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雪豹窝”里的草根野生动物摄影师:不打扰是最基本原则

2023-03-16 09:13: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海天峻3月16日电 题:“雪豹窝”里的草根野生动物摄影师:不打扰是最基本原则

  作者李隽

  “喂,我在‘雪豹窝里’呢,啥事?”午后,土生土长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的摄影师蔡海勇在电话中向朋友打趣道。

  蔡海勇解释说:“当地牧民经说常看到雪豹在附近活动,是我们推测的那里可能是有个雪豹窝,我也是正好在那接的电话。”

  “雪豹窝里”的摄影师由此成了蔡海勇最喜欢的“头衔”。

图为蔡海勇正在拍摄野生动物。 马铭言 摄

  “算不上摄影师,我也就是个摄影爱好者。”说起2017年初涉野生动物摄影的缘由,蔡海勇谦虚道:“看其他摄影老师拍的照片觉得很有意思,就学着拍了一张旱獭打架的照片,大家都说好,自己也就‘钻’进去了。”

  一个相机、两个镜头和一架无人机是蔡海勇拍摄野生动物的所有“家当”:“带我入行的李应平老师跟我说‘能让照片说话就是好照片’,所以我觉得设备不如别人,那就要靠多吃苦来弥补。”

  在日常拍摄中喝泉水、吃干粮是常事,有时为了拍野生动物在一个地方蹲守两三天,或许也只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也拍不到满意的照片。

  “一次我和摄友去天峻沟拍动物,返回时我们走散了,到了一处陡坡,前面已经没有路。返回吧天快黑了,只能顺着陡坡往下滑,还剩两三米时是个高台,没办法就解下裤腰带把相机先放下去,自己找了个草厚点的地方跳了下去,现在想想还挺后怕的。”蔡海勇说,每当这时候就会问自己:“你图个啥?能吃还是有钱?”

图为蔡海勇在拍摄途中。 马铭言 摄

  随着时间推移,他自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生态好了,野生动物越来越多,能抓拍到它们的精彩画面让更多人看到,很有成就感,几百张片子有一张好照片,就觉得值!”

  天峻县的天峻沟是摄影师眼里的“雪豹沟”,也是在那里,蔡海勇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他“垂涎已久”的雪豹。

  2017年10月,蔡海勇和摄友来到天峻沟,走到一半摄友停下车默默地拍摄起来。

  “他就一直拍,问他拍啥也不吭声。”蔡海勇说,之后摄友告诉他在拍雪豹,他还不屑地说:“吹牛,雪豹就像传说一样,怎么可能拍到。”

图为两只雪豹同框。 蔡海勇 摄

  直到那只雪豹从山梁上走到他们车边,再走上另一座山时,蔡海勇才相信摄友的话。

  “当时激动地什么都忘了,就知道按快门,相机都快冒烟了。”他说,回家后放在电脑上发现拍的五六百张照片中,没有一张是能看的,“激动到手抖,拍出来的全是虚的,气得想抽自己两下。”

  多年前,一年拍摄到一次雪豹是摄影师“奢望”,如今一年拍到三四次是常事,熊、藏狐、黑颈鹤、马鹿等野生动物更是司空见惯。

  坚持拍摄了这些年,蔡海勇也从摄影爱好者转变成野生动物保护者,他给自己订了一条不能逾越的底线。“(拍摄时)会遇上猛兽,但他们从来不会主动攻击我们,只要我们动作不要太大,不要惊扰到它们的正常生活,它们就会给我们想要的画面,所以不打扰它们是我们摄影最基本的原则。”蔡海勇说。

  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大部地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此前,诸多摄影师在天峻县拍摄的作品在国际上频繁获奖,野生动物摄影的“奥斯卡”——BBC英国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大赛年度总冠军作品也出自天峻。蔡海勇的作品《兔狲母子》也荣获欧洲摄影学会举办的2020年第三届骑士奖国际摄影大赛生态类优秀奖。

  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会长葛文荣介绍说,目前拍摄自天峻的野生动物照片在国际上先后获得了自然生态类单幅和组照奖项30余个。

  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野生动物资源,天峻县织合玛乡正在打造“国际生态摄影小镇”,探索祁连山国家公园特许经营项目先行先试。

  天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翟斌表示,目前(天峻)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吸引了野生动物的回归,同时也吸引了大批摄影师来到天峻拍摄取景。如今的天峻已经成为众多摄影师拍摄创作的“福地”。

  “希望更多国际上的摄影大师来到天峻,用他们自己的镜头记录下我们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想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野生动物保护当中,让我们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蔡海勇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用5G技术种辣椒的“新农人”

      “手里有两把刷子,心里有一杆秤砣,用自己的真本事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这才是‘新农人’的担当!”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偌飞说。  曾经梦想走出农村的“农三代”王偌飞,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种辣椒,辞掉年薪一百五六十万的企业高管职位,从深圳返回故乡,并带领父老乡亲闯...

    时间:03-16
  • 扎根农村土壤的“守”艺人

      炒茶锅里的温度不断升高,滴翠的茶叶翻滚着,丝丝清香趁着春风乱溢出来,周正祥眯着眼、弯下腰,细细端详冒着热气的茶叶。由于经常接触160度高温的铁锅,他的手上布满了灼烫的痕迹。  “我的根在农村,这里是我人生的舞台。”今年37岁的周正祥,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信阳市商城县发展茶产业。...

    时间:03-16
  • 黑龙江省首次举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联考 计划招聘4120人

      中新网哈尔滨3月16日电 (记者 王妮娜)3月16日,黑龙江省人事和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黑龙江省人社厅”)发布消息,黑龙江省将首次举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联考,该省13个市(地)和14个省直部门参加本次笔试联考,共征集2374个岗位,计划招聘4120人。  此次笔试3月24日至28日报名,5月7日笔试,采用人社部人...

    时间:03-16
  • 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迎来今春首批师生

      中新网晋中3月16日电 (记者 胡健)日前,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的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泽城驿站迎来今春首批师生,他们将在太行山下,用画笔描绘山水之美,领略古村落的炊烟袅袅。晋中学院的学生正在绘画。 邢兰富 摄  此次来到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的170名师生来自晋中学院,泽城村悠然的自然风貌,让...

    时间:03-16
  • 山西晋城警方打掉一“跑分”洗钱团伙 12人落网涉案1.2亿元

      中新网晋城3月16日电 (记者 李庭耀)在网络黑产犯罪中,“跑分”是重要一环。利用自己的账户为他人代收款并转款至指定账户,其实质就是洗钱。记者16日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公安局获悉,当地警方打掉一“跑分”洗钱团伙,抓获12名团伙成员,涉案资金1.2亿元。  去年9月13日,泽州警方发现线索,辖区居民史某...

    时间:03-16
  • 湖北院士专家走红毯 讲述科研故事寄语年轻一代

      中新网武汉3月16日电 (梁婷 杜纯)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16日在武汉洪山礼堂拉开帷幕。作为科技创新大会的重头戏,当天的院士专家走红毯活动“星光熠熠”,14位科学家从幕后走到台前,讲述科创故事,寄语年轻科研工作者。  当天现场,红毯从洪山路的一侧延伸到礼堂内。红毯两侧,鲜花簇拥。14位“科学之星”...

    时间:03-16
  • 北京天坛公园换上靓丽“春装” 邀市民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 徐婧)惊蛰过后,北京天坛公园里的玉兰逐渐进入盛花期,迎春、连翘、山桃、杏花也将次第绽放,与园内二月兰、早开堇菜、紫花地丁、蒲公英等80万平方米的野生地被植物一同构成繁花“春装”,从三月中旬到五月,丰富市民游客的踏青赏花体验。  除色彩艳丽的春花和遍布公园的“香...

    时间:03-16
  • 甘肃民勤治沙复绿70载: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

      中新网兰州3月16日电 (马爱彬)“民勤处于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中心,是捍卫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生态区位特殊。”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姜有恒16日说,一方方草格压下去,一株株青苗长出来,从过去的“沙进人退”到如今“人沙和谐”,民勤探索出生态建...

    时间:03-16
  • 智慧安防系统全园覆盖 北京动物园多措治理不文明行为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 徐婧)随着天气转暖,京城各大公园的客流量逐渐上升。为构建和谐文明的游园环境,北京动物园完成了全园智慧安防系统全覆盖,针对投喂动物的不文明行为,通过“硬件软件相结合、人防技防相穿插”,共建共享管理网格。图为北京动物园应急管理指挥中心。 徐婧 摄  “这些不文明...

    时间:03-16
  • 停业整顿!广西南宁一景区项目被曝存安全隐患

      中新网南宁3月16日电(陈秋霞)15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广西南宁青瓦房古村落景区高空项目给游客使用的三点式安全带存在安全隐患。16日凌晨,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文广体旅局发布通报称,目前已对该项目下达停业整顿通知。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记者发现,有景区“步步惊心”网红吊桥项...

    时间:03-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