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40名来自玉树的孩子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节日 高原孩子的梦想旅程

2023-06-09 20:27:20

来源:工人日报

  来北京之前,14岁“玉树C罗”——藏族男孩阿斌和伙伴们知道自己的行程中有一项是在专业的足球场上踢球,他们就问老师:“C罗踢球的那种球场在哪?”“工体里面的草都是真草吗?”

  在孩子们心中,能在“真正”的球场看上一场比赛就已经梦想成真了。他们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踏上专业的足球场,和身为职业运动员的同龄人来一场“较量”。6月1日上午,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儿童福利院的青少年们参观了“新工体”,并与北京国安少年队的小队员们一起训练交流——在“真正”的足球场上。

  5月30日至6月3日,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儿童福利院的40名藏族青少年参加了由中国新闻社、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北京援青指挥部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中新公益协办“三江源·北京情·中国心——青海玉树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动。这些孩子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16岁。

  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在国家大剧院观看演出;在故宫、长城、鸟巢和水立方沉浸式体验;参访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走进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歌舞团交流学习;在工人体育场与国安少年足球队开展训练及交流活动并观看中超比赛,作为球童与北京国安俱乐部球员共同出场……对于来自高原的孩子来说,这是一趟梦幻旅程,而一颗颗梦想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觉得自己像个明星”

  工体给阿斌更大的震撼是在6月2日晚。当晚,是中超北京国安队与长春亚泰的比赛日,在现场近5万名观众的欢呼声中,阿斌和其他5名同伴作为球童登上中超赛场,“出场的时候觉得自己像个明星”。

  玉树的足球氛围浓厚,孩子们从小就热爱踢球。玉树足球少年们的老师叫东周文德,今年33岁,也在福利院长大,与他的小球员们有着相似的童年。孩子们平时都会喊他“爸爸”,他经常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大家都要有梦想,并且拼尽一切努力去实现。

  前一天和国安少年队的比赛,让东周文德看到了两个队伍之间的差距,但他说,“这是好事”。国安队的孩子评价玉树少年们“体能很强,在场上很能跑”,但在传球停球方面,还有上升的空间。看到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奔跑,东周文德也跟着快乐起来。他希望这些孩子可以“一路踢到北京,踢到世界”。

  “真正的大学是什么样?”

  “六一”这天,高一学生闹增拉毛在北京迎来了自己的第16个生日。这位身高已经一米七的姑娘,在来北京之前心里有一个愿望,就是要去看看真正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6月2日那天,是她愿望达成的一天。

  这天孩子们来到中央民族大学,他们中大多数人是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参观校内的图书馆、美术馆以及民族博物馆,孩子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好高的楼,好漂亮的喷泉”“图书馆有十几层,借书要扫描”……

  更让孩子们开心的是来自大学教授们和大学生哥哥姐姐们的肯定。当天,孩子们在中央民族大学与师生进行了分享交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以格萨尔王、通天河、赛马会为话题,迅速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

  “老师说,我们青海是个好地方,我很开心。”14岁的电周松保说,“青海有大大的草甸,有格萨尔王,有通天河,欢迎大家来玩。”

  同样开心的还有闹增拉毛。她是老师口中的学霸,参观完校园,闹增拉毛更坚定了自己考上一所好大学、当一位好法官的梦想。

  四年级的小姑娘旦增卓玛也立下了一个小目标:努力学习,数学考到95分,成为一名老师,以后教数学。

  “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

  6月1日清晨,孩子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仪式。

  来自福利院的他们,在祖国的爱和关怀中长大。出发来京前,不少孩子就表示,自己最期待的行程是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晨光中,14岁的电周松保站得笔直,拍照时,他想和身后站得笔直的兵哥哥同框。电周松保的梦想是当一名军人。“因为军人可以保家卫国。我爱祖国,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他说。

  几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还经历了更多的“人生第一次”,玉树少年心中伟大祖国的首都也从书本走到了现实。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看演出,第一次爬长城……孩子们收获了太多第一次,他们的梦想也从这么多的第一次中汲取了更多养分而变得更加坚强。

  当行程即将结束,一位13岁的少年被一位记者问及来到北京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时,他抿着嘴微笑着回答:“遇见你们……”(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邓崎凡)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关注】在这所百年名校,中央统战部组织香港专业人士共话“一国两制”!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香港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进港澳同胞的爱国精神,形成更广泛的国内外支持‘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  为进一步团结凝聚香港专业人士,提升香港专业界对国情的全面认识,促进业界更好融入国...

    时间:06-10
  • 图文故事|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6月10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总书记前往历史文化古迹、自然遗产地调研,强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沿着总书记的文化足迹,我们一起品味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感悟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文化情怀。  【“要像爱惜...

    时间:06-10
  • 习近平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6月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南非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大国,两国有着兄弟般的特殊友好关系。中南关系对于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引领中非团结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今年是金砖“南非年”,两国关系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中方愿...

    时间:06-10
  • “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高度重视,目的是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我国文...

    时间:06-10
  • 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国际论坛)

      中国继续同沿线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必将不断增进开放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许多国家选择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10年来,共建“一...

    时间:06-10
  •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4年多来,组织开展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工程,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成果,值得肯定。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1月...

    时间:06-10
  • 中国驻英使馆发言人就英国首相苏纳克涉华错误言论答记者问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当地时间6月9日,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国首相苏纳克涉华错误言论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6月8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在访问美国时称,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偷窃知识产权、滥用技术、操纵关键资源。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说,英方上述涉华言论纯属无中生有、信...

    时间:06-10
  • 麦收季遇到连续阴雨天 河南新乡采取互助形式保障小麦晾晒

      央视网消息:眼下,各小麦产区陆续进入收获期。河南新乡今年种植小麦面积621.77万亩,其中,种子田100万亩。当地主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抢收晾晒。  这两天,在河南新乡延津县石婆固镇里士村的小麦种子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开足马力作业。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建明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崔建明:我们村是67...

    时间:06-09
  • 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港澳台专线】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9日电 题: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作者 潘琦  “生在台北,长在上海,热爱美食,我想用美食搭起两岸交流的桥梁”。8日下午,来自宝岛台湾的自媒体人与新疆自媒体人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自媒体的...

    时间:06-09
  • 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题: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  近悦远来,中国外交再添新笔。6月9日上午,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抵达上海,开启其任内首次访华之旅。接受中新社采访的拉美问题专家指出,建交不到3个月,中洪两国元首即将举行历...

    时间:06-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