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丨许燎源:大运会火炬何以跨国界产生情感共鸣?

2023-06-09 19:43: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6月9日电 题:大运会火炬何以跨国界产生情感共鸣?

  ——专访第31届世界大运会火炬设计者许燎源

  作者 岳依桐 单鹏

  “通过体育艺术开展交流,哪怕是小小的火炬,全世界的观众也能感受到艺术家倾注其中的情感、赋予其上的文化内涵,从而产生共情。”设计艺术家、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馆长、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火炬设计者许燎源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以火炬设计为代表的体育艺术创作,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增进世界人文交流。

视频:【东西问】许燎源:大运会火炬“蓉火”何以跨国界产生情感共鸣?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火炬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象征,火炬传递是其独具特色的文艺形态。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的设计,注入了怎样的文化内涵?

  许燎源:作为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奥林匹克火炬仪式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近几十年来,每届奥运会都会诞生一支兼具艺术创造与文化内涵的新火炬。火炬象征着人类对“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精神的追求,是奥运会留给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而素有“小奥运会”之称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也延续了奥运会火炬仪式的传统。

  1936年柏林奥运会首次举行火炬传递仪式。自此,火炬手们奔跑时高举的火炬走入大众视野,人们开始关心火炬的颜色、外形、材质以及其设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柏林奥运会期间,德国1500米冠军Fritz Schilgen传递火炬。CNSphoto 供图

  随时代发展,火炬设计不断推陈出新,同时也逐渐形成一条鲜明的设计原则:既能反映奥运会主题,也要展示东道主形象。因此,除了奥运精神外,一支小小的火炬也要承载浓郁的地域特征和丰富的人文色彩。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极富东方神韵,雕刻在火炬上半部分的云纹铭文象征着祥云升腾,加上漆红配色和纸卷轴造型,使这支火炬成为凝聚了千年华夏文明的符号。

  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落地成都,是一个向世界传递成都声音、弘扬天府文化的契机。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从动笔设计到方案发布,历时400余天,其间数易方案。火炬是一个很小的载体,很难承载过多信息含量,所以“蓉火”设计方案中,我们只抓取了大熊猫、太阳神鸟等“天府之国”文化标志性元素。

  四川是大熊猫故里,“蓉火”正面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双手环抱火炬,展现成都人乐观包容的文化态度。“蓉火”的设计也向古蜀文明致敬,例如,大熊猫环抱交错的手势从侧面看酷似三星堆青铜立人像造型;出火口嵌入古蜀图腾太阳神鸟图案,4只神鸟驮日飞翔,是3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向往星空的最佳诠释。此外,火炬整体造型参考了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炬冠高低起伏,象征着巴蜀大地绵延起伏的山峦;火炬还采用冷暖色彩渐变,彰显大运会青春力量激情燃烧。

成都大运会火炬。张浪 摄

  中新社记者:东西方火炬设计理念有何异同?火炬如何展现东西方文明互鉴? 

  许燎源:人类整个造物史是一部生活史,也是一部创造史,每个人、每个创造群体都在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现今遗留下的所有文化佐证物,都是这部生活史的体现。东西方对生活的理解存有差异,西方人使用刀叉与勺子,而东方人则使用筷子,反映出东西方人类的不同智慧。

2023“天府建造节”在四川成都开幕。此次比赛要求参赛者在城市空间中设计一处“链接”城市与成都大运会的天府驿站。图为参赛作品。(无人机照片) 张浪 摄

  在艺术方面,东方艺术不是繁复的装饰,而是一种纯粹、高度的提炼,比如,东方的大写意水墨画是天然的表现主义艺术,不画水却能强烈表现水;宋瓷通过其造型的洗练与纯净,传递出东方人对生活理想的表达。我把这种纯净的设计语言、东方观照物的方式称为“视觉的诗歌”,也就是说设计要像诗一样纯粹。

  但世界文明从来都是互鉴的,东方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而西方的现当代艺术若没受到东方绘画或造物理念的影响,也很难产生优秀的作品。站在人类角度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艺术是人类共性的表达,所以说艺术无国界,海外观众也可以理解东方的艺术创作,审美是直觉体验的艺术、视觉的艺术,但如果把审美看做知识回馈,那就会造成理解的障碍。艺术审美要回归其本体语言状态,用直觉去理解、创造生命的体验,而不是基于知识系统进行逻辑分析。

  当人们看到美好的事物,他对生命的感动是没有障碍的。在看到一支火炬时,首先,他们会直观面对火炬设计,产生真实的心理感受;其次,他们可以通过了解其中意蕴,理解大熊猫、竹子、太阳神鸟等符号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天府文化的内涵。

成都大运会吉祥物、火炬等集中亮相。张浪 摄

  中新社记者:以大运会火炬“蓉火”为代表的体育艺术,如何展现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许燎源:源远流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直至今日仍然鲜活,即便在流传的岁月长河中偶遇困境,总有一个声音将其重新唤醒,这种坚强的生命力就是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本身就是其伟大之处。

  与此同时,不要误解文化自信的内在含义,不是说将古代的纹样、符号简单挪用在当代生活中就是体现文化自信的最好方式。这并非是一个简单挪用的问题,今天中国人创造的所有先锋的、前卫的、创新的东西,都是为世界做出的新的贡献。这种文化自信来源于骨血,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体育艺术在内。而中华文明日益多元丰富的样态、不断进步的脚步,才是未来的、发展的。

  虽然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国,但通过大运会,希望世界能看到一个青春的中国、未来的中国。时至今日,我们无需再证明中华文明的伟大,而应通过今日之创造,展现中华文明之未来。

四川成都,航拍成都大运会主场馆。成都大运会主场馆“一场三馆”包括主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小球馆、游泳跳水馆。(无人机照片)张浪 摄

  中新社记者:以火炬设计为代表的体育艺术创作,何以增进世界人文交流?

  许燎源:体育赛事是人类一次联欢,不管来自何地,不管何种肤色,大家欢聚一堂,这是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文明成果共享的平台,在挑战人类极限的同时,实现团结、共通、共融。而体育艺术的本质则是一种对体育精神的表达,每一次艺术创作也是一次文化交流的机会。

  以火炬为例,根据举办地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其承载着该区域独特的文化特质。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借此进行交流,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完)

  受访者简介:

  许燎源,艺术家、设计师,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馆长、吉利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名誉院长,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设计者。对雕塑、绘画、书法、陶艺、设计等诸多艺术门类均有涉猎,创立了“物感主义”艺术流派,其理论研究成果“白酒美学”“新文物未来观”具有广泛影响。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6月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南非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大国,两国有着兄弟般的特殊友好关系。中南关系对于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引领中非团结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今年是金砖“南非年”,两国关系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中方愿...

    时间:06-10
  • “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高度重视,目的是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我国文...

    时间:06-10
  • 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国际论坛)

      中国继续同沿线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必将不断增进开放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许多国家选择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10年来,共建“一...

    时间:06-10
  •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4年多来,组织开展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工程,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成果,值得肯定。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1月...

    时间:06-10
  • 中国驻英使馆发言人就英国首相苏纳克涉华错误言论答记者问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当地时间6月9日,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国首相苏纳克涉华错误言论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6月8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在访问美国时称,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偷窃知识产权、滥用技术、操纵关键资源。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说,英方上述涉华言论纯属无中生有、信...

    时间:06-10
  • 麦收季遇到连续阴雨天 河南新乡采取互助形式保障小麦晾晒

      央视网消息:眼下,各小麦产区陆续进入收获期。河南新乡今年种植小麦面积621.77万亩,其中,种子田100万亩。当地主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抢收晾晒。  这两天,在河南新乡延津县石婆固镇里士村的小麦种子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开足马力作业。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建明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崔建明:我们村是67...

    时间:06-09
  • 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港澳台专线】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9日电 题: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作者 潘琦  “生在台北,长在上海,热爱美食,我想用美食搭起两岸交流的桥梁”。8日下午,来自宝岛台湾的自媒体人与新疆自媒体人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自媒体的...

    时间:06-09
  • 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题: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  近悦远来,中国外交再添新笔。6月9日上午,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抵达上海,开启其任内首次访华之旅。接受中新社采访的拉美问题专家指出,建交不到3个月,中洪两国元首即将举行历...

    时间:06-09
  • 8万吨的钢铁巨无霸如何在海底“安家” 他们出招了→

      深中通道最后一节沉管及最终接头浮运到位,计划今天下午开始沉放对接作业。  昨天(6月8日)下午1点,沉管浮运安装船队正式出发。经过预制场专用航道、榕树头航道、伶仃航道、新建浮运航道,海上航行约50公里,在今天(9日)凌晨2点30分抵达浮运安装的目的地,一体船携带沉管及最终接头停泊在龙口区上方,深...

    时间:06-09
  • 时政微解读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荒漠化防治?

      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荒漠化防治?其背后,是我国依然十分严峻的防治形势,是一以贯之的新发展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和负责任大国的使命...

    时间:06-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