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做好美育工作 培养时代新人

2023-03-10 12:40:18

来源:光明日报

  【问计民生】

  早春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工业路第二小学的开学第一课在琅琅读书声中拉开序幕。教师导读、同伴领读、反复诵读,学生们感受着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感悟着字里行间涌动的千古情怀。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小学生陈来索巴的新学期是从“认识三江源”的游戏开始的。几块蓝色和白色的布代表河流,几个矿泉水瓶代表废弃垃圾……简单的游戏过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深深刻在孩子们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充分认识青少年美育的作用,做好美育工作,培养时代新人,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

  发挥美育的独特作用

  民间版画“无锡纸马”走进无锡小学课堂;赣剧、采茶戏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成为江西省中小学生课表上的多元选择……近年来,青少年美育得到社会高度关注,学校美育工作迈上新台阶,社会美育资源日益丰富,家庭美育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

  “美育是塑造青少年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的综合教育,对青少年的认知、情感、意志发展起着全面促进作用。同时,美育的功能和价值还在于提高青少年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为文化强国建设筑牢根基。”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代表这样看待青少年美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委员认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美育,要充分发挥美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美育是不分学科、贯穿学习全过程的素质教育,可以与学科教育相辅相成,激活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助力青少年在未来不同学科领域创新创造,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美育不等于艺术学习

  因为逼迫孩子考级、闯关,“学了一门艺术,恨了一门艺术”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现象违背了美育的实质和内涵。”刘希娅代表认为,这反映出当前部分家长对青少年美育认识的误区——将美育窄化为艺术技能、艺术学科学习。

  “部分家长认为‘给孩子报艺术培训班就是重视美育’,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盲目跟风。部分艺术类培训机构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把艺术培训和考级考证挂钩,导致学生陷入频繁参加艺术表演比赛的‘怪圈’中,而对真正陶冶艺术情操的展览、音乐会、戏剧等却不感兴趣。”刘希娅代表指出,“美育是关于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综合能力,艺术学科只是美育的载体和实践方式之一。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邬成香代表也认可这样的观点:“如果家长和老师只关注孩子画得像不像,弹琴的指法、节奏对不对,而忽略引导孩子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忽略感受和欣赏其中的美,忽略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之中,那只能是舍本逐末,学到了技巧,而审美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

  美育要从“教学模式”转向“终身模式”

  如何让青少年美育从“兴趣班”转向“美育班”,从“教学模式”转向“终身模式”?

  在学校层面,刘希娅代表认为,要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形成科学的美育意识,避免将美育窄化为艺术学科教育、艺术技能训练,同时要五育并举,全面育美。二是开设丰富的美育课程,以艺术学科为载体,配足配齐艺术专业教师、设施设备,保障艺术课程开足开齐开好;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促进学生挖掘艺术潜能、提升艺术素养。三是建立多元的美育评价方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对学生在学校各项美育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等进行全过程评价。

  邬成香代表则给家长提出了建议:“家长要避免把美育功利化,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美育项目。同时,树立‘家庭是美育的第一课堂’理念,让孩子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在点滴小事中陶冶性情,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在社会层面,如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音乐厅、戏院剧场等公共文化机构,都是社会美育的重要平台。要让青少年养成观展、看剧的习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自己的校园美术馆、音乐厅等美育场所,形成学校美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共同发展。”吴为山委员呼吁,“还要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方式和新渠道来创造美、传播美,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用青少年喜欢且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经典艺术。”

  (本报记者 邓晖)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浙江“最美建设人”张六斤:扫帚为笔 勾勒城市画意

      中新网杭州3月10日电(记者 施紫楠)凌晨3点左右,当整个浙江南浔还沉浸在梦乡,张六斤已踏上三轮车,朝着中心城区的万顺路奔去,开始一天的工作。  简单细致的几个扫地和夹垃圾动作,折射出张六斤对这份工作的一丝不苟。  “垃圾处理有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既杂又难,要进行反复作...

    时间:03-10
  • 校地共建永宁橘园 橘香“流动”樱桃河畔

      中新网上海3月10日电(记者 陈静)黄岩是中国蜜橘之乡,有着1700多年种橘历史,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向华东师范大学捐赠了70棵橘树,将在该校建立永宁橘园。10日,华东师范大学永宁橘园捐建仪式暨植树文化节在闵行校区外语楼樱桃河畔举行。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旧称“永宁”,橘园定名延续黄岩千年宋韵。永...

    时间:03-10
  • 乡约福建:文明新风润泽乡里

      中新网福建永定3月10日电 (黄秋萍 肖斯雨)3月10日,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古竹乡瑶下村内,浓浓的春意扑面而来:绿水之畔,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花开正艳、绿植错落有致,屋后墙体上的手绘画为村庄增添了更多色彩,村民们沐浴在姹紫嫣红的美景中,尽享春日的美好。  “我是土生土长的瑶下人,在这里生活了...

    时间:03-10
  • 全国首个大熊猫生态产品产销联盟在四川平武成立

      中新网绵阳3月10日电 (任露潇)3月10日,由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20家民营企业联名发起的“大熊猫生态产品产销联盟”在平武县正式成立,该联盟包括了绵阳市平武县、北川县,广元市青川县,阿坝州九寨沟县、松潘县,以及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等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区域覆盖范围的65家生态产品经营主体共同参与,这是...

    时间:03-10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晓文:为民间工艺添加文化创意促文旅产业升级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韩宏)“发展民间工艺产业,取之于民,成之于民,惠之于民,既是一个‘文化强民’课题,又是‘文化富民’机遇。”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晓文说,当下,文化产业日益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时间:03-10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马延和:加强生物制造创新能力建设,培育生物经济新动能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孙玲玲)“职责使命在肩,加了一副担子,多了一份责任。”被问到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感受,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这样回答。  此次参加全国人代会,马延和准备了一份“关于加强生物制造创新能力建设,培育生物经济新动能的建议”。...

    时间:03-10
  • 成都大运会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专场活动举办

      中新网成都3月10日电 (王利文)“智慧大运 科技赋能”——成都大运会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专场活动10日下午在成都举行,运动功能筛查评价AI一体机、自主巡检机器狗等近20个“体育+”科技成果亮相现场。  今年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将在成都举行。据了解,本次专...

    时间:03-10
  • 西藏昌都芒康森林消防举行大练兵考核

      中新网拉萨3月10日电 (姚天锐)“快、快、快,一组制作绳结锚点,二组去做好支撑点。”3月9日,西藏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昌都支队芒康县驻防分队举行器械、体能、技能、救援等大练兵考核,全方位检验消防员综合能力。  “第二名,手臂放直,弯着胳膊不计入个数。”器械考核场上,考官吴东对上杠动作不符合标准...

    时间:03-10
  • 最高温超14℃ 哈尔滨气温创当日历史新高

      中新网哈尔滨3月10日电(徐玥 王一达 记者姜辉)在强暖空气影响下,10日下午哈尔滨市区最高气温超过14℃,刷新了2022年3月10日创造的8.8℃当日历史最高气温记录。  哈尔滨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显示,10日白天,哈尔滨市除哈尔滨市区外,阿城区、双城区、五常市、尚志市、宾县的最高气温均突破当日...

    时间:03-10
  • 全国气温跳水地图出炉 这些地方直降20℃

      冷暖大逆转!全国气温跳水地图出炉 这些地方直降20℃  中国天气网讯 本周,我国大部的气温仿佛开了挂,一路“狂飙”。北京、石家庄、天津、呼和浩特等多地最高气温打破历史同期纪录,仿佛“快进”到初夏。你以为冬天就这么过去了?寒潮表示:我不同意!今天(3月10日)早上,中央气象台拉响今年立春以来首个寒...

    时间:03-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