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江汉平原先民如何适应复杂自然环境?科技考古揭秘史前人地关系

2023-03-11 11:0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重要繁衍生息区域之一,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史前聚落的先民们是如何认知并适应当地复杂自然环境?又以怎样的人地关系创造和延续璀璨辉煌的史前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领导的科技考古团队,利用江汉平原多种田野考古与空间信息方面的资料,结合无人机拍摄、遗址三维重建与空间模拟等技术,持续探讨史前聚落遗址的微地貌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最新研究揭秘江汉平原区域史前先民认识与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和人地关系模式。

城河遗址数字表面模型。 刘建国 供图

  地处何种自然环境?

  刘建国研究员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的中南部,西起枝江、东迄武汉、北至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东西跨度近300千米,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在地形上,其西有鄂西山地,北靠大洪山,东北是大别山丘陵,东南为江南丘陵,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目前,田野考古工作已发现自大溪文化(距今6500年―距今5300年)开始,江汉平原周边地区的史前文化稳步发展,至屈家岭(距今5300年―距今46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4600年―距今4000年)时期达到巅峰阶段。

  江汉平原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气候适宜,自古以来就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在叶家庙、三房湾、屈家岭等遗址发掘区浮选的植物遗存中,水稻都占有绝对多数,测年结果反映屈家岭遗址稻作农业的出现,可追溯到距今约5800年。江汉平原居民选择以稻为主粟为辅的农业种植体系,是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的整体农业经济面貌。

  然而,江汉平原位于东部季风区,受季风变化的影响特别明显,每年的时令、降水等并非一成不变,往往有很大差异,加之江汉平原特殊的地貌类型,致使梅雨季节经常会出现洪涝灾害;夏秋季节水稻生长需要大量水源的时候,往往又会出现高温少雨的伏旱、秋旱天气。

大别山西南聚落的数字表面模型(1km×1km)。 刘建国 供图

  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史前时期,江汉平原先民们为了定居生存,首先必须选择、控制、管理好水源,才能够种植好农作物,史前文明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每个聚落都应该是史前先民悉心选择、权衡之后认为的理想场所,每个聚落也会为了适应周边环境而采取各自的应对方式。

  他指出,为探讨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带重要史前聚落的人地关系特征,科技考古团队运用无人机拍摄25个聚落遗址生成的1米分辨率数字表面模型、研究区域约30米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进行分析,力图揭示和解释重要史前聚落的形成过程。根据25个重要史前聚落的分布特征,将江汉平原史前聚落分布区域分为华容隆起地带、荆山南麓、大洪山南麓、大别山西南等4个面积为75千米×50千米的小区域进行局部分析。

走马岭、青河城、鸡鸣城遗址数字表面模型(1km×1km)。 刘建国 供图

  研究有何重要发现?

  刘建国表示,在江汉平原众多史前聚落遗址中,长江以南的走马岭、青河城、鸡鸣城遗址,处于水患频发的平坦地域,城垣的首要功能应该是防洪,而且走马岭和鸡鸣城内部高低差异较大,应该是既有居住区,又有种植区。大洪山南麓的龙嘴、笑城、门板湾等聚落,周边高程不足30米,为了生存,修筑防洪设施应是必须的选项。此外,阴湘城靠近沮漳河、门板湾靠近富水河、张西湾靠近滠水、叶家湾位于澴水岸边,其中阴湘城、张西湾所在地的高程稍高,但雨季较大河流出现的洪峰也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迫使这些河流附近的聚落修建城垣类防洪设施。

  城河、陶家湖、马家垸等聚落的海拔虽然比较高,但都处于河谷之中,特别是城河遗址与陶家湖遗址拦截了流域面积不大的河流,彻底改造了周边环境,合理调控水利资源,为居民生存和农业种植创造最佳的条件,堪称史前治水文明的两个“样板工程”。石家河、王古溜等聚落则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修建水利设施,提升聚落自身的适应能力。

  他说,环壕聚落方面,叶家湾位于较高的大型台地之上,不会受到水患威胁;屈家岭、荆家城、余家岗等聚落海拔较高,且均位于相对位置较高的台地上,小环境本身就具有很好的防洪功能,所以不必修筑垸、堰等设施。晒书台、边畈等所处地势较高,所在流域面积不大,周边有自然河曲环绕(也有可能在自然河曲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所以洪涝威胁不大。

荆山南麓聚落的数字表面模型(1km×1km)。 刘建国 供图

  比较特殊的是光华和杨家嘴两个聚落,均处于较大河流的岸边,没有发现修筑合适的设施应对洪涝灾害。杨家嘴应是叶家庙的附属聚落,可能具有使用功能上的区分,洪涝灾害发生的时候居民可以去叶家庙躲避。近期的田野考古工作发现,光华遗址拥有完整的城垣类结构。

  科技考古团队通过对江汉平原各聚落数字表面模型的分析比较,发现走马岭、马家垸、鸡鸣城、城河、陶家湖等聚落似乎具有双重环壕结构,这种结构可能具有年代早晚的差异,反映聚落不断发展扩大的变化过程,但也有可能是为聚落内部的不同功能分区而造成的结果。聚落内部的低洼地带应该是用于种植、养殖等,人们居住在较高的地带。

大洪山南麓聚落的数字表面模型(上部3遗址1km×1km)。 刘建国 供图

  构建怎样人地关系?

  刘建国指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江汉平原,土地肥沃,降水量丰富,但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初夏季节经常会出现特大暴雨,导致洪涝频发,夏秋季节又常常出现伏旱和秋旱,对人类生存和农业种植均构成很大的威胁。为此,史前人类为能够在江汉平原繁衍生息,基本掌握了当地气候、水源、环境等多项特征,审慎选择合适的居住与耕种地域,对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进行合理整治、管理、调配,使定居生活成为可能。然后,先民们在居所周边进行农耕种植,饲养家畜,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有了稳定的居所与耕种地域,人们丰衣足食,才会出现复杂的社会分工,人类文明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其中,作为江汉平原史前两大代表性聚落群,屈家岭聚落群拥有完整而封闭的山前冲积平原,整体流域面积近60平方千米,水源充沛,有适合居住的侵蚀残留台地,能够很好避免水患的侵扰,河谷冲积平原用于耕种农作物。通过修建拦水堤坝合理调配水源之后,基本上可以做到旱涝保收,从而成为一处极为理想的史前文明发祥地。

  石家河聚落群地处岗地与湿地、湖沼交汇地带,从早期的龙嘴、谭家岭发展到超大规模的聚落群,史前居民改造环境、治理水源的理念与方式都在不断变革,在10余平方千米的山前岗地上创造出灿烂的石家河文化。

  刘建国总结认为,江汉平原上史前聚落众多,各聚落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尽相同,古人对所处环境中地势与水资源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差异,导致史前先民利用与治理周边环境的模式也是见仁见智、各有千秋,体现出江汉平原史前居民非凡的智慧、先进的理念与强大的创造力,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地理资源,组织、协调人力加以改造,达成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从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史前文明。(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学生体检项目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钱晨菲)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的根本大计。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如何筑牢心理健康防护墙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主委、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建议,将心理健康...

    时间:03-11
  • 如何把“文化家园”建得更好

      【有呼有应】  夜幕降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响起,位于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的蒋僧桥村文化礼堂,迎来了热闹时光。星火广场上,大家伴着音乐跳起广场舞;农家书屋中,村民在认真阅读……  谁能想到,几年前的蒋僧桥村还是另一番模样。村民们关起门来各过各的,全村总是冷冷清清...

    时间:03-11
  • 新职业·新观察丨商务数据分析师: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

      新华社重庆3月11日电(记者杨仕彦)在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的智慧金融实验室内,张琼正在对数据做“实验”。她将对企业的各类数据进行抽丝剥茧,提取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为企业决策做参考。  张琼是一名商务数据分析师,“商务数据分析是将信息技术与商业结合,基于数...

    时间:03-11
  • 恢复出境团队游目的地“再扩容” 出境游或迎爆发式增长

      央视网消息: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游才满月不久,出境游市场又迎来好消息。文化和旅游部3月10日发布试点恢复第二批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业务名单,第二批名单包括40个国家。至此,从3月15日起,中国公民出境游的目的地将增至60个。  相关旅游签证咨询瞬时...

    时间:03-11
  • 基建项目密集开工 工程机械需求大幅增长

      央视网消息:工程机械行业的生产销售淡季不淡,原因是什么?下游哪些行业的需求刺激了工程机械的生产?  位于湖南长沙雨花区的这段地铁线路正在施工,团队在新年开工后便计划购入一台盾构机。今天,项目经理凤阳带领技术人员一起来勘测地质,确定相关参数。  勘验结束,凤阳跟...

    时间:03-11
  • 黄河岸边品鱼宴 内蒙古“黄河开河鱼节”启幕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11日电 (记者 张玮)11日,内蒙古托克托县第四届“黄河开河鱼节”在黄河岸边开幕,观黄河流凌,品开河鱼宴,当地以一张春季旅游名片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复苏。  托县辣椒炝锅,撒一把香菜、一把小葱,当地茴香佐味,一个小时后,色泽鲜亮、味美鲜香的托县炖鱼热气腾腾上桌……  当日,在激情澎...

    时间:03-11
  • 珠江流域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不容乐观 或有编号洪水

      中新网广州3月11日电 (记者 王坚)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11日消息,该委已召开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该会议指出,今年汛期,西江、北江可能发生编号洪水,中小河流可能出现暴雨洪涝灾害,登陆流域台风个数可能偏多、时间可能偏早,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不容乐观。  该会议全面落实水...

    时间:03-11
  • “中国化橘红之乡”广东化州市举办化橘红赏花活动

      中新网茂名3月11日电 (梁盛 卢明)时下正值仲春,“中国化橘红之乡”广东化州市11.62万亩化橘红花竞相开放,香气沁人心脾。11日,当地举办2023年化橘红赏花活动,以花为媒向世界发出“春之邀约”。  今年赏花活动以“橘红花开香飘万里”为主题,通过“1+N”的活动模式开展,主会场设在“中华化橘红第一村”...

    时间:03-11
  • “90后”海归传承家族手艺:让传统家具不再“倚老卖老”

      中新网上海3月11日电 题:“90后”海归传承家族手艺:让传统家具不再“倚老卖老”  作者 范宇斌  “创新设计是海派红木艺术不被时代淘汰的关键。”近日,上海市非遗“传统家具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上海星锐工艺美术大师、上海艺尊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浩乾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要...

    时间:03-11
  • 福建森林消防朱剑飞:实干担当“老黄牛” 任劳任怨勇向前

      中新网福州3月11日电 (冯钦 卢文锋)朱剑飞,湖南汝城人,中共党员,三级消防长,现任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二中队分队长。入队17年来,他4次换岗,荣获三等功1次,嘉奖8次,优秀消防员2次,被森林消防局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始终保持队之初的本色  不高的个头,消瘦的体型,但却目光炯炯,黑红的脸膛透...

    时间:03-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