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科院和联合国机构发布遥感监测成果:九寨沟震后全域植被逐渐恢复

2023-06-09 11:55: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四川九寨沟2017年8月发生7.0级地震后的生态环境恢复情况如何?近6年来一直广受各界关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及依托该院建设运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6月9日发布九寨沟世界遗产地震后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成果显示,九寨沟区域内全域植被已逐渐修复,备受瞩目的火花海已恢复昔日美丽。

2017-2022年火花海遥感影像图。 中科院空天院 供图

  最新研究也表明,经过灾后的自然恢复并辅以人工治理修复,九寨沟遗产地内地质灾害风险大大降低。

  九寨沟7.0级地震导致遗产地内生态环境质量严重受损,27个遗产点中5处遗产点视觉景观美观度发生改变。为促进九寨沟的恢复和发展,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中科院空天院和HIST研究员付碧宏率团队对九寨沟自然景观、水体环境、植被覆盖度、次生地质灾害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等持续开展遥感监测并发布相关监测评估成果。

九寨沟震后滑坡灾害易发性变化图。 中科院空天院 供图

  本次发布的九寨沟震后遥感监测分析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生态环境:全域植被逐渐恢复,植被覆盖度接近震前水平。遥感影像分析显示,九寨沟2017年(震前)植被覆盖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2.11%。2017年8月地震发生后,植被覆盖区占比降为79.91%。随着震后恢复重建的开展,2020年和2022年植被覆盖区占比分别升至81.07%和80.91%,反映植被逐渐恢复,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植被覆盖度接近震前水平,反映全域整体已经逐渐进入植被恢复期。其中,植被恢复集中于九寨沟自然遗产地的日则沟和则查洼沟,以熊猫海-五花海一线西南缘的植被恢复态势最佳。

  ——水体环境:火花海经过灾后恢复重建,水体和周边生态环境逐渐恢复。作为九寨沟遗产地的重要遗产点,火花海是监测重点。基于遥感影像显示,经过灾后恢复重建,火花海溃决区钙化坝已完成修复,其水体也基本恢复,已于2020年10月重新对外开放。从2022年7月无人机获取的影像可见,修复后的火花海坝体稳定,上游来水充足,水体清澈,周边植被基本恢复,火花海已经逐渐恢复昔日美丽。

  ——滑坡空间分布及变化:震后滑坡易发性区域面积逐渐减小,地质灾害高、极高易发性区域面积大大降低。整体上震后滑坡易发性逐年降低,进入震后长期稳步恢复过渡期。震后早期滑坡易发性主要受发震断层和地震烈度等因素控制,整体形态表现为北西走向椭圆状,面积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震后滑坡易发性的控制因素转变为坡积物、降雨以及地形等,其高易发性区域整体呈北西走向的窄条带状分布,面积明显减少。

九寨沟震后滑坡易发性分级面积百分比。 中科院空天院 供图

  付碧宏研究员表示,这些成果基于研究团队牵头的九寨沟“天-空-地”监测项目开展,该项目为期3年,主要对九寨沟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立体协同的多平台多传感器高精度遥感监测和示范研究,建设九寨沟保护与恢复空间信息监测系统,构建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国际科技咨询和培训平台,为九寨沟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

  九寨沟世界遗产地管理局副局长杜杰指出,近年来积极开展九寨沟震后生态恢复治理,目前已见显著成效。不过,遗产地内植被生态的稳定性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管理。九寨沟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空天院及HIST研究团队的合作,继续开展植被和水体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的综合监测与评估,让科技支撑为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发挥更大作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麦收季遇到连续阴雨天 河南新乡采取互助形式保障小麦晾晒

      央视网消息:眼下,各小麦产区陆续进入收获期。河南新乡今年种植小麦面积621.77万亩,其中,种子田100万亩。当地主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抢收晾晒。  这两天,在河南新乡延津县石婆固镇里士村的小麦种子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开足马力作业。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建明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崔建明:我们村是67...

    时间:06-09
  • 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港澳台专线】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9日电 题:新台两地自媒体人:用镜头架起两岸交流“心桥”  作者 潘琦  “生在台北,长在上海,热爱美食,我想用美食搭起两岸交流的桥梁”。8日下午,来自宝岛台湾的自媒体人与新疆自媒体人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自媒体的...

    时间:06-09
  • 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题:中洪建交不到3月实现“开门红”  洪都拉斯总统历史性来访有何看点?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  近悦远来,中国外交再添新笔。6月9日上午,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抵达上海,开启其任内首次访华之旅。接受中新社采访的拉美问题专家指出,建交不到3个月,中洪两国元首即将举行历...

    时间:06-09
  • 8万吨的钢铁巨无霸如何在海底“安家” 他们出招了→

      深中通道最后一节沉管及最终接头浮运到位,计划今天下午开始沉放对接作业。  昨天(6月8日)下午1点,沉管浮运安装船队正式出发。经过预制场专用航道、榕树头航道、伶仃航道、新建浮运航道,海上航行约50公里,在今天(9日)凌晨2点30分抵达浮运安装的目的地,一体船携带沉管及最终接头停泊在龙口区上方,深...

    时间:06-09
  • 时政微解读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荒漠化防治?

      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荒漠化防治?其背后,是我国依然十分严峻的防治形势,是一以贯之的新发展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和负责任大国的使命...

    时间:06-09
  • 40名来自玉树的孩子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节日 高原孩子的梦想旅程

      来北京之前,14岁“玉树C罗”——藏族男孩阿斌和伙伴们知道自己的行程中有一项是在专业的足球场上踢球,他们就问老师:“C罗踢球的那种球场在哪?”“工体里面的草都是真草吗?”  在孩子们心中,能在“真正”的球场看上一场比赛就已经梦想成真了。他们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踏上专业的足球场,和身为职业运...

    时间:06-09
  • 马英九邀陆生访问受阻 网友批台当局“就是不敢也不愿交流”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邢利宇 朱贺 陈建新)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继率台湾学生参访大陆之后,目前拟邀请大陆五所大学50名学生7月中旬访台。8日,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对此邀请台陆委会似有“保留之意”,私下甚至建议基金会不要送件,说“不会过”。  “邀陆生访台,陆委会怕什么”,台湾政...

    时间:06-09
  • 纪念华岗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在山东大学举行

      中新网济南6月9日电 (记者 赵晓)纪念华岗诞辰120周年专题展开幕式、纪念华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华岗学术思想研讨会6月9日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系列活动旨在缅怀华岗为党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山东大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号召学校师生传承与弘扬华岗精神。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永兵在...

    时间:06-09
  • 东西问丨许燎源:大运会火炬何以跨国界产生情感共鸣?

      中新社成都6月9日电 题:大运会火炬何以跨国界产生情感共鸣?  ——专访第31届世界大运会火炬设计者许燎源  作者 岳依桐 单鹏  “通过体育艺术开展交流,哪怕是小小的火炬,全世界的观众也能感受到艺术家倾注其中的情感、赋予其上...

    时间:06-09
  • 河南首家省级能源化学地质产业工匠学院落户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6月6日,河南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工匠学院揭牌暨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张工厂、吕献然等12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劳模工匠,被聘为河南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工匠学院首批特聘讲师。  仪式上,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副主席贾海涛,河南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谭斌凡共...

    时间:06-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