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2023-06-09 21:0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题: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

  近悦远来,中国外交再添新笔。6月9日上午,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抵达上海,开启其任内首次访华之旅。接受中新社采访的拉美问题专家指出,建交不到3个月,中洪两国元首即将举行历史性会晤,这有助于双方排除外部干扰、增进战略互信,为两国关系发展领航定向。此访再次证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将是对“台独”势力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推动中洪关系开好局、起好步

  当地时间3月25日,洪都拉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正式宣布与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随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北京与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纳举行会谈并签署联合公报,中国同洪都拉斯正式建交,两国关系也翻开崭新的篇章。

  建交两个多月来,中洪双方坚定履行建交承诺,取得一系列早期收获,实现了“开门红”。近期,从洪都拉斯多个代表团陆续访华到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正式开馆,两国之间频繁的友好互动引发全球关注。

  日前,卡斯特罗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她将“带着特殊使命”访问中国,“洪都拉斯的重建需要在政治、科学、技术、商业和文化等诸多领域开拓新视野”。中国外交部表示,此访是洪都拉斯总统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将举行历史性会晤,共同规划和引领中洪关系未来发展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所长宋均营看来,卡斯特罗当选洪都拉斯总统后,选择与台湾当局断绝所谓“外交关系”,以开阔的战略视野做出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决断。从建交到两国元首面对面,中洪短时间内安排此访,凸显两国元首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和期待。

  湖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吴洪英表示,中洪建交时间不长,两国关系“破土重生”,需要进一步固本强基、增进互信。此次两国元首面对面会晤,有助于双方排除外部干扰,充分了解彼此核心诉求和重大关切,共同推动中洪关系开好局、起好步。

  合作互补有望实现更多“开门红”

  作为中美洲的重要国家,有着“精灵森林”美誉的洪都拉斯水力和农业资源丰富,国民经济主导产业是农林牧渔业,盛产咖啡、香蕉、棉花等。

  在中洪正式建交之前,两国民间已有往来合作。中洪科潘玛雅遗址考古合作、帕图卡三水电站等项目不仅是两国合作的范例,也见证着两国人民的友谊。

  随着两国建交,更多合作也被提上议程。近期洪都拉斯媒体、经贸等多个代表团陆续访华,从各层面推动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共寻合作机遇。目前双方已有多家企业在基础设施合作等方面达成协议。

  受访专家认为,此番卡斯特罗访华,中洪将从元首层面搭建两国合作的“四梁八柱”,互利共赢的合作图景或将循序展开,有望实现更多“开门红”。

  吴洪英指出,中洪合作空间广阔。洪都拉斯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长期依赖咖啡、香蕉等农产品出口。新冠疫情以来,洪都拉斯出口减弱,迫切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借助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和广阔市场来实现自身经济的恢复和振兴。

  近日,洪都拉斯总统府事务部部长鲁道夫·帕斯托尔在受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契合洪方需求。对此,宋均营指出,目前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已扩大到21个国家,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倡议框架下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利益,也给洪都拉斯带来启示。中洪合作优势互补,未来可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洪都拉斯“国家重建计划”深入对接。

  对一中原则的认同和支持

  洪都拉斯是全球第182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已陆续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萨尔瓦多、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尼加拉瓜、洪都拉斯9个国家先后与台湾当局“断交”。

  对于洪都拉斯选择同世界上181个国家站在一起,吴洪英表示,台湾所谓“邦交国”是台湾当局谋求所谓“国际空间”的“阵地”。随着越来越多国家选择与中国建交或复交,台湾当局谋求所谓“国际空间”的路径受挫。洪都拉斯总统此次访华,将是对“台独”势力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受访专家指出,从中洪建交到两国元首将实现会晤仅2个多月,洪都拉斯积极推进双边关系发展也充分证明,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国际大义、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宋均营表示,在洪都拉斯等国的示范效应下,台湾当局本就所剩无几的所谓“邦交国”未来终将认清大势,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中洪两国元首即将举行的会晤,有望增进洪都拉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识和理解,为洪都拉斯发展释放更多利好。双方也可以此访为契机,深化互信、拓展合作、增进友谊,推动中洪关系行稳致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留住文化根脉 守住民族之魂 习近平心系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深入地方考察过程中常调研当地特色文化和历史古迹,并在多个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

    时间:06-10
  •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回访

      6月的内蒙古大地,绿意盎然,天朗气清。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盐碱沙荒地改良和利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河套灌区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考察,一路深切关怀,一路殷殷嘱托,让2400多万内蒙古各族儿女备受鼓舞。  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认真贯彻...

    时间:06-10
  • 时政微纪录 | 习近平总书记内蒙古行

      孟夏六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内蒙古,开启今年第6次国内考察。  6月5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乌梁素海,了解当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情况介绍,察看乌梁素海自然风貌和周边生态环境。随后,习近平来到位于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察看土壤、种子样品等展示,走进田间,仔细察看小麦、辣...

    时间:06-10
  • 看图学习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6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调研并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对内蒙古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

    时间:06-10
  • 习近平的文化足迹丨从千年三苏祠感悟文化自信

      新华社成都6月9日电 题:从千年三苏祠感悟文化自信  开栏的话:  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

    时间:06-10
  • 华南等地暴雨如注 长江中下游高温增多闷热加剧

      中国天气网讯 本周末,中东部地区将继续延续雨-高温-雨的天气格局,华北、黄淮、华南等局地强对流天气频繁。而在南北雨区之间的长江中下游等地,高温闷热天气将发展增多。今天(6月10日),山东、辽宁、海南等地高考还在继续,提醒当地考生和家长注意防范降雨、强对流天气等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合理规划赴...

    时间:06-10
  • 海报 | 习近平心系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一直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优秀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为《福州古厝》作序、保护三坊七巷、多次踏访历史文化古迹,强调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时间:06-10
  • 河南麦收进度96.6%!已收获小麦8235万亩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6月10日8时,河南省已收获小麦8235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6.6%)。其中:安阳390.7万亩(89.2%),濮阳262万亩(73.8%),焦作210万亩(83.7%),鹤壁115万亩(85.4%),三门峡72.2万亩(63.1%),济源24万亩(73.3%)。  (总台记者 任磊萍 李恩浩)...

    时间:06-10
  • 网暴应专门立法规制?人大代表曾呼吁,法学学者称需斟酌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林平  网暴治理拟趋严惩治。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公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澎湃新闻观察到,前述三部门就惩治网暴向社会征求意见,意在进一步规范网暴触法界限,强化网暴...

    时间:06-10
  • 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千万工程 一线探访)

      漫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田间稻浪滚滚,茶园绿意盎然。彩虹滑道、露营营地……一处处休闲场景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  这个小村庄,既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还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等几十项荣誉。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道出其中的秘诀:“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  村...

    时间:06-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