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北京积极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2023-02-25 03:10: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让小修小补逐渐回归百姓生活【北京积极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编者按:

  针头线脑中,孕育着大需求;小店升级里,也有百姓新期盼。建设便民生活圈,既是今年商业工作中“让消费热起来”的基础,又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写照。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关注便民生活圈专栏,记者将通过一线走访,用鲜活的案例阐释便民消费中供给引导需求、需求创造供给的生动实践。

  修鞋粘鞋底、缝裤边、换拉链、修单车……生活中很多人总会遇到一些不大但自己又弄不好的事情。上街难觅又生活必需的“小修摊”如今正悄然回归都市人的生活。近日,北青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便民综合服务体,老百姓需要的便民摊作为生活“润滑剂”带动着城市重燃烟火气。

  修鞋匠也能成为网红

  李保生师傅的修鞋铺就开在西四北大街金瀛便民超市二层。一台乌黑锃亮的补鞋机、一台抛光打磨的机器及各种款式的锥子、剪子、粗线、粘胶……几十个零零散散的工具,再加上配钥匙的机器,便是他和哥哥两人的全部家当。

  2月22日中午,北青报记者见到李师傅的时候,正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修鞋摊的空间不大,只能坐下李师傅哥俩,很多在附近工作的人趁着午休跑过来找他修鞋。一位从丰台赶来的女士带着一双雪鞋,“鞋有点开胶了,但女儿滑雪穿惯了,我跑了好多地方都说修不了,最后是从网上找到李师傅,一番沟通后才过来找他。”只见李师傅在腿上铺一块布,把客人送来的鞋放在腿上,用刀子把鞋底划开一条缝;在钩针上穿上结实的粗线,就开始给鞋底上线。穿针、钩线……44岁的李师傅熟练地做着每一个动作,花了20分钟才缝好一只鞋底。

  “之前我们在路边摆摊修鞋二十多年,5年前也是赶上城市治理,我们才搬进金瀛便民超市。室内环境确实好一些,但不像在街边能被人看见。”李师傅说,四五年前他微信里攒下了500多位修鞋老顾客,如今已经增加到4000多位。“这几年我把网上的生活服务平台注册了一遍,每修一双鞋就发布一次。很多顾客也会主动给我好评,再加上口口相传,打开了知名度,很多素未谋面的顾客把鞋寄过来修,甚至还吸引了许多外地的顾客。”

  在采访中李师傅说,如今人们的观念也在慢慢改变,鞋子不仅仅是破了才修,还需要时时保养。修鞋这个行当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他说,也有奢侈品店把鞋子送到他这里修补。有的鞋子是新鞋,要求增高鞋底。同样是修补鞋子,老式的修鞋三两下就修好了,而现在,李师傅为这些高档鞋子提供的服务包括清洗、保养、去渍、修复、补色等多道工序。

  凭借从父辈学来的手艺,李师傅兄弟俩在20多年里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他们白天修补着穿坏的鞋子、背坏的包,晚上还要洗鞋、给皮具做护理,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方便。

  百姓生活缺短板便民中心来补齐

  孔令华师傅的裁缝铺开在东城区天泽祥便民综合体地下,虽然十几平方米的店面并不显眼,但他从2018年至今没换过地方。他从事裁缝行业近30个年头,周边很多顾客小时候是他给做过衣服,到成年后的婚礼礼服、孩子的衣服还是找他做。“90年代做衣服的人多,当年赶工期经常熬通宵,但现在做衣服的人少多了,普遍都是改衣服。”

  走进孔师傅的店铺,他正踩着缝纫机为一件汉服缝上绣片。他在这边开店多年,顾客多是附近小区居民。孔师傅也在美团上注册了账号,拓宽自己的顾客圈。“这是故宫附近一家汉服店的活儿,他就是在网上找到了我。但店里平时接的都是修改、缝补的衣物,换拉链、改裤脚等小活。”“小孩的衣裤常常要改裤脚、换松紧带,所以我和一些家长都是缝纫店的常客。”家住海运仓的郭女士说。附近多位居民表示,开锁换锁、修鞋、缝补衣物、做被子、理发这类服务,在这家便民服务中心里都找得到,买个菜顺便就能修修补补,真是经济方便,家里的旧物“活了”,也降低了生活成本。

  近些年,本市有序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既有效破解“流动摊贩”难题,又方便市民群众生活。比如,在西四的金瀛便民超市里,不仅李师傅的修鞋摊颇具人气,他隔壁修钟表的摊位也有很多老街坊经常来,旁边还有提供上门服务的五金小家电维修,响应居民号召,超市还在一层引进了一家能组装家具的小店,春节后又新开了理发店,各种手艺人服务在这里一应俱全。金瀛超市负责人表示:“做便民超市之前这里是一家电子市场,改变服务业态后,我们就全力满足周边老百姓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做好服务,方便邻里。”

  多个街道破解流动便民商贩难题

  车胎漏了,前方就是修车摊;拉链坏了,无需重买,下楼就能修……“小修摊”能解“燃眉急”,既是小本经营者的生计所系,又是城市生活不可少的“润滑剂”。北青报记者获悉,近年来大兴、密云等区的多个街道为小修小补的摊位安置了新家。

  在大兴清源街道圣和巷与成庄南路交叉口,一个规范统一的绿色遮阳棚格外显眼,这是近年来街道刚刚打造的一处便民服务点。街道以原枣园路“小修摊”为治理试点,与市政园林中心联合,在康庄公园西门划出空地,建立便民服务新点位,对口提供给原摊主。

  如今,原枣园路8家“小修摊”已全部迁入。“不收任何费用,还支起棚子,既遮阳又挡雨,经营环境比原先舒服多了。”修鞋摊主王师傅说。“我已经为周边居民理发5年多了,因为价格公道、手艺好,积累了不少回头客。”邓女士是服务点入驻的第一位摊主,她分享道,从“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如今给大家伙理发安心多了,再不用担心因为占道给周边车辆、行人造成影响了。此外,因为摊位固定,最近邓女士的客源越来越稳定。

  “我们把周边评价好、居民比较认可的便民摊主进行吸纳,形成统一的服务点,一方面便于后期管理,另一方面也为周边百姓提供方便。”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李青林介绍,随着街道对辖区内的“小修小补”摊点进行摸排调研,最终对辖区内两处“小修”摊点的位置、经营范围等重新进行了指定,实施划定位线、规范管理,服务辐射周边多个社区,极大地便利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街道还充分利用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方式以及“便民大集进社区”活动等线下方式,结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不断提升便民服务点知名度和服务面。

  修车、修鞋、修表、配钥匙……这些便民服务价格不高、利润有限,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经过密云区果园街道统一规划,一座新建成的“三修一配”便民服务网点去年正式营业,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让城市面貌更加整洁。果园街道西门外大街路南侧,10位摊主的新摊位配有收纳柜、修理柜台,操作起来更加便捷,方便服务果园新里北区、季庄、康馨雅苑等多个社区。“在网点的设计上综合考虑了摊主们的建议,统一规划设计,更方便摊主使用。”果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新网点遮阳避雨、干净、敞亮,既保留了便民化的服务,又解决了多年来“三修一配”摊点周围的环境秩序问题,赢得了摊主和居民们的点赞。文/本报记者 李佳 摄影/本报记者付丁

  新闻内存

  让修鞋、配钥匙等服务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近日表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

  束珏婷在商务部2月16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近年来,商务部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确定两批共80个试点地区,指导推动试点工作加快落地。

  一是重点完善社区消费的供给设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圈一策,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

  二是重点推动社区消费的场景创新。推动一刻钟消费服务圈、养老托育圈、休闲文化圈等各类服务功能更好融合,引导便利店、社区超市“一店多能”等。

  三是重点培育社区消费的市场主体。加快发展综合服务型的商业中心、邻里中心,鼓励连锁企业门店进社区,支持开展社区促消费活动,激发市场活力。

  据介绍,截至目前,80个试点地区共建设便民生活圈1402个,涉及商业网点28万个,覆盖居民社区2766个,服务居民3200多万人。

  文/本报记者 李佳

  《北京青年报》2023年2月25日第A05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南大学牵头启动“新时代中国社区心理学”相关研究

      中新网重庆2月25日电 (记者 钟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研究》(以下简称为课题)开题报告会25日在西南大学召开。  社区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与社区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据介绍,该课题将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部长...

    时间:02-25
  •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首部作品《白洋淀上》:山乡生活新书写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高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首部作品,长篇小说《白洋淀上》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中国作协于2022年启动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系一项长期文学行动,以原创长篇小说形式聚焦新时代中国山乡天翻地覆的史诗性变革,多角度展现乡村时代变迁,生动讲述感天动地...

    时间:02-25
  • 通讯:“95后”女孩“逆势”开书店:只为一座城有文化地标

      中新网乌兰察布2月25日电 题:“95后”女孩“逆势”开书店:只为一座城有文化地标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临近开学之际,孙艺玮的言知书店再次迎来一拨又一拨学生,这些学生一早就坐在店内的书桌旁刷题,偶尔从书架上抽本书看看,一待一天。  25日,这位“95后”书店主人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天也有...

    时间:02-25
  • 上海百年欧阳路成为人人可享的“文旅新空间”

      中新网上海2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上海有着百年历史的欧阳路全长不到2公里, 两侧密布着众多上世纪建造的居民小区。记者25日获悉, 欧阳路街道持续挖掘街区的人文资源和历史底蕴 ,想方设法将其打造成有品质、有粘性、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空间,惠及周边社区居民。在上海市文旅局启动的第三批上海市民...

    时间:02-25
  • 上海三明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主题展在沪开幕

      中新网上海2月25日电 (渠雨桐 许婧)“沪明情向未来——上海、三明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主题展”25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50余件(套)文物资料呈现上海和三明赓续不断的红色血脉。  展厅一楼展出了建党时期重要报刊、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武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钱币、基层苏维埃政权和土地革...

    时间:02-25
  • 西藏发布生育新规 涉三孩、陪产假、育儿假、探亲交通费等福利待遇提升

      中新网拉萨2月25日电 (记者 赵朗)日前,西藏自治区印发《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干部职工按规定生育,在子女满3周岁前,夫妻双方每人每年可享受育儿假15天,每年按照子女满周岁计算。  该方案从扎实稳妥实施三孩生育...

    时间:02-25
  • 上海、三明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主题展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

      中新网上海2月25日电 (雷朝良)25日,“沪明情向未来——上海、三明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主题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中共一大纪念馆主办,中共三明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三明市档案馆、三明市中央苏区革命...

    时间:02-25
  • 天津蓟州:春耕全面铺开 打好全年粮食安全“第一仗”

      中新网天津2月25日电 (王在御 张环伟)记者25日从天津市蓟州区委宣传部获悉,日前,在天津市蓟州区下窝头镇西马营村的农田上,满载春小麦种子和化肥的播种机来回穿梭,松土、播种、施肥……天津市蓟州区春耕备耕现已全面铺开,农资充足、技术到位、播种有序,确保打好全年粮食安全“第一仗”。满载春小麦种...

    时间:02-25
  • 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公开发布之际,中央农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就《意见》的制定印发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意见》的出台有什么背景和重大...

    时间:02-25
  • 新疆托克逊县黑山草原现“千里江山图”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5日电 (李靖海 胡国凯 刘艳敏)2月24日清晨,在新疆托克逊县黑山草原东侧,云雾弥漫于山峦之间,宛如一幅“千里江山图”。透过光阴,远处的天山山脉与木孜洛克山之间形成了一条“银河”。 李靖海 摄  从黑山草原旁的木孜洛克山向东眺望,一层层云雾在群山之间穿梭,似云海,又似川流不息...

    时间:0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