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焦点访谈|春运迎“大考”

2023-01-09 09:53:0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春节回家吗?”这几天,很多人都是在用这句打招呼。从1月7日开始,春运拉开大幕,到2月15日结束,共40天。今年的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随着“乙类乙管”措施加快落地,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春运客流将从长期低位运行到快速迅速攀升。初步分析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今年的春运与往年有何不同,怎么才能让大家安全返乡,踏踏实实过个安心年呢?

  随着春节的临近和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这几天,全国各地的返乡客流明显增大,机场、车站也明显比平日更繁忙。1月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分析,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呈现客流大幅增长,货物需求大幅增加,一线人员感染风险较大,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增多的特点。

  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徐成光: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

  当前的疫情发展迅速,春运期间客流又大,除了客流组织引导、防疫宣传等一些出行服务,如何保障旅客健康平安出行是重中之重。

  前不久,郑州局郑州客运段G370次列车上发生一起紧急救治事件。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确保第一时间让旅客得到相应的救助和治疗,各地也做足了准备工作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客运段北京一队党总支书记 雷俭华:面对当前疫情,在大基数、大客流的情况下,春运旅客出行,在途中出现身体状况异常的概率会比平时要高一些。为保障春运期间旅客平安出行,我们专门制定了培训计划和应急方案,以此来提高乘务人员在值乘时面对旅客的突发情况进行紧急救治,同时也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救技能。

  郑州客运段组织专业讲师,分批次对全段600余名红十字救护员开展再培训,模拟讲授“常见急症”的救护技能和救护方法,并且专门增加了“旅客发热”相关救治内容的培训,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并且针对各种突发情况,组织了多次现场模拟和应急演练,为旅客的出行安全再加一道健康保障

  春运期间,列车红十字救护员们除了要懂得基本的急救知识,上岗前还要准备好红十字药箱和应急备品,供旅客不时之需。

  为了应对春运途中旅客突发疾病的情况,很多客运场站都设置了医疗服务点,配备发热药品等必要防疫物品,为具有发热等症状的群众提供专门座位和场地,能够对发热旅客进行及时救治。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客运段高铁二队党总支书记 邓艳:我们和沿途各个重点车站通过大数据建立了应急联系机制,如果旅客在列车上突发疾病,需要临时下车治疗,由车长通过客调联系120急救中心,120派车提前到车站等待,确保下车旅客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紧急治疗。

  按照部署,今年春运,各地不仅要在落实出行政策、加强运力调度等环节做好保障,也要在客运服务上做好优化方案,以提升春运服务品质为导向,努力改善人民群众出行体验。

  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徐成光: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信息共享和运力对接,不断提升旅客换乘效率。完善客运售票服务,多渠道及时发布客运服务信息,特别是延长客票预售期,方便乘客错峰出行。动态研判客流情况,及时增开售票窗口、自助终端和安检通道。

  1月5日,在广州南站的老人优享候车区内,一位老人神色焦急地去找工作人员进行问询。这位62岁的老人叫谢理德。早上,他和爱人一起从深圳北站上车,到广州南站中转要回四川德阳老家。老人家因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火车票是侄子在网上帮他买的,为了方便乘车,他把车次信息写在了一张小小的烟盒纸上,但是没想到因为换乘时间太短,没赶上回德阳的动车。

  了解情况之后,客运一车间副主任李娅一边安抚老人,一边立即在手机上查看当天是否还有前往德阳的动车。李娅查询到第二天才有开往成都方向的列车,考虑到谢理德老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买票,李娅又带着他从3楼的候车室去1楼的售票处买了第二天中午12点的车票。

  第二天,李娅心里始终挂念着谢理德两口子。李娅怕他们对车站不熟悉,再次错过回家的列车,早早便打电话提醒老人早点来车站。当在候车室见到了他们后,李娅这才放心了。

  春运期间,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为了保障乘客春运期间顺利出行,今年春运,很多客运场站都推出了新措施,比如优化旅客安检排队流线,增加安检通道及出站闸机通道,在各实名制验证区域、安检区域设置“急客”通道,为晚到旅客提供优先快速进站服务。

  春运途中,人员流动密集和疫情高峰交织叠加,对于坚守在一线的从业人员来说,自身感染的风险也随之激增。国铁南宁局的部分工作人员相继感染,为了保证火车司机、列车长、列车员等关键岗位有充足的人员能够上岗,广西铁路部门从设施设备维修等单位抽调近1000人进行列车乘务工作培训,保证春运列车的安全开行。

  29岁的黄鑫原来是一名车辆电工,日常负责车辆检修,这次他被抽调,担当南宁到北京的乘务工作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客运段乘务员 黄鑫:第一趟我比较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有过第一趟的经历之后,慢慢就熟悉一些,对于开门、对旅客的服务都更熟悉,服务得也更好一些。

  当天,黄鑫提前1个小时就来到整装待发的列车上,和师傅对车厢座椅等服务设施及卫生间环境进行查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保障春运有序进行,交通运输部在1月6日的发布会上也要求,要做足应对可能出现的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的准备,确保人员接替有序,服务不断不乱。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已经过了感染高峰的地方,相关人员已经相继返岗。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机场,直面旅客的窗口和服务部门,绝大多数员工现在已经投入到了春运服务中。

  尽管国家对新冠病毒采取“乙类乙管”措施,但春运途中的防疫消杀举措并没有松懈。在上海、北京等地机场,出港值机、行李托运、安检、登机等环节,都扩大了无纸化、无接触的服务,让旅客出行更安心。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管理部服务管理业务经理 王艳惠:虽然政策有所调整,但是我们疫情防控的消杀政策标准仍然没有降低,我们对旅客主要的服务设施和途经区域引入了消毒机器人和电动式喷雾机,同时航站楼内还设置了300多处感应式免洗手手消液,方便旅客就近使用。

  安全风险和疫情衍生风险相互交织叠加,加上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事故高发期,春运期间低温、寒潮、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易发多发,这些都给春运期间的安全生产带来较大挑战。

  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徐成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今年春运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很难依靠往年经验和根据春运运行规律进行分析研判。目前作出的客流总量、构成和流向等方面的预测,是基于当前形势和情况作出的,目的是按照底线思维和极限场景,把困难想得更足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实一些。我们将会根据疫情发展和天气变化等因素,加强动态研判,及时优化调整各项春运准备工作

  每年春运对交通运输部门来讲都是一场“大考”,今年的“考题”可能更难。正如有关部门负责人所说,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面对挑战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满足群众出行需求、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提供安全便捷服务”三大要求。只有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得更到位、把各种情况考虑准备得更充分,把各项工作做得更细致,才能保障大家健康、平安出行。

  制片人丨刘雪松 李作诗

  编辑丨皮望星 陈丽 魏然 张卉

  摄像丨王守城 陈杰雄 罗安敏 尹智磊 黄海峻

  策划丨余仁山

  责编丨刘小萍 马汝涛

  剪辑丨佟永杰 郑昱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黄茅海跨海通道首个主塔封顶

    1月9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节塔柱的混凝土浇筑完成,黄茅海跨海通道关键工程高栏港大桥东塔顺利封顶,这也是这个工程5座主塔中首个封顶的主塔。高栏港大桥为主跨700米的双塔钢箱梁斜拉桥,塔高254.7米。桥塔采用中间细两端粗的异行结构,主塔每一节段的造型不断变化,塑形难度大、施工工艺繁杂。黄茅海跨海通道路线全长约31千...

    时间:01-09
  • 陈通当选上海海外联谊会会长

      中新网上海1月9日电(记者 范宇斌)8日,上海海外联谊会(以下简称“上海海联会”)召开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记者获悉,此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为上海海联会新任会长。  会议指出,上海具有港澳台海外统战和侨务工作优良传统和资源禀赋,是中国对外沟通交往的桥头堡,与港澳...

    时间:01-09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浙江打造民生议事堂听民声聚共识

      中新网杭州1月9日电(张煜欢)推动市县政协搭建“请你来协商”平台,实现市县全覆盖、工作常态化,累计提出意见建议5.8万多条;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协商驿站……在浙江,在协商平台矩阵的建设之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正成为百姓生活的新常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时间:01-09
  • 河南已渡过疫情高峰!今天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1月9日上午10时,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我省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实施办法的具体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河南已渡过疫情高峰流行毒株以BA.5.2变异株为主发布会上,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时间:01-09
  • 2022年中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 为历史最多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9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22年,中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多。  当天,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22年中国天气气候进行盘点。据统计,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10.5℃,较常年偏高约0.6℃,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2021年的历史次高,甘肃、湖北、...

    时间:01-09
  • 11部门发文 事关农房质量安全提升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等11部门印发《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专项推进方案》。  方案明确,到2025年,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存量农房安全隐患基本消除,农房建设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农房建设技术...

    时间:01-09
  • 多省份公布“乙类乙管”后新冠治疗费用医保政策

      从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  近日,多个省份相继公布了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的相关政策。  例如,1月8日,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黑龙江省财...

    时间:01-09
  • 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发布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溯)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1月新闻发布会,公布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2022年我国天气形势复杂,气候异常显著,极端事件频发。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气候中心承办,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

    时间:01-09
  • 文昌航天发射场2023年任务“开门红”背后的“守护者”

      中新网海南文昌1月9日电 题:文昌航天发射场2023年任务“开门红”背后的“守护者”  作者 刘琨 鲁浩 欧阳留栋  北京时间2023年1月9日06时0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年伊始,文昌航天发射场喜...

    时间:01-09
  • 中国国家霹雳舞队,正式组成!

    目标直通巴黎!首支霹雳舞中国国家队名单出炉中国国家霹雳舞队选拔赛8日在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结束,8名选手(4男4女)从比赛中脱颖而出,组成首支正式的霹雳舞中国国家队。刘清漪在比赛中此次选拔赛共两场,首场已于2022年12月下旬在上海举行。根据赛制,上一场比赛中的男、女组前八名将参加第二场选拔赛,通过组内大循环...

    时间:0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