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从“优师”到“优师范” 推进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02-07 08:54: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从“优师”到“优师范” 推进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并强调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凸显教师在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培养的摇篮和主体,师范院校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当前,我国已建立了以21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其中,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着为本地区培养教师的主要任务,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薄弱。

   教育部启动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既是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组团式帮扶薄弱师范院校,修补师范教育短板的教育创举,同时也是促进师范教育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整体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落实好协同提质计划,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把握核心理念:旨在高质量发展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是多元协作、内外互动、综合施策的复杂工作,目标直接指向薄弱地区师范院校教师供给源头,关键在于协同,落脚点在于提质,要深化甚至超越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才能将协同提质计划落到实处,体现实效。

   从“优师”到“优师范”,深化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公费师范生计划、优师计划向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拓展,实质上代表了从“优师”向“优师范”的发展方式的深化。“优师”主要靠外部向中西部输送优质师资,“优师范”则主要是发展中西部当地的师资培养能力,一外一内,既抓点位,又抓基础,两相结合是提升中西部师范教育质量的基本思路。与为中西部地区培育基础教育师资相比,协同提质计划更看重高水平师范院校教育理念和文化的输出与支援,更加关注中西部师范院校造血功能的提升,直面教师教育的源头和关键发力。

   深入推进教育公平,提质薄弱环节。乡村教师培养基础薄弱是我国当前教师教育质量不均衡的重要体现,乡村教师培养的主力军是地方师范院校。一些薄弱院校的教师教育水平、科研能力、队伍实力的不足加剧了这一不平衡现象。协同提质计划主要支持中西部省份重点建设若干所服务脱贫地区、边境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薄弱师范院校,是对教育公平原则的有力彰显。同时,协同提质计划也策应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拓展、乡村全面振兴等国家战略部署,对缩小区域教育资源差距,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把握重点内容:强化自身造血功能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目标是构建高水平的师范教育体系,从源头上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是提升地方薄弱师范院校的自身造血能力,即师范院校自我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这是协同提质计划的初衷所在。

   聚焦关键需求,破解制约瓶颈。协同提质计划重点要立足地方薄弱院校的长远发展,找准瓶颈问题,精准扶特扶强,进而引导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此拉动其整体水平提升。因此,要发挥参与帮扶高校的优势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聚焦制约师范教育培养能力提升的问题,以薄弱学校关键需求为着力点,以树立先进切实的教育理念为核心,通过学科专业建设、队伍能力提升、典型培育打造等重点内容建设和工作方式输入,激活薄弱学校的造血功能。

   聚焦师范主业,协同推进内涵发展。协同提质计划重点围绕师范教育人才队伍、学科专业、学校管理和基础教育等全要素、全环节、全过程进行协同支持,系统筹划了师范教育全面提质的蓝图愿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协同提质计划突出强调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明确指出各组团要协同开展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协同建设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协同建设附属中小学校,要求组团院校紧密围绕教师、教研、学校三个基础教育核心要件开展协同提质,切实增加服务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这在内容上形成了师范教育职前职后协同提质的闭环体系,将有力推动教师教育的内涵发展,倒逼薄弱师范院校主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聚焦信息化建设,带动自身变革。协同提质计划强调建设智慧教室等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空间,共享文献数据库、图书资料、院校间专家和平台资源,直面智能时代师范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协同推进信息技术与师范教育的融合发展,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思想、理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甚至办学形态等的全方位创新和深刻变革,不断激发自身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把握工作形式:推行组团式项目制

   相较于原来单一的支援模式,组团帮扶是提升薄弱师范院校建设水平的创新探索,并以项目制为基本抓手,对破解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难题、带动师范教育体系整体水平跃升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一方面,建立组团式对口帮扶。协同提质计划由10所高水平师范院校牵头,30所省属的较高水平师范院校作为“参与帮扶”院校深度协同,组建10个“1+M+N”的院校组团对薄弱院校给予合力帮扶。“1”代表1所高水平师范大学,“M”代表3所以上其他水平师范院校,共同支持3所左右重点建设的薄弱师范院校(“N”)。在建立1+M共同支持N校的大组团同时,明确M校对N校对口重点帮扶的小组团,形成了“大组团+小组团”双轨并行、多校支持一校和一校支持多校同时运转的运行机制。组团式帮扶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1+M院校的优势特色、整合1+M院校的优质资源、契合N校的关键需求,真正实现多主体协同、多维度协同。

   另一方面,以项目制推进任务落实。结合组团实际,把协同提质任务细化为项目,做到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目标更加清晰、主体更加明确、期程更加可控、成效更加可测。以东北师范大学组团为例,在整合协同提质计划内容的前提下,以师范类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聚焦N校关键需求,设置乡村教育学学科专业集群提升等21个协同项目,实行“项目组+职能部门”双负责人制,明确目标任务,参与主体包括大组团共同支持、小组团重点支持、组团外开放支持,全面推进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管理能力、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四位一体”协同发展。项目制能够更好地明晰多维主体的责任,以便促进协作体内资源共享、人才流动、信息互动,达到协同共赢的目的。

   (作者:杨晓慧,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与中科院联合项目“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第一期在深开班

    人民网北京2月7日电 6日下午,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首期“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教育部和中科院在“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又联合打造“特色...

    时间:02-07
  • 大学应更好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

    原标题:大学应更好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支持人类和地球福祉的全球发展的组织原则,为一个更美好、更规范、相互合作的世界提出了发展愿景。然而,自2015年9月通过到现在,七年多过去了,诸多目标的进展成效并不明显。从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世界经济萧条下行,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大规模丧失,再到...

    时间:02-07
  • 抓住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

    原标题:抓住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近年来,我国师范教育取得显著进步,高校招生“师范热”持续升温,师范类专业投档分数线屡创新高,社会对教师职业及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关注度高涨。教师资格考试持续火热,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次。然而,在“师范...

    时间:02-07
  • 为边疆少年种下“冬奥梦”

    原标题:为边疆少年种下“冬奥梦”“真心地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在青少年志愿讲解员们稚嫩的歌声中,为期6天的北京冬奥精神巡展边疆青少年冬奥梦想营活动圆满结束。2月5日,近30名来自新疆和田、西藏拉萨和青海玉树的青少年志愿讲解员搭乘飞机回到家乡,开启“我讲北京冬奥精神”志愿讲解活动。提起这次活动营...

    时间:02-07
  • 师范教育,如何为薄弱地区培养“优师”

    原标题:师范教育,如何为薄弱地区培养“优师”“我接到老师电话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既庆幸大一时努力换来了好成绩,也庆幸赶上协同提质计划,获得了宝贵的交流名额。”2022年9月,呼伦贝尔学院2021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周莹与其他专业的4名师范生走进首都师范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在中西部地区,地方师范院校承担...

    时间:02-07
  • 2023年世界中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成立

    原标题:2023年世界中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成立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王镜宇)参加2023年世界中学生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世界中冬会”)的中国中学生体育代表团6日成立,来自全国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所中学的36名中学生运动员将参加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冰壶、花样滑冰等5个大项22个小项的比赛,代表...

    时间:02-07
  • 心理韧性是青少年应对当下和未来的重要一课

    原标题:心理韧性是青少年应对当下和未来的重要一课站在2023年新年伊始这个时间点,我们回望疫情对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并展望新的一年里需要尽力实现哪些可能的任务。自疫情发生以来,有关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层出不穷。总体来说,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各个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身体素质的影响。由疫...

    时间:02-07
  • 跨越一时的分数,夯实一生之根基

    原标题:跨越一时的分数,夯实一生之根基社会心理调查发现,经过疫情,由于长时间的网课、居家、社交缺失,一些学生出现了“四无”现象:“学习无动力,没有家长和老师督促就不愿学习;对真实世界无兴趣,沉迷于游戏、各种社交媒体等;社交无能力;对生命无热情。”增强内在学习动力现象:屏幕是一面镜子,网课是一把筛子。上午8点网课,7:3...

    时间:02-07
  • 科学家首次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原标题:科学家首次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腾云等与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可以实现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因此在近几十年来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模式匹配量...

    时间:02-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