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从培训疗养机构转型普惠养老院 老人入住后感觉如何?

2023-06-12 15:38:55

来源:北京晚报

  前不久,顺义潮白河畔,一家普惠养老院刚刚“上新”,一批老人在此“安家”,这里是全市培训疗养机构转型普惠养老的首个示范项目。

  养老院书画室内,老人在练习书法。

  工作人员在为老人解答手机使用的疑惑。

  ● 探硬件 ●

  150项适老化改造抠细节

  三层小楼、枣红色砖墙、低密度错落布局;修葺一新的院内景观,保留着水景廊亭,白石拱桥静卧碧波之上,为园林景观更添几分精致;林荫下,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散步休闲,享受着夏日时光……这里是北京康养·颐寿嘉园。

  过去,这里是东竹园宾馆,有90间客房,还有不同大小的会议室、餐厅及球类活动室等。去年下半年,曾经的培训疗养机构启动转型,在原有建筑结构上进行轻量化、精细化、加固化、适老化施工改造,半年后,一座拥有200余张床位的普惠养老院“诞生”了。

  “从内到外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养老院副院长梁静见证了这里改头换面的全过程。她介绍,从一开始,改造团队就按照“家园”的理念进行周详设计,站在方便老人生活的角度去抠每一处细节。从建筑硬件到家居家装、康复辅具,从助行、助浴到去棱角、降坡度,算下来,大大小小的适老化改造多达150余项。比如说,楼内是老人们长时间生活的空间,原木色的地板、门等装饰整体偏暖色,显得厚重又不炫目刺眼,更符合老人的普遍喜好和视觉接受特点;屋里的每张桌子、每把椅子都是无棱角,避免磕碰;沙发也都配备软硬适中的靠垫,便于老人舒适落座。

  适老化改造,考验的就是对细节的把控,这在卫生间里体现得最为明显。安装扶手、助浴凳等这些改造内容自不必说,洗漱镜也特别做了向下的倾斜角度设计,还有可抽拉的水龙头,都是为了方便坐轮椅的老人。

  改造中还引入不少智能化体验,让老人们充分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利。比如,老人伸手按一下床头的按钮,窗帘就会自动打开,能欣赏到院子里的葱茏绿意。智能语音既能播报当日新闻,还能按照个人的服务计划提醒老人参加康复训练。床头配备无感的雷达设备,可将老人的健康信息传到大屏和各楼层小平台终端,实时检测老人的健康数据,出现情况能及时干预。

  ● 说服务 ●

  吃得好“精神食粮”也丰富

  86岁的祁栋老人今年5月1日从东三环附近的家中来到养老院,谈起一个多月的入住体验,他话里话外都挺满意。

  祁栋老人现在住的是由两个单间组成的双拼间,既有卧室,又有活动室。活动室内摆放一张电脑桌和沙发,白天他在这里读读书、看看报,还能用电脑上网浏览新闻、玩玩象棋游戏。有时,他还会约上同楼的牌友玩会儿牌。一天下来,生活既丰富又充实。

  祁栋老人说,周边优美的环境是打动他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他每天吃过早饭后,都坚持步行到附近的顺义公园,然后遛上一圈,走个三五千步。

  上午11时刚过,养老院的餐厅里热闹起来,老人们在这里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饭。小鸡炖蘑菇、番茄菜花、清炒菊花菜、蒸南瓜……这些都是低盐、低脂、易吞咽、易消化的适老营养餐,荤素搭配均衡,很合大家伙儿的胃口。

  “一日三餐算下来大概二十多道菜品,每天都不重样。”行政总厨程华永做了十多年的养老餐,这段时间他和团队正在逐一了解入住老人的身体状况、饮食偏好,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每周营养食谱。

  不光三餐吃得营养健康,老人们的“精神食粮”也丰富多彩。68岁的申银锁老人,退休前是一名铁道系统职工,也是首批入住养老院的老人之一。下午两点半,睡过午觉后,他就带着一本字帖,来到墨香弥漫的书画室,开始练书法——这是他新近养成新习惯。

  “我给自己定了每天的指标!”老人饶有兴趣地说,他早年写过毛笔字,可工作后就没再坚持。现在来到养老院,看到书画室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老人心中就萌生出一个念头:把这项爱好重新捡起来。仿古黑线的四格米字格纸,他上下午要分别写8张、20张。练练手腕、养养气,还能跟养老院的新朋友找到共同话题聊聊天,老人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 谈发展

  低成本改造增加普惠养老服务

  普惠养老院的价格如何?记者了解到,以这里的一个普通房间为例,床位费、餐费和管理服务费,加起来每月大约在6000元左右。

  龚文抗、孔晓冬老两口家住望京,5月中旬入住养老院。孔晓冬老人说,老伴儿从医院出院后,就直接住到这里。她自己的身体还算硬朗,住在养老院主要是陪伴卧床的老伴儿。

  之前,老两口和子女也一起实地考察过多家养老机构,最后综合考虑价格和交通因素,决定住在这里。

  祁栋老人在入住前也曾先后考察过七八家养老院,有大兴的,也有房山的。最后选择这里,是因为他觉得对比来看,这里每月的床位费、餐费和服务管理费比较合适,而且都是按月支付,一下子不用掏太多钱。

  在采访中,不少老人提到,如今不少养老院的入住条件有些“苛刻”,要么是趸交5年费用,要么就得交几十万元的押金,这让他们感到有些难以接受。颐寿嘉园目前采取按月交费的方式,灵活、压力小,老人们普遍认可。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超过400万人。但北京养老床位仅有10.7万张,供需缺口巨大。养老难题如何破解?从实际情况看,新建养老床位需要一系列的程序——征地、建设等,而且目前人工成本较高,短时间内很难通过新建设置增加供给。

  因此,要紧紧抓住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的契机,推动改革后的资产设施转型发展普惠养老服务,促进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

  根据整体规划,北京市培训疗养机构改造后可新增4890张养老床位,覆盖顺义等7个区和北戴河地区。这将有效增加北京市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养老缺口,缓解养老难题。

  北京晚报记者 孙杰 武亦彬 摄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何要把能源“存”在地下?揭开地下储能的“面纱”

      为何要把能源“存”在地下?   ◎实习记者 骆香茹  地下储能又被称为深部地下储能或深地储能,是指利用深部盐穴、采空区、废弃矿坑等深部地下空间,将石油、天然气、氢气及二氧化碳等能源或能源物质储存在深部地层中。利用深部地下空间进行大规模能源储备是国际能源...

    时间:06-13
  • 血型减肥法靠谱吗?医生:没听说过,缺乏科学依据

      咋吃看“ABO”,血型减肥法靠谱吗  医生:没听说过这种方法,缺乏科学依据   夏日已到,减肥成了很多人绕不开的话题。近日,“减肥和血型有关”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一些认证为科普博主、美容机构的账号,纷纷向大家推荐“血型减肥法”。  所谓的“血型减肥法”,就是根...

    时间:06-13
  • 打太极,跳广场舞……年轻人为何爱上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打太极,练八段锦,跳广场舞……年轻人为何爱上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如果问你青年人的兴趣都有啥,以前你可能会说追剧、听歌、打游戏、露营、剧本杀,现在情况似乎有些不一样。日前,以青年用户为主要群体的哔哩哔哩发布了《bilibili青年兴趣趋势观察·2023春季篇》,观察梳...

    时间:06-13
  • 北京6月至9月开展大型公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

      北京6月至9月开展大型公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重点面向以2023届为主的高校毕业生等群体  每周将举办不少于16场线下招聘活动   新京报讯 (记者叶红梅)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消息,6月至9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3年“百日服务攻坚、千万岗位推送”大型公益百日千万...

    时间:06-13
  • 捐款加分免试入学都是谎言!高考招生诈骗套路多

      高考招生诈骗套路多,北京朝阳法院以案为例发布“防骗贴士”  捐款加分免试入学都是谎言   拼搏十数载,莘莘学子终于在考场上交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然而,广大学生和家长们面对与高考招生、填报志愿有关的各路信息,难免一时疏忽,被狡猾的诈骗分子盯上。一旦落入...

    时间:06-13
  • 喝苏打水能降尿酸?别指望

      随着“改变酸性体质”说法的流行,苏打水成为大众认知里的“健康饮料”。甚至不少痛风患者希望通过多喝苏打水,达到降低尿酸的目的。这真的有用吗?医生提醒,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饮用苏打水一定要慎重。  痛风患者 推荐这样吃  为什么会得痛风呢?这个原理就是当我...

    时间:06-13
  • 30岁的人70岁的血管 是这张“皮”没保护好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但是你知道吗,人能否健康长寿依仗的也是一张“皮”,它不是指脸蛋、也不是指皮肤,而是血管内皮。要如何保养好我们这层皮呢? 听听医生怎么说。  这层皮损伤 是心血管事件的元凶  血管内皮是指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一层扁平上皮...

    时间:06-13
  • 中俄青少年夏令营在黑河开营 学汉语赏非遗共享中华美

      中新网黑河6月12日电 (记者 王琳)12日,为期6天的首届“彩虹桥 中华美”中俄青少年夏令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开营。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市、哈巴罗夫斯基市、阿拉哈拉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等一行57人参加,两国青少年通过学汉语、赏非遗、品美食等感受中华文化之美。中俄青少年夏令营开营仪式 邱齐龙 摄...

    时间:06-12
  • 中国已全面淘汰23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有关负责人12日对记者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已全面淘汰23种类《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提前完成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下线处置的履约目标,全国主要行业二噁英排放强度大幅下降。  该负责人...

    时间:06-12
  • 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区域协作机制2023年西南协作区综合演练在四川雅安举行

      中新网雅安6月12日电 (记者 吕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12日在四川省雅安市举行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区域协作机制2023年西南协作区综合演练。本次活动综合考量全国灾害特征和红十字救援力量,探索按区域为行动单元、整合区内资源快速反应的红十字应急救援新模式。废墟救援现场。 四川省红十字会供图 ...

    时间:06-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