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这些网上流传的说法靠谱吗

2023-07-06 02:15:08

来源:科技日报

  “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非承重墙可随意拆改……

  这些网上流传的说法靠谱吗

  ◎本报记者 陈 曦

  最近,我国北方遭遇高温“炙烤”,多地气温超过40摄氏度,同时南方多地遭遇“桑拿天”。伴随滚滚热浪而来的,还有一些不实言论:“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地震来了要躲进“生命三角区”、非承重墙可随意拆改、奶茶一滴都不能沾……这些流言不眠不休地在网络上传播,混淆我们的视听。

  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对6月流言逐一进行盘点,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地震来了要躲进“生命三角区”?

  真相:应采取就近避震原则

  6月15日1时39分,上海市青浦区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地震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如何在地震中避险自救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当地震来临时,倒塌物与坚固大型物体周边会形成三角空间(“生命三角区”),躲在这个区域会有较大的生存概率,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对此,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地震科普专家沈小七表示,尽管观察震后废墟,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位置上确实存在类似的三角空间。但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建筑或物品倒塌的方向,也就很难得知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生命三角区”。

  “生命三角区”是由一名叫库普的美国救灾人员提出的,他认为钻桌子等传统自救方法已经不适合在现代楼宇中生活的人们,垮塌的楼层结构会压坏避难用的桌子或床,只有躲在三角区才能活命。

  虽然“生命三角区”自救法已流传了十几年。但美国红十字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紧急服务办公室和地震专家都曾发文指出“生命三角区”的不合理性。中国应急管理部也曾做过辟谣说明。

  “实际上,在发生地震之后,国际公认最可靠的自救方法是‘伏地、遮挡、手抓牢’。”沈小七解释道,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避险要点》,避震原则是:一旦发生地震,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采取就近避震原则。在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内,应就近躲避。在不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内,如能即刻跑出室外应及时逃往空旷地带,小心坠物。在室内要选取有利的避震空间,如室内结实、不宜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要趴下、蹲下或坐下,尽量使身体的重心降低,保护头部、颈、眼睛和口鼻等重要部位。

  “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

  真相:会延误抢救时机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最近,网络平台上经常出现民众对溺水者进行急救的视频。在这些视频中,溺水者被倒挂在救人者的后背上,救人者通过奔跑、抖动身体等方式,帮助溺水者控出被吸入体内的水。这种被称为“倒挂控水”的方法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对此,国家高级拓展培训师、中国探险协会探险领队李崇表示,“倒挂控水法”不可取。因为倒挂控出来的,是进入胃部和食道中的水,而对于溺水者来说,最致命的是吸入肺部的水。

  专家指出,如果肺里吸入了大量的水,留给肺泡进行氧气交换的空间就会缩小。时间久了,会导致人体血液中氧气不足,大脑受损,呼吸、心跳停止。“倒挂控水法”不仅无法排出肺内的水,还可能把胃里的食物弄进气管,进一步增加阻塞呼吸道的风险。

  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最佳时间为4分钟,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超过10分钟,即使病人被抢救过来,也可能出现脑死亡。“千万不要因使用错误的急救方式而错失急救黄金期。”李崇强调。

  李崇表示,要针对不同的溺水者,采取不同的急救方法。首先要迅速判断溺水者是否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如果溺水者有呼吸、心跳,那么在拨打120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同时,可以先清理溺水者口腔中的异物,令其保持侧卧姿势并做好保暖。如果溺水者已经没有呼吸、心跳,那么在清理完其口腔异物后,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非承重墙可随意拆改?

  真相:非承重墙也不能想拆就拆

  前不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某小区业主在装修过程中拆除承重墙,导致31层大楼的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住宅楼的墙体出现了裂缝,200多名业主被疏散、无家可归。很多人看到这一新闻后,认为房内的承重墙是不能拆的,但非承重墙则可以随便拆,不会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影响。

  对此,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主任工程师李进军表示,随意拆除非承重墙也是有安全隐患的,并不是想拆就可以拆。

  承重墙是指支撑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它被拆除后,其余建筑结构就要分担受力,产生安全隐患。而非承重墙是指不支撑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只起到将一个房间和另一个房间隔开的作用,在施工图上为中空墙。

  “对于正常房屋,从承重和抗震角度来说,绝大多数非承重墙是能被拆改的。不过,有的房屋,原本将屋内的部分墙体设计为非承重墙,但由于施工不当或者超载等原因,使得原本不应承重的非承重墙变成了承重墙,拆除这类墙体时要格外小心。”李进军提醒道。

  此外,若随意拆除非承重墙,还可能导致水、暖、电路等也要随之改动,所以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全面。想拆墙的话,一定要先找物业。物业公司保存有楼宇的建筑设计图纸,图纸上对于承重墙、非承重墙标注得十分清楚。

  根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中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的,或者擅自改变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墙上开门、窗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规划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处罚。

  奶茶一滴都不能沾?

  真相:偶尔少量饮用风险可控

  炎炎夏日,很多年轻人称要靠冰奶茶“续命”。不过,最近的一则消息则让人们不敢再买这一饮品。该文通过论证奶茶中反式脂肪酸“爆表”,直指奶茶严重损害年轻人的身体,要滴“茶”不沾。

  对此,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建议,人体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若低于1%,基本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危害。

  不光奶茶里有反式脂肪酸,部分氢化的植物油也可产生反式脂肪酸,如氢化油脂、人造黄油、起酥油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此外,某些天然食品也含有反式脂肪酸,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

  相关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过多时,会让对身体健康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多,使对身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进而增加罹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不过,说到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还是要看究竟吃了多少。”王浩表示,调查显示我国男性和女性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均为0.2%,像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为0.3%。也就是说,多数人日常反式脂肪的摄入量都不会超过建议标准,偶尔摄入少量奶茶,健康风险是可控的,不用太过担心。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关键是要控制量。”王浩表示,“奶茶虽然好喝,但要控制饮用频率和饮用量,不建议经常喝,但也不必谈‘奶茶’色变。”(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西岚县交通事故已致4人死亡

      中新网太原7月6日电(记者 范丽芳)记者从山西吕梁岚县新闻办获悉,2023年7月5日18时许,一辆公交车在国道209线岚县普明镇屯营村段发生单方交通事故。  该事故造成1人当场死亡,3人经抢救医治无效死亡,1人重伤(已完成手术,生命体征平稳),12人轻伤。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完)  翻译搜索复制...

    时间:07-06
  • 警方辟谣“房产中介因抢单被杀害” 造谣者已被行拘

      中新网7月6日电 针对网传“宁波一房产中介因抢单被杀害”,宁波市公安局在其微信公众号通报称,2023年6月30日晚,镇海区九龙湖镇发生一起饮酒后溺水事件,当事人马某某不幸溺亡。近日,一则“马某某被杀害”的不实信息在网络上传播,造成不良影响。接报后,公安机关立即受案调查。  现已查明:吴某(男,31岁),在...

    时间:07-06
  • 关注山西介休未成年人欺凌事件 官方集中回应关切

      中新网晋中7月6日电 (记者 陆祁国)针对互联网上热传的山西介休未成年人遭欺凌事件,7月6日,介休市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处置工作专班就网民关注的是否存在逼迫和解、为何半夜达成和解、肇事者家庭是否存在特殊背景等多个问题作出回应。  六年级学生遭欺凌  受害人李某某今年12周岁,系介休市某小学六...

    时间:07-06
  • 山西岚县一公交车发生交通事故 造成4死13伤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山西岚县县委政府新闻办公室微信公众号消息,2023年7月5日18时许,一辆公交车在国道209线岚县普明镇屯营村段发生单方交通事故。事故造成1人当场死亡,3人经抢救医治无效死亡,1人重伤(已完成手术,生命体征平稳),12人轻伤。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微信公众号截图...

    时间:07-06
  • 467名美国华裔青少年寻味亚运 “跨古今”感受中国魅力

    “小侨看绍兴”——2023“亲情中华网上夏令营”绍兴营 绍兴侨联 供图  中新网绍兴7月6日电(记者 项菁)了解亚运赛场、认识亚运吉祥物、手工绘制奖牌……7月6日,在美国长大的11岁王思涵在线开启了“亚运之旅”,这是她今年夏令营收获的“新惊喜”。  当日,由中国侨联主办,浙江省侨联、绍兴市侨联等承...

    时间:07-06
  • 探访老年医学科 患者:就医体验感好

      中新网海口7月6日电 题:探访老年医学科 患者:就医体验感好  作者 陈英清  “阿婆,如果一顿吃不了太多,我们就少吃多餐。”“最近恢复不错,继续加油。”“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有利于恢复。”这是记者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里听到的温馨对话,类似的对话在老年医学科中还有许多。  《...

    时间:07-06
  • 祁连山大草原进入最美季节 “生态体验”成旅游关键词

      中新网青海祁连7月6日电 (李隽)七月盛夏的祁连山脚下,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大草原进入最美季节。在一幅蓝天白云与雪山草原交相辉映的壮美风采中,祁连山腹地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迎来了众多省内外游客,户外露营、徒步比赛、旅游观光、沉浸式体验……在祁连山来一场“生态体验”成...

    时间:07-06
  • 援藏干部参与见证迪庆藏族自治州从落后贫穷走向开放富裕

      中新网迪庆7月6日电 题:援藏干部参与见证迪庆藏族自治州从落后贫穷走向开放富裕  记者 缪超  “1950年至1978年间,进入迪庆的‘扎根式’援藏干部先后经历了进军迪庆、解放迪庆、建设和发展迪庆几个历史阶段,他们是迪庆从落后贫穷走向开放富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与当地各民族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在...

    时间:07-06
  • 清华北大预约参观名额“秒没”,兜售“名校门票”的黄牛又露头

      7月8日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将恢复校园预约参观通道,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园。目前,两校可预约日期内的参观名额均已约满。记者调查发现,趁此机会,不少兜售“名校门票”的黄牛又露头,甚至还有不法分子打着“有偿入校”的旗号,诈骗钱财。  “大家排好队,不要堵住学生通道,从右侧闸机刷身份证入校,只要预约...

    时间:07-06
  • “1元”零食,孩子为何欲罢不能:社交教育,全靠零食?

      校门口、小区超市里,小包装的辣条、棒棒糖、薯片、小饮料等零食,家长们避之不及,孩子们却欲罢不能。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对学生“价格友好”的零食玩具,正成为许多孩子的“社交货币”,孩子们对“1元”产品热衷的背后,藏着他们难以满足的社交需求。  “1元”零食、玩具受欢迎  北京西城区一小学...

    时间:07-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