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3年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新辉煌”

2023-01-09 10:18: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应妮)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7日开幕,本届新年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新辉煌”核心主旨。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庆伟表示,以中国式现代化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于每一位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更在于每一位文化从业者的行动与担当。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已经走过20年历程,孙庆伟对论坛寄予了殷切期望,祝愿论坛能够继续当好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追踪者和预判者,持续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声音、新经验和新思维。

  来自文化产业领域的嘉宾,在“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新辉煌”的议题背景下发表主题演讲,围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发展格局、城市建设、新兴业态、文化自信、创意IP打造、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以《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的思考》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当今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强大需求,另一方面是党和政府的支持推动,这两点是当前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他强调,党中央对繁荣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方向、方针、目标和任务越来越明确,贯彻落实的任务也越来越坚定,这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管部门科学精准施政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把方向变为政策,口号化为行动,为此他重点谈到五个方面的体会和思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明晰文化产业政策导向;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积极拥抱文化产业发展潮流;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最后他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除了满足内需,更要立足全球市场,研究国际市场表达方式和消费习惯,制定国际化引导政策,大胆放宽创造空间,激发市场自主活力。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文化产业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作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力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积极扩大文化和旅游领域有效投资,在打造数字应用新场景,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城市更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发挥新的更大作用。要加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夯实人才基础,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要做好四个服务,服务市场、服务企业家、服务创业者、服务消费者,以高效能服务助力疫后文化和旅游市场复苏,奋力开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峰以《人文沉浸式与技术沉浸式融合发展》为题进行主题演讲,梳理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从传媒型文化产业、互联网型文化产业到当下的“元宇宙”型文化产业。他指出,元宇宙文化产业的特征不仅是人文沉浸式和技术沉浸式的融合,也是线上线下的融合。

  在主论坛总结环节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不断增进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个重要论述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吹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新号角。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不仅需要推进文化自强自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还需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23年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承办,为期两天,包括主论坛、主题论坛、创意管理峰会、智库对话、青年学者研讨会等六大类十场主题活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黄茅海跨海通道首个主塔封顶

    1月9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节塔柱的混凝土浇筑完成,黄茅海跨海通道关键工程高栏港大桥东塔顺利封顶,这也是这个工程5座主塔中首个封顶的主塔。高栏港大桥为主跨700米的双塔钢箱梁斜拉桥,塔高254.7米。桥塔采用中间细两端粗的异行结构,主塔每一节段的造型不断变化,塑形难度大、施工工艺繁杂。黄茅海跨海通道路线全长约31千...

    时间:01-09
  • 陈通当选上海海外联谊会会长

      中新网上海1月9日电(记者 范宇斌)8日,上海海外联谊会(以下简称“上海海联会”)召开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记者获悉,此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为上海海联会新任会长。  会议指出,上海具有港澳台海外统战和侨务工作优良传统和资源禀赋,是中国对外沟通交往的桥头堡,与港澳...

    时间:01-09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浙江打造民生议事堂听民声聚共识

      中新网杭州1月9日电(张煜欢)推动市县政协搭建“请你来协商”平台,实现市县全覆盖、工作常态化,累计提出意见建议5.8万多条;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协商驿站……在浙江,在协商平台矩阵的建设之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正成为百姓生活的新常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时间:01-09
  • 河南已渡过疫情高峰!今天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1月9日上午10时,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我省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实施办法的具体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河南已渡过疫情高峰流行毒株以BA.5.2变异株为主发布会上,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时间:01-09
  • 2022年中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 为历史最多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9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22年,中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多。  当天,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22年中国天气气候进行盘点。据统计,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10.5℃,较常年偏高约0.6℃,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2021年的历史次高,甘肃、湖北、...

    时间:01-09
  • 11部门发文 事关农房质量安全提升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等11部门印发《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专项推进方案》。  方案明确,到2025年,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存量农房安全隐患基本消除,农房建设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农房建设技术...

    时间:01-09
  • 多省份公布“乙类乙管”后新冠治疗费用医保政策

      从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  近日,多个省份相继公布了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的相关政策。  例如,1月8日,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黑龙江省财...

    时间:01-09
  • 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发布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溯)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1月新闻发布会,公布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2022年我国天气形势复杂,气候异常显著,极端事件频发。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气候中心承办,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

    时间:01-09
  • 文昌航天发射场2023年任务“开门红”背后的“守护者”

      中新网海南文昌1月9日电 题:文昌航天发射场2023年任务“开门红”背后的“守护者”  作者 刘琨 鲁浩 欧阳留栋  北京时间2023年1月9日06时0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年伊始,文昌航天发射场喜...

    时间:01-09
  • 中国国家霹雳舞队,正式组成!

    目标直通巴黎!首支霹雳舞中国国家队名单出炉中国国家霹雳舞队选拔赛8日在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结束,8名选手(4男4女)从比赛中脱颖而出,组成首支正式的霹雳舞中国国家队。刘清漪在比赛中此次选拔赛共两场,首场已于2022年12月下旬在上海举行。根据赛制,上一场比赛中的男、女组前八名将参加第二场选拔赛,通过组内大循环...

    时间:0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