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浙江“最美建设人”张六斤:扫帚为笔 勾勒城市画意

2023-03-10 21:16: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3月10日电(记者 施紫楠)凌晨3点左右,当整个浙江南浔还沉浸在梦乡,张六斤已踏上三轮车,朝着中心城区的万顺路奔去,开始一天的工作

  简单细致的几个扫地和夹垃圾动作,折射出张六斤对这份工作的一丝不苟。

  “垃圾处理有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既杂又难,要进行反复作业。经常刚扫完,回头又发现了新的落叶和垃圾。”扫完一遍后,张六斤又会拿起夹子回头再检查一遍。

  3月10日,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典型表彰暨“最美建设人”学习促进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2022年度“最美建设人”正式揭晓,张六斤荣获2022“最美建设人”特别奖。

张六斤在清理树丛垃圾 王旭烽 摄

  2016年,张六斤进入南浔欣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清扫员。一开始,因为个子矮小,不少人都认为她坚持不了多久。凭借努力和认真,她在第二年就获得了奖励。

  “我也不懂其他什么大道理,只知道把该干的活认真干好,准没错。”能将马路打扫得干干净净,对于张六斤来说不仅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荣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六斤看过日出时的微微晨光,也见过夜幕下的点点星辰,忙碌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从没喊过一声累。她清扫的路段,也是出了名的干净。

  “沙、沙、沙……”每天凌晨开门,蔡有才都能听见熟悉的清扫声。蔡有才在万顺路开了一家早餐店,张六斤是店里的常客,“她每次来只要一碗白粥,吃完就走,从不坐着休息一下。”

张六斤正在路边清扫 王旭烽 摄

  对于张六斤,蔡有才给出8个字评价:勤勤恳恳、风雨无阻。不管多大的风雨,蔡有才每天开门都能看见张六斤挥动扫帚的身影,“她干活从来不东扫一下西扫一下,都是一路扫到头。”

  秉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工作原则,7年来,张六斤用粗糙双手,为居民“扫”出一个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在平凡的岗位上净化社会空气,播种精神文明。

  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南浔中心城区设置了疫情封控区,进出受限,但道路清扫和垃圾清运一天也不能停下。张六斤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前往。

  由于人数限制,张六斤和几名同事身着防护服,进入偌大的封控区进行卫生处理。所有的垃圾包,都需要几个人用手一点一点拾取,即使累到双手无力、衣物湿透,她也没有丝毫怨言。

  当问及当时是否害怕,张六斤赧然一笑,“说不害怕肯定是假的。但是垃圾总要有人扫,这是我的本职工作。而且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都和我们在一起,心里很安心。”

  从事环卫工作的7年时间里,张六斤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也见证着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路很窄,车辆来往尘土飞扬,清扫也麻烦;现在路宽了,灰尘也少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张六斤说,得益于文明城市创建,民众的文明素养也越来越高,人人践行文明行为。

  张六斤还记得刚开始工作时,有居民把生活垃圾倒在刚清扫干净的马路上,她上前好言相劝非但得不到理解,还会被人嫌弃。

  “现在大不一样了,街上的饮料瓶、瓜子皮、烟头等垃圾几乎看不见,我的工作量比以往少了很多。”张六斤说,随着时代进步,民众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对环卫工作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她从心底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

  “虽然曾经也有人看不起我是个扫地的,但我爱这份工作。”在张六斤看来,这座城市里的花草和道路,都像她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当听到有人夸奖城市整洁干净时,她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

  晓看天色,暮载余晖,栉风沐雨,耕于平凡。长年累月冲锋在环卫战线上,张六斤没有伟大的梦想,一直牢记“劳动最光荣”的口号,以朴素的奋斗观,为建设美丽浙江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本次活动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魔豆妈妈”公益项目:累计培训25996人,将赋能更多困难女性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侯力新 张素)记者11日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获悉,截至目前,由中国红十字会等发起的“魔豆妈妈”公益项目已在全国12个省份累计培训25996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就业帮扶项目,赋能更多困难女性。  “魔豆妈妈”公益项目旨在寻找身处困境且自强不息的女性,通过开展职业技能...

    时间:03-11
  • “劳模”耕耘建筑业38载:责任重于泰山 匠心铸就品质

      中新网杭州3月11日电(记者 项菁)“责任重于泰山,匠心铸就品质。”摘得“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荣誉后,深耕建筑业38载、年过半百的浙江“建设人”金吉祥受访时谈及,这与“责任”不无关联。  从一名普通木匠到建筑公司的掌舵人,38年来,浙江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会长、浙江宝业建设集团...

    时间:03-11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叶正波:如何让“一片叶子”走向世界?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柴燕菲 郭其钰)在中国,“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在多地成为佳话,这“一片叶子”就是茶叶。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主委叶正波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建议,建立中国出口茶叶拍卖交易机制,让“一片叶子”走向世界。  目前,中国茶...

    时间:03-11
  • 江汉平原先民如何适应复杂自然环境?科技考古揭秘史前人地关系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重要繁衍生息区域之一,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史前聚落的先民们是如何认知并适应当地复杂自然环境?又以怎样的人地关系创造和延续璀璨辉煌的史前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领导的科技考古团队,利用江汉平原多种田野考古与...

    时间:03-11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吴晶:加快地理标志立法 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柴燕菲 郭其钰)地理标志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乡村振兴。在中国广袤的乡村田野上,如何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地理标志大有可为。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浙江省委会主委,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晶接受中...

    时间:03-11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成岳冲:让县域医共体真正成为“一家人”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柴燕菲 郭其钰)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了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破解了长期困扰医疗卫生服务“基层不强”的难题。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浙江省委会主委成岳冲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提出,彻底打通县域医共体内人、财、物关系,真正成为“一家人...

    时间:03-11
  • (两会观察)代表委员关注农村共同富裕:乡村发展如何有“人”可用?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王逸飞)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农村推进共同富裕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均表达了要让乡村发展有“人”可用的观点。  在农村地区,村干部是村庄发展的“主心骨”“领头雁”。一个客观现实是,当下在一些乡村,农村“...

    时间:03-11
  • 广州“巴掌宝宝”能自主走路 专家:正常新生儿应重视发育评估

      中新网广州3月11日电 (蔡敏婕 胡颖仪 孙冰倩)约两年前,早产儿岚岚(化名)出生时体重仅560克,且先天发育不良。如今,经过医院和家属的细心照顾和培训,这位“巴掌宝宝”已能自主走路,且智力已赶上了正常发育水平。  对于早产儿,一些潜在高危风险因素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婴儿的脑损伤一旦发生,治疗越早,...

    时间:03-11
  • 寒潮来袭!北京今天阵风8级山区或现雨雪 最高气温骤降至14℃

      中国天气网讯 周末两天(3月11日至12日),北京仍有大风天气,阵风可达7、8级,寒潮预警生效中,气温将经历滑梯式下降,今天最高气温仅14℃,最低温仅1℃,公众外出需注意添衣保暖,谨防感冒。  昨天北京气温继续冲高,南郊观象台气温一度达到27.7℃,打破3月上旬最高气温纪录,让人直呼快进至夏天。  受强冷空气影...

    时间:03-11
  • 寒潮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东部海域有大雾

      中新网3月1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寒潮影响,预计,3月11日08时至3月13日08时,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下降6~10℃,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气温下降12℃,局部超过16℃。预计,11日白天至夜间,黄海南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长江口附近海域将有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  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出现降雪  昨08时...

    时间:03-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