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牢牢掌握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2023-01-09 09:34:03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三年战“疫”,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从“防感染”到“保健康、防重症”,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牢牢掌握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8日零时,搭载着香港出境旅客的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驶离香港口岸,这是香港与内地通关的首阶段措施开始实施后,首批通过口岸进入内地的香港旅客。

  随着“乙类乙管”正式实施,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我国持续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这三年,我们与病毒的较量从未停止。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同心战“疫”,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2020年1月,在湖北武汉这座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生命至上,刻不容缓。党中央果断决策,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三年里,我国先后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大上海保卫战,经受住了全球五波疫情流行冲击,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34.7亿剂次,疫苗全程接种率超过90%。我国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的广泛流行。

  这三年,党中央因时因势、科学决策,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把抗疫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三年里,在同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的较量中,我国坚持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不断优化防控政策。先后印发十版防控方案和十版诊疗方案,相继出台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制定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方案,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同时,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医疗救治、病原检测、疫苗研发与接种等能力持续提升,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应对能力、救治能力显著增强,防疫屏障更加巩固,为动态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国将继续加强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和防控体系建设,把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关口前移,全链条、全要素、全力以赴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和农村地区防控。随着“乙类乙管”措施的实施,各地复工复产加快,复商复市回暖,广大人民群众信心满怀、团结奋斗、共克时艰,向着美好的未来奋进。(央视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黄茅海跨海通道首个主塔封顶

    1月9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节塔柱的混凝土浇筑完成,黄茅海跨海通道关键工程高栏港大桥东塔顺利封顶,这也是这个工程5座主塔中首个封顶的主塔。高栏港大桥为主跨700米的双塔钢箱梁斜拉桥,塔高254.7米。桥塔采用中间细两端粗的异行结构,主塔每一节段的造型不断变化,塑形难度大、施工工艺繁杂。黄茅海跨海通道路线全长约31千...

    时间:01-09
  • 陈通当选上海海外联谊会会长

      中新网上海1月9日电(记者 范宇斌)8日,上海海外联谊会(以下简称“上海海联会”)召开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记者获悉,此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为上海海联会新任会长。  会议指出,上海具有港澳台海外统战和侨务工作优良传统和资源禀赋,是中国对外沟通交往的桥头堡,与港澳...

    时间:01-09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浙江打造民生议事堂听民声聚共识

      中新网杭州1月9日电(张煜欢)推动市县政协搭建“请你来协商”平台,实现市县全覆盖、工作常态化,累计提出意见建议5.8万多条;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协商驿站……在浙江,在协商平台矩阵的建设之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正成为百姓生活的新常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时间:01-09
  • 河南已渡过疫情高峰!今天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1月9日上午10时,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我省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实施办法的具体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河南已渡过疫情高峰流行毒株以BA.5.2变异株为主发布会上,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时间:01-09
  • 2022年中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 为历史最多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9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22年,中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多。  当天,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22年中国天气气候进行盘点。据统计,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10.5℃,较常年偏高约0.6℃,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2021年的历史次高,甘肃、湖北、...

    时间:01-09
  • 11部门发文 事关农房质量安全提升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等11部门印发《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专项推进方案》。  方案明确,到2025年,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存量农房安全隐患基本消除,农房建设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农房建设技术...

    时间:01-09
  • 多省份公布“乙类乙管”后新冠治疗费用医保政策

      从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  近日,多个省份相继公布了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的相关政策。  例如,1月8日,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黑龙江省财...

    时间:01-09
  • 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发布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陈溯)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1月新闻发布会,公布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2022年我国天气形势复杂,气候异常显著,极端事件频发。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气候中心承办,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

    时间:01-09
  • 文昌航天发射场2023年任务“开门红”背后的“守护者”

      中新网海南文昌1月9日电 题:文昌航天发射场2023年任务“开门红”背后的“守护者”  作者 刘琨 鲁浩 欧阳留栋  北京时间2023年1月9日06时0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年伊始,文昌航天发射场喜...

    时间:01-09
  • 中国国家霹雳舞队,正式组成!

    目标直通巴黎!首支霹雳舞中国国家队名单出炉中国国家霹雳舞队选拔赛8日在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结束,8名选手(4男4女)从比赛中脱颖而出,组成首支正式的霹雳舞中国国家队。刘清漪在比赛中此次选拔赛共两场,首场已于2022年12月下旬在上海举行。根据赛制,上一场比赛中的男、女组前八名将参加第二场选拔赛,通过组内大循环...

    时间:0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