我校快速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和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北师大组团高校的大力支持下,每年定向培养一定数量的师范教育专业博士生,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作为访问学者,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及教育方法。通过‘内培外引’,不断改变人才队伍结构。2022年,我校共引进博士7名;在读博士72名。”

“希望在读期间,借助北师大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平台,努力提升个人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同时,通过旁听专业课程,汲取创新型教学理念,探索符合青海师范大学学生学情的新模式。”青海师大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祁莉莉如愿赴北师大攻读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北师大还联合培养青海师大本科生60名,为受帮扶院校学生提供高水平师范教育。

在各组团,人才培养都是帮扶的重要内容。南京师大组团拟为薄弱校培养40名博士学位教师,并每年接纳15到25名、共60名青年骨干教师进行6个月的访学或进修。在东北师大组团,帮扶院校为伊犁师大协同建设附属小学和幼儿园,计划3年内培养伊犁州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120人次,直接服务当地基础教育发展

“计划组团方案中,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都有清晰规划。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统筹专项经费,每年对照任务书进行考核,经费随着头年任务完成情况动态调整,也激励大家把工作做扎实。”王成介绍。

构筑长效机制,发力学科和专业建设

“这次培训解决了困惑已久的问题,理解了‘为什么青年教师要努力做科研’。”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专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潘国志带着满满的收获结束了在北师大的能力提升培训。“第一次坐飞机、去北京,北师大带给我很大的震撼。正如授课老师叮嘱的‘起点低不意味着终点也低’,这段经历激励我做好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突破自我。”

“西昌民族幼专肩负着为凉山、为攀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教育事业育人育才的使命,管理岗干部是学校党委决策的信息提供者和任务执行者。高质量高水平的培训,就是一场及时雨,我们一定更加努力锤炼自己,做出更大贡献。”西昌民族幼专公共管理系系主任曾艳说。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学生管理与服务专题培训班、研究生导师业务能力培训……从培训班的名称上,就可感受到北师大组团培训项目的丰富。北师大强师办负责人张朱博介绍,项目设计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增强薄弱校造血能力,构筑服务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帮助薄弱院校筑牢学科发展和专业培养的根基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张朱博介绍,该组团内,北师大积极推动青海师大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物理学等5个待建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与预申报工作;安徽师大指导阜阳师大进行师范专业认证、学位点申报、一流专业建设等工作,阜阳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计划实施三层次架构,让M校加入,不仅可以帮扶薄弱校,还可以向牵头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学习,M校和N校都可以得到提升。对口帮扶更加精准。帮扶的任务和计划由几个学校商定,按照计划数一项项推进,根据帮扶学校优势和被帮扶学校短板精准对接,任务更加具体,有专门机构和工作机制,考核也更为严格。”王成说。

福建师大教育学院院长吴文哲曾经前往宁夏师大挂职,“被帮扶院校在学科和专业建设发展、教师学历和科研水平提升、管理理念更新和管理制度完善方面都有很多需求,这是发力的重点。应强化其造血功能,通过有效举措增强被帮扶院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被帮扶院校地区独特的教育情境、有益探索和成功做法也启发了我们帮扶高校的教育研究者,为更好把握中西部乡村地区的教育规律、解决难题提供了契机。”吴文哲说。(记者 刘博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与中科院联合项目“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第一期在深开班

    人民网北京2月7日电 6日下午,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首期“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教育部和中科院在“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又联合打造“特色...

    时间:02-07
  • 大学应更好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

    原标题:大学应更好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支持人类和地球福祉的全球发展的组织原则,为一个更美好、更规范、相互合作的世界提出了发展愿景。然而,自2015年9月通过到现在,七年多过去了,诸多目标的进展成效并不明显。从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世界经济萧条下行,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大规模丧失,再到...

    时间:02-07
  • 从“优师”到“优师范” 推进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从“优师”到“优师范” 推进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并强调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凸显教师在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培养的摇篮和主体,师范院校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当前,我国已建立了以215所师范院校为主...

    时间:02-07
  • 抓住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

    原标题:抓住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近年来,我国师范教育取得显著进步,高校招生“师范热”持续升温,师范类专业投档分数线屡创新高,社会对教师职业及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关注度高涨。教师资格考试持续火热,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次。然而,在“师范...

    时间:02-07
  • 为边疆少年种下“冬奥梦”

    原标题:为边疆少年种下“冬奥梦”“真心地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在青少年志愿讲解员们稚嫩的歌声中,为期6天的北京冬奥精神巡展边疆青少年冬奥梦想营活动圆满结束。2月5日,近30名来自新疆和田、西藏拉萨和青海玉树的青少年志愿讲解员搭乘飞机回到家乡,开启“我讲北京冬奥精神”志愿讲解活动。提起这次活动营...

    时间:02-07
  • 2023年世界中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成立

    原标题:2023年世界中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成立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王镜宇)参加2023年世界中学生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世界中冬会”)的中国中学生体育代表团6日成立,来自全国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所中学的36名中学生运动员将参加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冰壶、花样滑冰等5个大项22个小项的比赛,代表...

    时间:02-07
  • 心理韧性是青少年应对当下和未来的重要一课

    原标题:心理韧性是青少年应对当下和未来的重要一课站在2023年新年伊始这个时间点,我们回望疫情对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并展望新的一年里需要尽力实现哪些可能的任务。自疫情发生以来,有关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层出不穷。总体来说,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各个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身体素质的影响。由疫...

    时间:02-07
  • 跨越一时的分数,夯实一生之根基

    原标题:跨越一时的分数,夯实一生之根基社会心理调查发现,经过疫情,由于长时间的网课、居家、社交缺失,一些学生出现了“四无”现象:“学习无动力,没有家长和老师督促就不愿学习;对真实世界无兴趣,沉迷于游戏、各种社交媒体等;社交无能力;对生命无热情。”增强内在学习动力现象:屏幕是一面镜子,网课是一把筛子。上午8点网课,7:3...

    时间:02-07
  • 科学家首次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原标题:科学家首次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腾云等与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可以实现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因此在近几十年来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模式匹配量...

    时间:02-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