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浙江永康:“于光影中”看水资源赋能区域发展

2023-11-17 11:52: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金华11月17日电(董易鑫)站在浙江金华永康市的东溪旁向内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近百亩古樟树林错落有致,四周分布着秦汉军营、战壕、民国水木居等十多个场景,上空悬挂着多盏照明灯,剧组工作人员正有序忙碌,不时有周围村民前来帮忙。

位于永康市西溪镇的西溪影视基地一景。 胡肖飞 摄

  2014年7月,永康市西溪镇依托境内覆盖率约85%的古樟树林、百亩新梯田以及山坡、峡谷、溪流等丰富原生态资源,积极承接横店影视外溢资源,目前已建成以寺口村为中心、辐射10多个村庄的西溪影视基地,后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日前,古装动作电影《惊情奇案》便在西溪影视基地取景,拍摄时长近一周。

  “西溪影视基地总占地面积86平方千米,今年已有60多个剧组前来拍摄,最多时一年有上百个剧组来取景。”西溪影视基地协拍相关负责人卢佳颖说,西溪影视基地因水而兴,良好水生态孕育了原生态基地资源,影视拍摄的带动效应也让当地文旅产业兴起,实现山水融合共享共富生态。

  “一片樟树林”已造就“一方新产业”。西溪镇村民董贤昌主营副食,如今几乎“驻扎”在影视基地。“这里基本天天都有剧组来拍摄,生意很稳定。我们就住在这附近,靠着剧组做点小买卖,还能兼顾家里。”他说。

  副食摊位旁还有一家烧饼铺子。火炉旁,一对夫妇包馅、烤饼,穿着各色戏服的人捧着热乎乎的饼向拍摄现场走去,摊位前时不时还会排起长队。

  沿着拍摄基地的西溪向一旁走去,两岸绿意蔓延,精品乡村、特色小镇等景观节点也让沿线积累了一定的客流。

  “我们就在附近的厂子里上班,平常没活就和工友们来公园遛遛。这几年,这边的风景越来越好了,有时候晚上还能看到演员在那边演戏,我们就远远地看一眼。天气暖和时,也会沿着河边走走。”市民张霞说。

  数据显示,永康市西溪镇借助东溪生态改造提升,已累计吸引数百个剧组前来取景拍摄,开业至今平均每年拉动消费超1亿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周围村民年人均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影视产业帮助西溪打开了知名度,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来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周围民宿、周边游等配套产业设施建设,让‘流量’变‘留量’,给游客更好体验感的同时,带动周围更多村庄、村民参与相关产业,从而致富增收。”西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西溪水面上,光影下是一群以勤致富的忙碌身影。(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郑州特色商业街区留住城市美好记忆

      为城市增添烟火气,为消费增添新动力   郑州特色商业街区留住城市美好记忆  本报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王佳宁  阅读提示  围绕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郑州近年来持续推出一系列利好措施,让一批有品牌、有热度、有流量、有消费、有口碑的精品特色商业街区成为城市名片和促进消费的引爆点。...

    时间:11-17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仁乡贤心系桑梓 争当致富路上“领头雁”

      中新网江西崇仁11月17日电 题:江西崇仁乡贤心系桑梓 争当致富路上“领头雁”  作者 巫发阳 杨文辉 李敬  初冬时节,走进江西抚州市崇仁县礼陂镇晗口村脐橙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数万株脐橙果树整齐排列,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一颗颗果大形正、橙黄悦目的脐橙,种植户刘明孙与工人正有条不紊地摘果、...

    时间:11-17
  • 粤北丹霞山发现珍稀野生苏铁属植物

      中新网韶关11月17日电 (王坚 黄玮)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管委会17日通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廖文波教授、凡强副教授团队在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中,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仙湖苏铁的分布,这也是丹霞地貌首次发现野生的苏铁属植物。丹霞山野外分布的仙湖苏铁群落。凡强 供图  ...

    时间:11-17
  • 是学霸也是吃货!古巴小伙直言自己太爱中国

      中新网北京11月17日电(臧赫 常新宇 杨丽)去年12月,来自古巴的小伙任瑞拿到CSC奖学金来到中国,现在是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的一名留学生。很难想象一个刚来中国不到一年的外国小伙,是怎么把中文说得这么“溜”的。其实,他和中国的缘分在古巴就已经开始了。  从古巴到中国,跨越国界的友谊  “...

    时间:11-17
  • 多地求新求变让百姓“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烟火气”中为城市发展添活力

      央视网消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每个城市的菜市场都藏着当地百姓最朴实的生活,是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  随着文旅市场的进一步复苏,不少人在体验当地旅游景点的同时,更愿意去当地菜市场逛一逛,而这种接地气的方式也带来更加有趣的旅游体验。接下来我们就去几个菜市场逛一逛,首先去南京看...

    时间:11-17
  • 驻华外交官沉浸体验 发现“福建之美”

      中新社福州11月17日电 题:驻华外交官沉浸体验 发现“福建之美”  作者 叶秋云  11月16日晚,阿曼苏丹国驻华大使馆外交官纳赛尔·拉希德在福州体验点茶文化,轻轻用沾了茶的工具在茶汤表面写下“阿曼”二字,看着自己的“作品”笑容满面。11月16日晚,驻华外交官一行多人在福州体验点茶文化。 叶秋...

    时间:11-17
  • 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中新社天津11月17日电 题: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作者 王在御  “用中文写作会让我感到安心,因为那是家的感觉。”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说道。  11月16日下午,毕业于南开大学的曾晓文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艳兵、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郝岚做客天津内山书店,开...

    时间:11-17
  • “中国科技第一展”25载见证科技发展“脉动”

      中新社深圳11月17日电 题:“中国科技第一展”25载见证科技发展“脉动”  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正在深圳举行。25年来,一件件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首现,不仅见证一家家科创企业的成长,也反映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和高交会的蓬勃发展。  19...

    时间:11-17
  • 短视频中的老年人:数字时代“能力者”

      朱奶奶的一天,是从群发早安问候开始的。拍摄图片,添加文字,保存发送。这一系列的操作,显示出与科技的亲近,这样的技能在年轻人中司空见惯,但对于年过八旬的朱奶奶来说,却是她走向新世界的勇敢一步。  手机不仅是她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更是朱奶奶展现自己生活与生命态度的舞台。她发过监视器画面里的小猫...

    时间:1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