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从黑臭水体到“城市会客厅” 山西临汾汾河的“重生”

2023-06-09 16:48: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临汾6月9日电 (任丽娜)俯瞰山西临汾城区,汾河犹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围绕汾河两岸处处彰显着临汾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的繁华锦绣。然而,就是这样一条滋养着两岸居民的母亲河,曾一度污水横流,历经临汾市委、市政府环境整治,这条河获得“重生”,“黑水”变“清流”,穿城景如画,如今更成为临汾这座城市的“水上会客厅”。

  临汾是重工业城市,由于生产排放,美丽的汾河曾一度伤痕累累,臭不可闻,治水,成了两岸民众最迫切的“呼声”。面对汾河污水横流、各类违规建筑侵占河道滩涂、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临汾城市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城市的内河黯然失色,临汾也将少了活力与灵气。

“一川清水,两岸锦绣”成为临汾城市的“水上会客厅”。 李典平 摄

  历经临汾市委、市政府排除一切阻碍,积极寻找生态发展与城市肌理的内在联系,征地3600亩、依法拆除各类违规建筑40万平方米,修建过河桥梁,建设滨河公路;治理面积10.6平方公里,治理长度17公里,其中绿地面积5.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达到42%,将昔日的汾河,变成了水面开阔、绿植错落、干净整洁的临汾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

  临汾市民贾根生见证了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看着汾河一步步得到治理。9日,他对记者说,汾河文化生态景区变化特别大,从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变得越来越水清、树绿、景美。

临汾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临汾汾河水域成为越来越多候鸟迁徙栖息的乐园。 李典平 摄

  在临汾汾河文化生态景区内,不少居民带着孩子漫步,他们说,“这里空气质量好,常常带孩子来此游玩,花草遍地、水清草美的生态环境是孩子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2023年,临汾汾河文化生态景区又新增柿柿如意林、祥云跌水滩、汾河葫芦园、中隔葫芦带、九州双花境、尧井如意道、廉政清廉池、双赢杞柳坡、太极湖仙境、万寿山等特色景观,多处美丽的风景成了“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一众游客前来游玩。

  随着临汾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汾河水域成为越来越多候鸟迁徙栖息的乐园。在汾河文化生态公园就可见杜鹃、天鹅、大雁、虎皮鹦鹉、燕子、白鹭、苍鹭、野鸭、鹤、鹳、雪雁、黑颈鹤、黄鹂等150余种候鸟。

  临汾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范维胜表示,该景区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坚持不给绿植打农药,并且使用有机肥料,不过度清理杂草树木,这样有些自然生长的杂草、草籽和小虫等正好可以给迁徙候鸟作为食物。

  临汾市委、市政府以绣花功夫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打造景城融合生态文化阵地。如今,临汾汾河生态景区实现经济带、文化带、生态带、绿化带的建设,向世人展示着“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美丽画卷,成为城市的“水上会客厅”和外来旅行旅游者的“第一目的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麦收季遇到连续阴雨天 河南新乡采取互助形式保障小麦晾晒

      央视网消息:眼下,各小麦产区陆续进入收获期。河南新乡今年种植小麦面积621.77万亩,其中,种子田100万亩。当地主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抢收晾晒。  这两天,在河南新乡延津县石婆固镇里士村的小麦种子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开足马力作业。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建明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崔建明:我们村是67...

    时间:06-09
  • 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港澳台专线】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9日电 题: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作者 潘琦  “生在台北,长在上海,热爱美食,我想用美食搭起两岸交流的桥梁”。8日下午,来自宝岛台湾的自媒体人与新疆自媒体人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自媒体的...

    时间:06-09
  • 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题: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  近悦远来,中国外交再添新笔。6月9日上午,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抵达上海,开启其任内首次访华之旅。接受中新社采访的拉美问题专家指出,建交不到3个月,中洪两国元首即将举行历...

    时间:06-09
  • 8万吨的钢铁巨无霸如何在海底“安家” 他们出招了→

      深中通道最后一节沉管及最终接头浮运到位,计划今天下午开始沉放对接作业。  昨天(6月8日)下午1点,沉管浮运安装船队正式出发。经过预制场专用航道、榕树头航道、伶仃航道、新建浮运航道,海上航行约50公里,在今天(9日)凌晨2点30分抵达浮运安装的目的地,一体船携带沉管及最终接头停泊在龙口区上方,深...

    时间:06-09
  • 时政微解读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荒漠化防治?

      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荒漠化防治?其背后,是我国依然十分严峻的防治形势,是一以贯之的新发展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和负责任大国的使命...

    时间:06-09
  • 40名来自玉树的孩子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节日 高原孩子的梦想旅程

      来北京之前,14岁“玉树C罗”——藏族男孩阿斌和伙伴们知道自己的行程中有一项是在专业的足球场上踢球,他们就问老师:“C罗踢球的那种球场在哪?”“工体里面的草都是真草吗?”  在孩子们心中,能在“真正”的球场看上一场比赛就已经梦想成真了。他们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踏上专业的足球场,和身为职业运...

    时间:06-09
  • 马英九邀陆生访问受阻 网友批台当局“就是不敢也不愿交流”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邢利宇 朱贺 陈建新)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继率台湾学生参访大陆之后,目前拟邀请大陆五所大学50名学生7月中旬访台。8日,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对此邀请台陆委会似有“保留之意”,私下甚至建议基金会不要送件,说“不会过”。  “邀陆生访台,陆委会怕什么”,台湾政...

    时间:06-09
  • 纪念华岗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在山东大学举行

      中新网济南6月9日电 (记者 赵晓)纪念华岗诞辰120周年专题展开幕式、纪念华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华岗学术思想研讨会6月9日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系列活动旨在缅怀华岗为党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山东大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号召学校师生传承与弘扬华岗精神。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永兵在...

    时间:06-09
  • 东西问丨许燎源:大运会火炬何以跨国界产生情感共鸣?

      中新社成都6月9日电 题:大运会火炬何以跨国界产生情感共鸣?  ——专访第31届世界大运会火炬设计者许燎源  作者 岳依桐 单鹏  “通过体育艺术开展交流,哪怕是小小的火炬,全世界的观众也能感受到艺术家倾注其中的情感、赋予其上...

    时间:06-09
  • 河南首家省级能源化学地质产业工匠学院落户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6月6日,河南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工匠学院揭牌暨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张工厂、吕献然等12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劳模工匠,被聘为河南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工匠学院首批特聘讲师。  仪式上,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副主席贾海涛,河南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谭斌凡共...

    时间:06-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