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习近平总书记的2022·年度瞬间”之十:团结共生才是正确选择

2023-01-08 23:47:43

来源:新华网

  【学习进行时】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怀人民、夙夜在公,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2,已经画上圆满句号。

  2023,新的一年正在徐徐展开。

  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年终系列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的2022·年度瞬间”。

  今天播发系列之十:团结共生才是正确选择。

  “分裂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团结共生才是正确选择。”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时,坚定阐述了中方主张。

  这一瞬间,吸引全球目光。

  舆论普遍认为,在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多边峰会力倡团结共生,非常鼓舞人心。

  当前,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面对挑战,世界何去何从?

  习近平总书记直言——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冷战思维早已过时。他强调,我们应该携手努力,开辟合作共赢的新境界。

  电话外交、视频会议、密集会晤,中亚之旅、东南亚之行、中东之行……从仲秋到岁尾,习近平主席4个月内3次出访,走过5个国家,高频率开展一系列双多边活动,倡导共商合作、共谋发展,进一步凸显了面对全球挑战时团结协作的中国抉择。

  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不断阐述中方主张:

  “国际社会应当‘更团结’。各国唯有团结合作,一起向未来,才能有效加以应对。”

  “坚持互利合作。照顾彼此利益诉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强化发展战略对接,始终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之路。”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唯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克时艰,破解安全治理难题。”

  “我们要共同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合作才能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

  ……

  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国始终代表着稳定性和正能量,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着眼全球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需要,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进步。从进博会、消博会,到服贸会、广交会等经贸盛会;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到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再到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始终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持续呼吁团结合作,不断打开“共享未来”的机遇之门。

  在这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印尼谚语“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阐明团结的重要意义。他呼吁,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新辉煌”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应妮)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7日开幕,本届新年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新辉煌”核心主旨。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庆伟表示,以中国式现代化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于每一位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更在于每一位文化从业者的行动与担当。中国文化...

    时间:01-09
  • 春山可望

    2023年1月8日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中国战“疫”进入新阶段三年时间里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从“防感染”到“保健康、防重症”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牢牢掌握抗疫的战略主动权难忘的日日夜夜难考的试卷考题难闯的重大关头...

    时间:01-09
  • 文昌发射场通信系统全时畅通 年度任务首战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3年1月9日06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任务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年度任务首战,通信系统作为发射场“五大系统”之一,严密组织通信线路测试和线路巡护,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

    时间:01-09
  • 稳岗留工,留人更要留心

      稳岗留工,留人更要留心(人民论坛)  在重庆做外卖骑手多年的孙冰涛,今年选择留岗过年。问及留下来的原因,除了在春节期间可以获得更高收入,还因为相关保障让他安心。作为重点保供企业的外卖平台,为鼓励更多骑手春节留岗,不仅将增加补贴和奖励,还在口罩、抗原试剂等防疫物资上给予充分保障,让留下来的外...

    时间:01-09
  • 文昌航天发射场具备全年常态化发射能力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黄国畅 胡煦劼)1月9日清晨,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场所在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现中国航天2023年“开门红”,为全年航天发射任务开了个好头。  “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也展现出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经具备全年常态化发射能力。...

    时间:01-09
  • 焦点访谈|春运迎“大考”

      “今年春节回家吗?”这几天,很多人都是在用这句打招呼。从1月7日开始,春运拉开大幕,到2月15日结束,共40天。今年的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随着“乙类乙管”措施加快落地,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春运客流将从长期低位运行到快速迅速攀升。初步分析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

    时间:01-09
  • “乙类乙管”首日,生活就医有序

      记者实地探访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    “乙类乙管”首日,生活就医有序  1月8日清晨,沐着清冽的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南岸的高碑店村醒了……  执行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的第一天,以前设在路口的疫情防控卡口,不见踪影。  “进门不用扫码,方便了很多。”高碑店华联生活超市内...

    时间:01-09
  • 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牢牢掌握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三年战“疫”,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从“防感染”到“保健康、防重症”,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牢牢掌握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8日零时,搭载着香港出境...

    时间:01-09
  • 检察机关去年受理监委移送职务犯罪1.8万人

      加强监检协作配合提高办案质效 检察机关去年受理监委移送职务犯罪1.8万人  本报讯(记者 段相宇)记者从1月8日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获悉,检察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履职尽责,协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2022年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1.8万人,已起诉1.6万人。  据介绍,去年,最高检协同国...

    时间:01-09
  • 守在远方,感悟寒冬的暖

      观察视角 雷达兵的守望    守在远方,感悟寒冬的暖  海拔4500多米沱沱河畔,冬至这天的雪还没下透。驻守长江源头的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初升的阳光缓缓跃出山脊,给营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染上一层耀眼的光晕。  分配到这个高原雷达站一年多了,冬至这天清晨,少尉排长刘涛结束了他的首次“单放...

    时间:0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