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关注山西介休未成年人欺凌事件 官方集中回应关切

2023-07-06 11:47: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晋中7月6日电 (记者 陆祁国)针对互联网上热传的山西介休未成年人遭欺凌事件,7月6日,介休市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处置工作专班就网民关注的是否存在逼迫和解、为何半夜达成和解、肇事者家庭是否存在特殊背景等多个问题作出回应。

  六年级学生遭欺凌

  受害人李某某今年12周岁,系介休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对其遭遇欺凌的事件经过,当地公安部门此前已作调查。

  6月17日,星期六。15时许,郎某1(男,12周岁)骑电动车带着原某某(男,11周岁),从介休市张兰镇仙台村到长泰园小区找郎某2(女,11周岁)。

  在长泰园小区附近,郎某1等3人遇到李某某,质问李某某是否骂过他们。随后,郎某1等3人将李某某带到长泰园小区公厕附近,对李某某进行殴打并逼其吃异物。

  其间,郎某2使用郎某1的手机进行摄像,并于当日17时许将视频私发给其同学。

  事发当天,郎某1等3人还将李某某骑的电动车外壳、仪表盘等处砸坏,拽断电线后离开。

  当日20时许,李某某推着被损坏的电动车回家后,其父发现异常。得知李某某遭遇欺凌后,6月18日,李某某父亲报警。介休市公安局张兰派出所同日对本事件进行立案处理。

  因6月19日至6月21日李某某每天上学,民警利用放学时间对其进行询问、调查。

  公安机关:不存在逼迫和解

  本案中,因当事人双方均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之规定,对郎某1、原某某、郎某2依法不予处罚,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

  6月21日,双方监护人第一次提出调解诉求。当日,经过近6个小时调解,未达成一致意见。6月23日,第二次调解未果。

  6月24日,李某某的监护人在其村委会主任的陪同下又一次到张兰派出所,要求对方赔偿5万元,但调解仍旧无果。

  6月30日晚,介休市公安局会同该市教育局、学校、镇政府、村委会等部门,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3名肇事者所属的2个家庭共同赔偿受害者家庭4.5万元。

  针对网民关注的“和解是否受到逼迫”这个问题,介休市公安局负责人介绍,由于该案涉及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在办案期间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教育局、学校、镇政府、村委会等部门参与调解。“本案对当事人询问、调解工作,均在法定监护人在场或参与下进行,并有录音录像资料佐证。”

  释疑“为何连夜调解”

  针对网民关注的“为何连夜调解”这个问题,介休市公安局负责人介绍,6月30日19时许,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再次组织调解。

  双方监护人先后到达派出所后,经过调解并当场电话征询李某某父亲的哥哥(高中学历)意见,得到其肯定答复后,于7月1日0时30分许,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确定赔偿金额为4.5万元。

  随后,郎某1等三人的监护人经过两个小时的资金筹措,7月1日2时许,双方正式签订调解协议书并当场履行了协议内容。

  对于网传的受害人父亲为文盲的情况,经核查,其文化程度为初中,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肇事者均为普通农民家庭孩子

  针对网民关注的受害人李某某家庭困难、当地开展了哪些帮扶这个问题,张兰镇镇长宋桂元介绍,李某某家庭确实困难。2017年1月起,镇村两级为李某某及其母亲、哥哥、弟弟落实了低保政策,4个人的保障金额合计每月2206.4元。

  2016年1月,李某某的母亲享受另外两项补贴:重残护理补贴每月105元,低保生活补贴每月80元。

  7月4日,张兰镇会同教育、民政、司法、妇联、残联等部门,对李某某家属进行了慰问,并给予慰问金。

  “网传3名肇事者的家庭有背景,请问属实吗?”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宋桂元回应:“3名肇事者所属的2个家庭都是普通农民家庭。郎某1和郎某2兄妹属于单亲家庭,父亲是货车司机;原某某的父母均在村务农。”

  心理疏导每日一次

  介休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6月30日17时许发现李某某遭遇欺凌的视频后,该局当即成立工作组,由李某某所在学校协助对事件进行核实。

  7月1日上午,李某某所在学校教导主任、原班主任到李某某家里进行看望。

  7月3日上午,李某某所在学校校长、政教主任兼现班主任、心理教师一行,前往医院对李某某再次看望并进行心理疏导。李某某表示不愿意见到陌生人,也不愿意重复事件经过。

  7月4日,李某某和心理教师交流顺畅;7月5日,心理教师带去李某某要求买的扑克牌并陪其玩牌。

  “心理疏导每天进行一次,每次时长为一个小时左右。”介休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

  应家长要求,新学期,教育部门将安排李某某调整学区就读,对其学习、生活给予重点关心关怀。

  介休市教育部门将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强化中小学生欺凌暴力防治。“9月秋季开学第一课,开展一次中小学生防欺凌专题教育,普及中小学生反欺凌知识和技能。”

  目前,学校已对郎某1等3人给予记过处分。

  下一步,介休市教育部门将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与法治教育,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Z世代”洋学生太极故里学习中国功夫

      中新社河南焦作7月6日电 (记者 韩章云)抱拳行礼、太极起势、金刚捣碓……6日,在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河南理工大学,60余名来自俄罗斯、埃及、伊朗、摩洛哥、加纳、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大学生正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太极拳招式。7月6日,河南焦作,2023年“Z世代”中国功夫(太极拳)国际化推广“请进来”活动训...

    时间:07-06
  • 浙江一乡镇3人去山塘玩耍溺亡

      中新网宁波7月6日电(记者 林波)7月6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人民政府就3人去山塘玩耍溺亡一事发布情况通报。  7月5日14时20分许,有群众发现鄞州区横溪镇一山塘有人落水。接报后,该镇立即组织救援人员,会同公安、应急、120急救中心等救援力量全力开展搜救,将落水三人全部救起,并第一时间送医院...

    时间:07-06
  • 希腊驻沪总领事:盼希中两国立足良渚深入开展文化互鉴

      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董易鑫)穿越历史长河,中国与希腊的文明如两颗耀眼的明珠交相辉映。7月6日,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在杭州余杭良渚举行。  “雅典卫城与良渚古城都体现了城市文明的信仰体系和模式,可以共同构成对多维文化世界的建设性比较分析和研究的基础。相...

    时间:07-06
  • 中蒙边境新牧人:“一半烟火,一半诗意”诠释现代边塞生活

      中新网乌兰察布7月6日电 题:中蒙边境新牧人:“一半烟火,一半诗意”诠释现代边塞生活  作者奥蓝  “一半烟火,一半诗意。”魏华放弃城市中的国企工作、返乡放牧近十年,总有人对他的选择充满好奇。为此,他于今年年初开设了抖音账号,用质朴的语言和画面记录着日常的牧区劳作和心得。在一条视频中,他如...

    时间:07-06
  • 北京启动“百园百师”工作营 风景园林师“一对一”进驻绿隔公园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记者 徐婧)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公园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发起成立了“百园百师”工作营(简称工作营)。工作营将为100个绿化隔离地区公园配备100个风景园林师,今年启动20个绿隔公园进行试点,提升绿隔地区公园养管运维全过程、全周期服务能...

    时间:07-06
  • 海南半年侦破农村地区赌博、开设赌场刑事案件101起

      中新网海口7月6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从海南省公安厅6日举行的“清风2023”打击整治农村地区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获悉,通过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海南全省共侦破农村地区赌博、开设赌场刑事案件101起,办理农村赌博行政案件1201起,打掉犯罪团伙86个,捣毁赌博窝点352处,抓获涉案人员4515人,查...

    时间:07-06
  • 广东佛山台青到黔东南打了一场“村BA”

      中新网广东佛山7月6日电 一群来自广东佛山的台湾青年近日前往贵州台江县,与台盘村青年展开了一场“村BA”比赛。  6月29日至7月2日,佛山市委台港澳办举办“青春行致远 万里入胸怀”活动,带领30位在佛山工作生活的台青台属组成的交流团,走进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时间:07-06
  • 浙江吴兴与新侨“双向奔赴” 画出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中新网湖州7月6日电(胡丰盛)“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诗人张志和这句传唱千古的诗文,像一幅山水画一样,印刻着国人的浪漫与向往。  而诗句中提到的极负盛名的“西塞山”,正是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妙西镇。  如果张志和“穿越”到1000多年后的今天,他或许也要惊讶,这里不仅有...

    时间:07-06
  • 中希文明对话:从良渚古城和雅典卫城寻觅人类共愿的交点

      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 (张益聪)“中国和希腊两国的文明都有很深的文化根系,希望能从两国文明渊源中看见彼此的绚烂。”7月5日,“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开启了首日采风活动,在活动期间,希腊前文化和体育部长、希腊著名戏剧家莉迪娅·科尼奥尔祖(Lydia Koniordou)如是说。  据悉,本次活动由...

    时间:07-06
  • 台湾教师陈瑞松的漳州缘:“我循着祖先的足迹回家了”

      中新网漳州7月6日电 (廖珍妹)“太巧了,仿佛冥冥中注定,我循着祖先的足迹回家了。”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陈瑞松如是感慨道。  2018年从台湾来到福建省漳州市后,陈瑞松发现台湾族谱及祖先墓碑上写的“龙溪”,就是闽南师范大学所在的漳州市芗城区,“我父...

    时间:07-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