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修桥师傅眼中的家乡巨变:出门即坦途 百姓俱欢颜

2023-06-11 08:40:34

来源:人民网

  在贵州纳晴高速公路牂牁江大桥施工工地里,有一位修桥的工人,他的名字叫申修桥。“这是我父亲对我们当地交通发展的一个期许,他希望有一天能够造一座桥方便乡亲们出行。”谈起自己名字的由来,他告诉记者,父亲当初要修桥的愿望已经实现,曾经饱受无桥之苦的窘境已经成为过去时。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特殊复杂的地形极大阻碍了老百姓出行,落后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更是道出了老百姓的无奈与心酸。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的贵州,一座座大桥拔地而起,连高山、越峡谷、跨江河,让天堑变通途。“云端高路,大道出黔”让“无路去中原”成为历史,贵州实现了从“千沟万壑”到“高速平原”的巨变。

  车在桥上走 人在画中游

  古老而神秘的牂牁江,久藏深闺鲜为人知。在千山万壑中,宽宽的牂牁江奔腾而过,冲刷而成的奇岩怪石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位于晴隆和普安交界处的牂牁江边,机器轰鸣,一派忙碌景象,这是纳晴高速公路牂牁江大桥的施工现场。站在桥下的申修桥,抬头望着正在修建的牂牁江大桥,感慨道:“筑路修桥20年来,眼看着我的家乡修起来一座座大桥,心里很激动,我为祖祖辈辈的坚持而感到自豪,也为完成了父亲的期许而骄傲。”

  纳晴高速是贵州省纳雍至兴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串联了杭瑞、厦蓉和沪昆等国家高速公路主线,项目全长162.17公里,桥隧比69.46%。纳晴高速的建设对于完善贵州省境内国高网和区域路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区域资源、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据贵州交建集团子集团贵州公路集团纳晴15标项目负责人赵明富介绍,牂牁江大桥位于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内,毗邻光照湖水库,横跨牂牁江,全长1849米,主跨1080米,主桥结构形式为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桥面距江面最高距离380米,晴隆岸和纳雍岸主塔塔高分别为248.1米和174.1米,桥梁高度在世界百座高桥中排名第11位。

  从沙盘图上看,连接贵州六纵大通道的纳晴高速,犹如群山之中疾驰的快车,满载山区百姓因路而富的期许,全速前进。横跨牂牁江的牂牁江大桥,为纳晴高速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现了“车在桥上走,人在画中游”。

  “牂牁江大桥作为纳晴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建成后社会意义深远。”赵明富告诉记者,大桥建成后将两岸路程由1小时缩短为1分钟,真正做到了天堑变通途,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巍巍乌蒙山,阿志河大桥和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夹心”的狭窄位置,还安放着纳晴高速的另外一个重点控制性工程,那就是乌蒙山大桥,该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座大跨度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将成为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桥梁。

  贵州交建集团子集团贵州公路集团第八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刘骁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乌蒙山大桥的建设,不仅丰富了我国乃至世界的桥梁结构形式,同时将对我国桥梁构造设计、建造经验、施工方法、技术标准等都起到了深远影响。

  筑桥出大山 天堑变通途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神奇山水的同时,也造成了山阻水隔,发展受限,而这两座大桥正是近年来贵州打破交通“瓶颈制约”的一个缩影。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谈起贵州桥,为什么贵州会有这么多的桥?这是由于贵州自身的地貌所决定的,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九山半水半分田,全省总面积的92%以上都是山地和丘陵,且大部分为喀斯特地貌。因此,唯有逢山开隧、遇水搭桥,才能冲出重山的阻隔,托起地方经济的腾飞。

  这也为贵州桥梁飞过大山、跨越天堑、纵横江河、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据了解,2022年底,世界前100座高桥有近一半在贵州、前10座高桥有4座在贵州,15座桥梁共计获25项国际国内大奖。正是因为这些,贵州赢得了“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誉。

  “我们修建公路桥梁超过2.8万座。”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表示,把所有已建和在建桥梁连起来超过5400公里,可以从贵阳到北京轻松跑一个来回,甚至可以贯穿咱们中国大陆的版图。

  筑桥出大山、天堑变通途,贵州架起一座座大桥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共同努力,建成后的大桥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大桥不仅是满足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景点,如今到贵州来看桥逐渐成了时尚。“桥不仅畅通了路,更连起了小康和民心。”

  爷爷参与修建川黔铁路乌江大桥、爸爸参与修建贵遵高等级公路上的吊拉组合桥……受家庭熏陶,罗池浩也与桥结缘。身为贵州平塘县天空之桥服务区区长,他服务着来来往往的看桥人,也眼看着桥边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天空之桥服务区是观赏平塘大桥的极佳地点,也是贵州第一个获得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高山云海、研学旅游、特色农货在这里被激发出更多能量。

  依托平塘大桥世界最高桥塔的独特优势,天空之桥成为贵州第一、全国一流的网红服务区。自2019年12月试运营以来,尽管受疫情影响,累计接待游客仍超过55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有力支撑全省旅游业恢复性增长。

  出门即坦途 百姓俱欢颜

  一座座世界级桥梁不断刷新世界记录,实现从“地无三尺平”到“桥梁博物馆”的华丽转身,把“无桥不成路”的贵州点缀得淋漓尽致。

  万桥飞架、桥网通达的背后是贵州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写照,交通巨变成为了这些年贵州给外界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从“县县通”到“组组通”、从“绿皮火车”到“高铁时代”、从一个机场到全省9市州都有机场,从激流险滩到“黄金水道”,人民群众亲身感受着因交通带来的变化,享受到越来越便捷的出行服务。

  如今,一幅以高速公路为标志的波澜壮阔的公路网,跃然贯穿连绵大山深处,串联起了“千山万壑”,平铺于黔山贵水之间,拉近了城乡距离,畅通了内外联系,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的发展格局。“出门即坦途,百姓俱欢颜。”

  记者从贵州交通运输厅获悉,截至2022年底,贵州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8300公里,预计“十四五”末将达到9500公里。贵州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25个,预计“十四五”末将达到29个,与周边省份形成至少3个省际通道,省域内实现以贵阳为中心的“2小时”覆盖黔中经济圈、“4小时”通达全省、“7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的“247高速公路交通圈”。

  放眼如今的贵州大地,一幅波澜壮阔的立体大交通网越织越密,高速公路县县通达、高速铁路风驰电掣、民航展翅飞出新高,乌江水道全线通航,曾经单一、匮乏的贵州交通运输正在立体化、快捷化、多元化。

  路通百业兴。越织越密的交通网,织的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平原”,连接的是黔山贵水的希望与梦想,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坦途铺就,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人民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以出身论英雄”,学历歧视为何有禁不止?

      “诚聘985、211院校毕业生”“第一学历需为‘双一流’高校”“仅限全日制学历”……  【拆除隐形就业门槛②】“以出身论英雄”,学历歧视为何有禁不止?   阅读提示  激烈的就业竞争加剧了学历歧视,不仅违背了就业公平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人岗错配。受访专家...

    时间:06-12
  • 诸多难题待解,单位办托育究竟路在何方?

      有的负重前行,有的望而却步,企事业探索普惠性带娃福利诸多难题待解  【解生育家庭后顾之忧②】单位办托育,究竟路在何方?   “学校配套了面向职工的托育中心,双职工家庭的我们才有勇气生下二宝!”2021年底,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广泛征集教职工意见建议后,主动参与泸州市...

    时间:06-12
  • 比超级计算机更聪明高效?“生物计算”展示美妙新图景

      谁比超级计算机更聪明、高效、紧凑?  “生物计算”展示出美妙新图景   【科技创新世界潮】  ◎本报记者 张梦然  细菌和超级计算机有什么区别?区别是细菌更“高级”,因为它有更多的回路和更强的处理能力。  所有生命都在“计算”。从响应化学信号的单个细胞...

    时间:06-12
  • 牛津大学、北大联合研究发现:60多种疾病缠身与喝酒有关

      牛津大学、北京大学联合研究发现:60多种疾病“缠身”与喝酒有关   ◎本报记者 张佳星  骨折、白内障……这些健康问题能和喝酒有关?  6月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了一项由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联合进行的基于中国成年人的大人群健康研究成果,刷新了...

    时间:06-12
  • 上海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正式启动

      中新网上海6月11日电 (李秋莹)6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上海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启动仪式在此间举行。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对1.5亿平方米公共建筑的碳排放实时监测分析。  据悉,上海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在上海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

    时间:06-11
  • (成都大运纪事)海外华文媒体探访成都大运会部分场馆 近距离感受“智慧大运”

      中新网成都6月11日电 (尧欣雨 王利文)“将科技融入大运会,可以让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体会到中国智能化的发展和应用场景。”11日,在体验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的各项高科技设备设施后,阿根廷华人网总编辑崔明才分享道。  10日至11日,由四川省侨办、省政府新闻办和...

    时间:06-11
  • 敦煌舞“出圈”徜徉沙海 “飞天旅拍”成丝路游“新宠”

      (神州写真)敦煌舞“出圈”徜徉沙海 “飞天旅拍”成丝路游“新宠”  中新社敦煌6月11日电 题:敦煌舞“出圈”徜徉沙海 “飞天旅拍”成丝路游“新宠”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一袭精致典雅的轻纱彩衣,辅以汉唐盛世的复古妆容,在苍茫黄沙中漫步,留下旅途中的惊鸿一瞥……今年夏天,“飞天旅拍”成为...

    时间:06-11
  • 广州监测发现两例猴痘病例 粤疾控:普通市民感染风险低

      中新网广州6月11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州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日发布消息提醒,普通市民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预防感染猴痘,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不要与有症状者密切接触。  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日发布的消息,广州监测发现的2例猴痘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

    时间:06-11
  • 浙江杭州“东坡学士”首店亮相 系西湖新文创品牌

      中新网杭州6月11日电 题:浙江杭州“东坡学士”首店亮相 系西湖新文创品牌  记者 王题题  汉服演绎、花车游行、游船表演……6月11日,在浙江杭州西湖边,一场有趣好玩的国风体验活动精彩上演。  据悉,这是新的西湖文创品牌“东坡学士”以“千年已去,坡仙归来”为主题开展的“宋韵今辉”国风活动,...

    时间:06-11
  • “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评选揭晓

      中新网深圳6月11日电 (郑小红 蔡敏婕)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1日在深圳闭幕。“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评选同日在深圳揭晓。  本届大赛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参赛作品共1411件,经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评审委员会分组现场初评、复评、公示,高水旺创作的《龙马负图》...

    时间:06-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