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乙类乙管”首日,生活就医有序

2023-01-09 09:45:48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实地探访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  

  “乙类乙管”首日,生活就医有序

  1月8日清晨,沐着清冽的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南岸的高碑店村醒了……

  执行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的第一天,以前设在路口的疫情防控卡口,不见踪影。

  “进门不用扫码,方便了很多。”高碑店华联生活超市内,一些村民正在置办年货,大门口的玻璃门上已经看不到北京健康宝二维码图片。超市负责人张运杰说,超市每天做好两次消毒。防疫政策优化后,营业额明显上升。

  离超市不远,是紫晶百姓大药房。药架上摆满抗感消炎、清热解毒等药物。前一段紧俏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架上也有不少。

  “药房库存充裕,进货渠道顺畅,特别是退烧镇痛类药物供应充足。”药房负责人武可然说。

  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张申说,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后,村委会加大了对个人防疫、感染后居家治疗等科普宣传。“同时,我们注意督促辖区内的药店,备足相关药物,防止哄抬药价。”

  上午9点多,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接待前来就诊的村民。

  “医生您好!我浑身酸痛、乏力。”村民老周走进院子一角的发热诊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刘玉江详细询问了症状,开了些药,叮嘱说,这几天要清淡饮食,多喝水,注意多休息。

  走进卫生服务中心的药房,药架上摆满各类药物,新冠病毒感染的对症治疗药物储备了不少,药师正在给患者拿止咳类药物。中药房内,止咳化痰类中草药,如甘草、半夏等也都比较充足。

  实施“乙类乙管”后,重点是保健康、防重症。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的是有准备之仗。

  “现在,发热诊室门诊量比之前下降了许多。除了日常的门诊服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和重症患者的上转、下接工作。”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辉说,经过前期的摸底评估,辖区内共有老人、孕妇、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2.8万人,其中80岁以上、没有接种疫苗的老人等重症高风险人群3100多人。中心依托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个家庭医生团队,做好这类人群的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如果患者出现重症,情况紧急,中心会及时汇报到区里的重症转运专班,尽快安排转运到三级医院救治。此外,中心还抓紧时间改造了一批病房,承接通过三级医院救治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护理康复的患者。

  有序有备的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背后是朝阳区不断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朝阳区卫健委主任张瑞介绍,为了打好主动仗,朝阳区将全区划分为4个网格,成立了北部、中北、中南、南部4个医联体,分别以中日友好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垂杨柳医院为中心,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各医联体内,建立了重点专科对口扶持、远程会诊、指导培训等工作机制,以有效提升基层救治能力。(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申少铁 王昊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黄茅海跨海通道首个主塔封顶

    1月9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节塔柱的混凝土浇筑完成,黄茅海跨海通道关键工程高栏港大桥东塔顺利封顶,这也是这个工程5座主塔中首个封顶的主塔。高栏港大桥为主跨700米的双塔钢箱梁斜拉桥,塔高254.7米。桥塔采用中间细两端粗的异行结构,主塔每一节段的造型不断变化,塑形难度大、施工工艺繁杂。黄茅海跨海通道路线全长约31千...

    时间:01-09
  • 陈通当选上海海外联谊会会长

      中新网上海1月9日电(记者 范宇斌)8日,上海海外联谊会(以下简称“上海海联会”)召开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记者获悉,此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为上海海联会新任会长。  会议指出,上海具有港澳台海外统战和侨务工作优良传统和资源禀赋,是中国对外沟通交往的桥头堡,与港澳...

    时间:01-09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浙江打造民生议事堂听民声聚共识

      中新网杭州1月9日电(张煜欢)推动市县政协搭建“请你来协商”平台,实现市县全覆盖、工作常态化,累计提出意见建议5.8万多条;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协商驿站……在浙江,在协商平台矩阵的建设之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正成为百姓生活的新常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时间:01-09
  • 河南已渡过疫情高峰!今天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1月9日上午10时,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我省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实施办法的具体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河南已渡过疫情高峰流行毒株以BA.5.2变异株为主发布会上,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时间:01-09
  • 2022年中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 为历史最多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9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22年,中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多。  当天,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22年中国天气气候进行盘点。据统计,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10.5℃,较常年偏高约0.6℃,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2021年的历史次高,甘肃、湖北、...

    时间:01-09
  • 11部门发文 事关农房质量安全提升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等11部门印发《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专项推进方案》。  方案明确,到2025年,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存量农房安全隐患基本消除,农房建设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农房建设技术...

    时间:01-09
  • 多省份公布“乙类乙管”后新冠治疗费用医保政策

      从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  近日,多个省份相继公布了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的相关政策。  例如,1月8日,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黑龙江省财...

    时间:01-09
  • 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发布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溯)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1月新闻发布会,公布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2022年我国天气形势复杂,气候异常显著,极端事件频发。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气候中心承办,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

    时间:01-09
  • 文昌航天发射场2023年任务“开门红”背后的“守护者”

      中新网海南文昌1月9日电 题:文昌航天发射场2023年任务“开门红”背后的“守护者”  作者 刘琨 鲁浩 欧阳留栋  北京时间2023年1月9日06时0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年伊始,文昌航天发射场喜...

    时间:01-09
  • 中国国家霹雳舞队,正式组成!

    目标直通巴黎!首支霹雳舞中国国家队名单出炉中国国家霹雳舞队选拔赛8日在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结束,8名选手(4男4女)从比赛中脱颖而出,组成首支正式的霹雳舞中国国家队。刘清漪在比赛中此次选拔赛共两场,首场已于2022年12月下旬在上海举行。根据赛制,上一场比赛中的男、女组前八名将参加第二场选拔赛,通过组内大循环...

    时间:0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