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让最有“网感”的人到海外讲中国故事 专家学者论国际传播创新

2023-06-09 14:3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国际舆论格局,对做好国际传播带来新挑战,也带来创新机遇。

  面对传播业态剧烈变化,如何创新做好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6月8日,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上,来自媒体、智库、高校等领域的代表,就此话题展开对话交流。

  让最有“网感”的人到海外讲中国故事

  “当前,国际舆论场的格局之变、话语之变、攻守之变在深度演进,置身新媒体时代,创新国际传播拼的往往是平台、比的往往是技术、争的往往是流量,更加需要自我逼迫、自我革新、自我重塑。”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纲在致辞中表示。

  王纲指出,要切换主赛道,推进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坚持内容为王、移动优先,让更多高品质抓人心的产品破圈出海。要拥抱新技术,加强前瞻性研究和应用,用技术赋能国际传播。

  王纲表示,要相信年轻人,让年轻人挑大梁、当主力,让最有“网感”的人到海外讲中国故事。要构建大格局,打组合拳、弹协奏曲,把话筒送到更多人手里到前台去发声,共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针对当前的国际传播创新,与会代表也认为,当前既面临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机遇,也面临传播平台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风险,我们应当准确识变、应变、求变,守正创新做好各项工作,在新时代展示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国际传播如何更精准?

  当天的分论坛设置了“精准传播·话语构建”“深度融合·技术赋能”“创新迭代·赛道转换”“智库发声·聚合发力”4个沙龙对话,20余位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认为,在国际传播中,斗争精神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中国应该形成自己的指标体系。西方传统量化指标中,任何一个细微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结果的变局,中国有很多很好的来自传统的定性定位方法,讲究大道至简。

  深圳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丁时照认为,应该进行高质量的传播,在地域和人群上就要分众,不能面面俱到,要做价值传播、有效传播,理直气壮地围绕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进行传播。

  人民日报“侠客岛”负责人张远晴举例表示,传播很简单,其实就是“你想听的事,我给你讲,我想说的事你愿意听”。他认为,在国际传播中要有战斗力和斗争意识,勇于发第一声,抢夺国际舆论场话语权。

  如何用技术赋能国际传播?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深度融合的下半场将走往何方,如何用技术赋能国际传播?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夏学平认为,以5G、AR、ChatGPT、元宇宙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为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有了新技术,不等于有了新应用。

  “怎样把技术优势,转化成应用优势或者平台优势,是关键中的关键。”在夏学平看来,新形势下做好国际传播工作,争的是技术,拼的是平台。其中,平台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其代表着用户数、流量和广泛触达的能力。

  “媒体融合不能仅仅是技术上的融合,也不能仅仅限制在数字技术上,需要技术融合、内容融合、功能融合,最后实现文化传承、文化繁荣、文化强国。”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表示。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6月7日在深圳开幕,论坛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由中宣部主办。(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麦收季遇到连续阴雨天 河南新乡采取互助形式保障小麦晾晒

      央视网消息:眼下,各小麦产区陆续进入收获期。河南新乡今年种植小麦面积621.77万亩,其中,种子田100万亩。当地主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抢收晾晒。  这两天,在河南新乡延津县石婆固镇里士村的小麦种子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开足马力作业。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建明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崔建明:我们村是67...

    时间:06-09
  • 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港澳台专线】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9日电 题: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作者 潘琦  “生在台北,长在上海,热爱美食,我想用美食搭起两岸交流的桥梁”。8日下午,来自宝岛台湾的自媒体人与新疆自媒体人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自媒体的...

    时间:06-09
  • 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题: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  近悦远来,中国外交再添新笔。6月9日上午,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抵达上海,开启其任内首次访华之旅。接受中新社采访的拉美问题专家指出,建交不到3个月,中洪两国元首即将举行历...

    时间:06-09
  • 8万吨的钢铁巨无霸如何在海底“安家” 他们出招了→

      深中通道最后一节沉管及最终接头浮运到位,计划今天下午开始沉放对接作业。  昨天(6月8日)下午1点,沉管浮运安装船队正式出发。经过预制场专用航道、榕树头航道、伶仃航道、新建浮运航道,海上航行约50公里,在今天(9日)凌晨2点30分抵达浮运安装的目的地,一体船携带沉管及最终接头停泊在龙口区上方,深...

    时间:06-09
  • 时政微解读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荒漠化防治?

      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荒漠化防治?其背后,是我国依然十分严峻的防治形势,是一以贯之的新发展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和负责任大国的使命...

    时间:06-09
  • 40名来自玉树的孩子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节日 高原孩子的梦想旅程

      来北京之前,14岁“玉树C罗”——藏族男孩阿斌和伙伴们知道自己的行程中有一项是在专业的足球场上踢球,他们就问老师:“C罗踢球的那种球场在哪?”“工体里面的草都是真草吗?”  在孩子们心中,能在“真正”的球场看上一场比赛就已经梦想成真了。他们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踏上专业的足球场,和身为职业运...

    时间:06-09
  • 马英九邀陆生访问受阻 网友批台当局“就是不敢也不愿交流”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邢利宇 朱贺 陈建新)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继率台湾学生参访大陆之后,目前拟邀请大陆五所大学50名学生7月中旬访台。8日,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对此邀请台陆委会似有“保留之意”,私下甚至建议基金会不要送件,说“不会过”。  “邀陆生访台,陆委会怕什么”,台湾政...

    时间:06-09
  • 纪念华岗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在山东大学举行

      中新网济南6月9日电 (记者 赵晓)纪念华岗诞辰120周年专题展开幕式、纪念华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华岗学术思想研讨会6月9日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系列活动旨在缅怀华岗为党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山东大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号召学校师生传承与弘扬华岗精神。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永兵在...

    时间:06-09
  • 东西问丨许燎源:大运会火炬何以跨国界产生情感共鸣?

      中新社成都6月9日电 题:大运会火炬何以跨国界产生情感共鸣?  ——专访第31届世界大运会火炬设计者许燎源  作者 岳依桐 单鹏  “通过体育艺术开展交流,哪怕是小小的火炬,全世界的观众也能感受到艺术家倾注其中的情感、赋予其上...

    时间:06-09
  • 河南首家省级能源化学地质产业工匠学院落户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6月6日,河南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工匠学院揭牌暨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张工厂、吕献然等12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劳模工匠,被聘为河南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工匠学院首批特聘讲师。  仪式上,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副主席贾海涛,河南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谭斌凡共...

    时间:06-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