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以出身论英雄”,学历歧视为何有禁不止?

2023-06-12 03:00:38

来源:工人日报

  “诚聘985、211院校毕业生”“第一学历需为‘双一流’高校”“仅限全日制学历”……

  【拆除隐形就业门槛②】“以出身论英雄”,学历歧视为何有禁不止?

  阅读提示

  激烈的就业竞争加剧了学历歧视,不仅违背了就业公平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人岗错配。受访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法律保障,推动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同时构建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选评机制。用人单位应制定科学的人才甄选方法,注重考察人岗匹配度。

  刘畅是天津某985高校的应届博士生。最近,她应聘了家乡两所211大学的教职,却均未通过简历初筛,其中一所学校反馈:“第一学历有点弱。”这让本科毕业于普通院校的刘畅十分沮丧,“读博期间,我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本以为至少能获得面试机会。”

  随着求职竞争愈发激烈,学历日益成为用人单位倚重的筛选指标。“仅招名校生”“仅招第一学历名校生”“仅招全日制毕业生”……学历限制的不断“细分”,帮助企业提高了招聘效率,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岗错配,严重有悖就业公平。

  院校背景弱的求职者很难被“看见”

  嘉欣在大连一所“双非”院校(即非985、211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读大四,读书期间的履历堪称丰富: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在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世界500强企业等单位实习。

  然而,这并没有减轻求职难度。去年秋招起,嘉欣一共投递了60多份简历。据她统计,70%石沉大海,而她那些在985学校读书的高中同学,很轻松就能过网申。

  在某互联网公司负责校招工作的胡康透露,很多“大厂”利用算法筛选简历,院校背景弱的求职者很难被“看见”。“以我们公司为例,第一轮先筛学历,由机器抓取关键词,只留下‘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接下来再对实习经历和校园实践进行打分。”

  在一家金融企业的招聘中,嘉欣的能力受到认可,“过五关斩六将”走到了终面。在面试的最后,面试官突然发问:“你的学校不是211吧?”嘉欣暗道不妙,最后果然落选。“‘双非’像一种烙印,抹杀了我高考后的一切努力。”她感到不解又无奈。

  记者发现,不少“体制内”单位招聘时,也有明显的学历“偏好”。

  “俗话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可实际是‘一格一格降人才’。”李瑞是一所211高校的研三学生,近半年来参加了多省市组织的十余次考试。他发现,有的单位仅面向“双一流”高校招聘;有的单位把岗位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招录985、211高校和省内部分院校的学生;还有单位规定,“本硕均为985”可以拿到额外补贴……

  经常遭受区别对待的,还有非全日制毕业生。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因学历在就业过程中受到过歧视。李瑞有一位读非全日制硕士的学姐,去年在春招中通过某央企考核并签署了就业意向书,却在后续考察阶段被质疑“录取分数低”“毕业要求低”,最终失去了机会。

  “唯学历”源于筛选能力不足

  在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看来,劳动力市场已由昔日的“卖方市场”过渡至“买方市场”,激烈的就业竞争加剧了学历歧视。“据统计,今年春招中经由‘前程无忧’网站投递的简历数量,比2021年同时期增加了30%。但开放的岗位数量并没有明显增长,企业由此获得了更广阔的筛选空间。”

  胡康对此表示认同:“这两年的校招中,一些‘大厂’收到了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份简历,人事部门没有精力去逐一判断,‘卡’学历被认为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筛选方式。”

  在冯丽娟看来,“唯学历”的另一重原因在于,用人单位缺乏筛选工具,难以更精准地鉴别求职者之间的素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从统计学意义上讲,求职者的教育背景确实与其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985、211、“双一流”等高等教育建设工程项目的标签,成了招聘时现成的“筛子”。

  “这种粗放式招聘经常失了准头。”胡康坦言,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历没那么亮眼的同事反而表现更加出色且稳定。“但在毕业生数量不断创新高的当下,筛掉优秀人才带来的潜在损失被冲淡,用人单位因此缺乏改进招聘方式的动力。”他反思道。

  “学历歧视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表示,用学历将人才标签化,忽视了求职者的差异性和能动性,这不仅会破坏就业公平,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容易造成资源错配,不利于人才活力的充分释放。此外,这种“名校情结”无形中会将就业压力向基础教育阶段传导,加剧高考竞争。

  冯丽娟还提到,一些在就业市场处于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热衷于用名校生“装点门面”,不考虑岗位的实际需求,造成高学历人才浪费。

  推动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选评机制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王霆认为,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法律保障,推动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坚决防止和纠正招聘中的学历“一刀切”,求职者在遭遇歧视时也应积极维权,主张平等的就业权利。另一方面,应推动构建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选评机制。

  “应放下偏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王霆认为,除了学历等显性指标之外,企业还应关注藏在‘冰山’之下的非认知技能,例如责任心、团队意识、抗压能力、沟通能力等,这些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潜力。

  冯丽娟的团队目前正为不少企业做人才盘点,对各岗位优秀人才所具有的特质进行分析、提炼,并以此为指引,量身制定更科学的甄选方法。“企业要把人岗匹配而非学历,摆在考察的首位,这既是对求职者的尊重,从长远看也能够提高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陈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从培训疗养机构转型普惠养老院 老人入住后感觉如何?

      前不久,顺义潮白河畔,一家普惠养老院刚刚“上新”,一批老人在此“安家”,这里是全市培训疗养机构转型普惠养老的首个示范项目。  养老院书画室内,老人在练习书法。  工作人员在为老人解答手机使用的疑惑。  ● 探硬件 ●  150项适老化改造抠细节  三层小楼、枣红色砖墙、低密度错落布局;修...

    时间:06-12
  • 23岁大熊猫“武岗”罹患口腔骨肉瘤 将接受介入治疗

      中新网6月12日电 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官方微信12日消息,今年年初,现年23岁的大熊猫“武岗”口腔内出现肿物,随之出现采食出血。熊猫中心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头颈肿瘤科组建专家团队进行多次线上线下会诊,“武岗”被确诊罹患恶性肿瘤骨肉瘤。专家团队先后为“...

    时间:06-12
  •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开放预约参观

      中轴线北端添科学文化新地标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开放预约参观  本报讯(记者刘苏雅)今天,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系列展览正式开放预约参观。中心现设有中华科技文明展、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展、“邮票与科技”主题展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主题展览。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文...

    时间:06-12
  • 北京警方:一男子驾车强行进入校园并挟持学生 被当场控制

      2023年6月12日7时许,一男子驾车强行进入海淀区某中学校园内,下车挟持一名学生,过程中另一名学生被车辆剐蹭受伤。警方迅速到场处置,将犯罪嫌疑人袁某(男,26岁,曾在该校务工)当场控制,被挟持学生安全解救,被剐蹭受伤学生送医治疗、无生命危险。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平安北京海...

    时间:06-12
  • 前端监管流于形式 敲承重墙这件事究竟怎么管

      一些业主心存侥幸,前端监管流于形式  敲承重墙这件事究竟怎么管  ■本报记者 栗思  作为房屋建筑的“脊梁骨”,承重墙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是建筑物不可或缺的承重组件。然而,为拓展使用空间或实现装修效果,业主破坏承重墙的行为比比皆是。  近日,上海市民楚女士发现,自己所居住的保障房小区自...

    时间:06-12
  • 登山公司披露珠峰被救女子遇险原因:与向导沟通不清晰

      登山公司披露珠峰被救女子遇险原因  感谢救援者!救人费用公司全部承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曾报道了湖南登山队的范江涛和谢如祥,在珠穆朗玛峰海拔8450米处放弃登顶,成功营救了一名遇险的中国女性登山者的新闻。6月3日,网传被救的刘女士只愿承担1万美元救援费中的4000美元,引发网友热议。  6月1...

    时间:06-12
  • 第三届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发展高端学术论坛举办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 (张凯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发展高端学术论坛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鉴(2023)》发布会近日在北京召开。  本届论坛汇聚了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众多专家学者,国内多家顶...

    时间:06-12
  • 新疆阿尔金山发现逾2500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图)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2日电 (刘雨珊 焦阳 徐俊泉)12日,记者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与新疆地矿局的科研人员在对阿尔金山进行科学考察时,对此前发现位于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的2500余平方公里的岩溶地貌进行了实地考察,确认其为喀斯特地貌...

    时间:06-12
  • 把设备开上山 泥巴当护手霜 一位80后女农机手的种粮故事

      夏种好时节。希望的田野上,农机手不少,来自贵州修文县的女农机手孙鸿,懂技术、爱农业,成为田间地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贵州省贵阳市的修文县,层层叠叠、起伏绵延的山地高标准农田间,大量机械化设备穿梭于田间地头。女农机手孙鸿驾驶着满载育苗盘的插秧机在田里熟练作业。  贵州春海农机服务农...

    时间:06-12
  • 农民工大叔弹钢琴走红:“街头的琴声”温暖一座城

      不久前,一名建筑工人在深圳街头即兴弹奏钢琴的视频走红网络。街头为何会出现钢琴?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记者在深圳的一处工地宿舍,找到了视频中弹钢琴的工人。他叫易群林,周围人都喊他老易。老易来自湖南岳阳,20多年前他来到深圳。如今,他和儿子易文理一起在深圳做建筑临工。当初,就是儿子易文理...

    时间:06-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