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上海百年欧阳路成为人人可享的“文旅新空间”

2023-02-25 14:33: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2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上海有着百年历史的欧阳路全长不到2公里, 两侧密布着众多上世纪建造的居民小区。记者25日获悉, 欧阳路街道持续挖掘街区的人文资源和历史底蕴 ,想方设法将其打造成有品质、有粘性、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空间,惠及周边社区居民。在上海市文旅局启动的第三批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遴选中,虹口区的欧阳路文化活动街综合更新(一期)榜上有名。

  许多人认识欧阳路,都缘于雕塑《进行曲》旁的朱屺瞻艺术馆。正门开在欧阳路上的朱屺瞻艺术馆地处鲁迅公园一隅。如今,打开围墙的鲁迅公园,让朱屺瞻艺术馆以透视的视角展现在民众面前,以“公园+”和“社区+”理念完成的微改造,构建了人人可享的“文旅新空间”。据介绍,近年来,欧阳路街道以朱屺瞻艺术馆为撬动点,通过聚集和带动欧阳路沿线各方资源,错位互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化活动。生肖艺术作品展就是欧阳路街道“一街一品”的代表。据了解, 由朱屺瞻艺术馆承办的生肖艺术作品展已连续举办了15年,参与者中既有稚气未脱的幼儿园小朋友,也有两鬓斑白的古稀老人。

位于欧阳路679弄街面的“欧邑小站”色彩斑斓。 欧阳路街道供图

  走在欧阳路上,679弄街面有个色彩斑斓的“欧邑小站”,让行人眼睛一亮。这家不到50平方米的小站布置得很文艺。欧邑小站是欧阳路街道打造的“新型社区精致会客厅”,也是欧阳路上第一家社区咖啡馆,定位于“六合一(百姓茶话室、邻里议事厅、文化活动站、公益服务点、青年创意汇、社区达人秀)”功能,全力为社区民众增加“好、实、新”的公共服务载体,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在“欧邑小站”旁,欧阳博物集《百岁入党》展示的正是朱屺瞻先生入党(中国共产党)申请书的手稿影印件。 据悉,欧阳博物集是街道别出心裁、精心设计并设置于“社区内、马路边上的欧阳博物馆群落”。在欧阳路祥德路口转角处,不时有骑自行车的路人停下来观看欧阳博物集《成昆铁路的锤头》——一名普通欧阳居民在建设成昆铁路时使用过的“小榔头”原件、具有特殊意义的勋章。《且介亭》所处的雕塑《时代之声》旁专门设置了电话亭,好奇的路人和游客可以拿起听筒、倾听早期《义勇军进行曲》传唱歌曲和那个时代的声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街道“我的欧阳·我们的故事”发掘小组深挖身边故事,用《茅草屋中的秘密战士》《种花》《大树》《铁路》4幅专题墙绘的形式予以呈现。其中,《茅草屋中的秘密战士》描述了虹口教育学院英语老师叶佩仪:几十年来默默耕耘,退休多年后,人们才得知, 她竟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海地下党策反组组长 。

沿街墙面的巨幅墙绘令人心情愉悦。 欧阳路街道供图

  致力为社区居民谋幸福,让社区生活更美好是欧阳路文化活动街综合更新(一期工程)的主旨之一。栖心小窝生活馆是一个集“社区食堂、专业老年用品展示、公益讲堂、文化健康传播阵地”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空间。居民梁先生笑言:“原来这里是一家餐馆,改成社区食堂后价格更加亲民了,还请来了知名酒店的大厨掌勺。 老邻居们吃好饭,还可以坐在沙发上嘎山胡(沪语,聊天的意思)。”

  走进欧阳路359号,阳光透过硕大的落地玻璃窗,满满地照到整个会客厅,几位社区居民坐在暖暖的会客厅里聊着天,周边书架上摆放着各类图书。居民张阿姨指着书架上的手工玩具、娃娃绒线鞋、花篮说:“这些装饰品都是利用废弃的洗衣液瓶、水果包装网袋、旧绒线做的,颜色鲜艳,又环保。”居民丁阿姨开心地表示,以前老邻居们没事不会跑居委会,现在布置得像会客厅一样,老邻居们就会约上三五知己常来此坐坐,拉拉家常。

  居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虹仪探索“沉浸式办公”模式,就是想让居民来办事或反映问题时,有一个惬意轻松的环境。平时,居民来坐坐聊天,居委干部也可以借此听民意、察民情,了解居民所思所求和急难愁盼,有助于改进居委工作方法,提高解民忧的工作效率。(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网络开盲盒”的秘密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韩文豪 王姣玲  因支付宝账户有限额,网店店主网上购买账户,没想到仅使用了一个月后就无法登录,原来是犯罪分子通过售卖账户后利用密码找回的方式来盗窃账户中的钱款,而每个账户里具体金额也像“开盲盒”一般不确定。  近日,由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检察院提...

    时间:02-26
  • 河南部署开展集中打击 假牌套牌假证专项整治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东 通讯员 杨军政)假牌套牌假证车辆上道路行驶,扰乱正常交通秩序,社会危害性大,群众深恶痛绝。为全力消除此类风险隐患,按照公安部交管局统一部署,即日起至4月底,高速总队在全省高速公路部署开展集中打击假牌套牌假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  加强分析研判 开展精准查缉  ...

    时间:02-26
  • 给自己“打工” 灵活就业或成沪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机遇

      中新社上海2月25日电 (记者 许婧)“95后”姑娘张芷怡如今每天的工作便是从网络平台“接单”,在家给本土游戏做英文翻译。曾是一名朝九晚五外企打工人的她,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目前是一名中英笔译的自由职业者。  近年来,灵活就业已成为上海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

    时间:02-25
  • 河北廊坊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中新社廊坊2月25日电 (李晓伟 宋敏涛)随着汽笛长鸣,满载生活用品、轻化工产品、家具等货物的列车,25日从河北省廊坊市启程驶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廊坊首列中欧班列正式开通。  据介绍,此次首发班列共55个40英尺集装箱,经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途经蒙古国,运往俄罗斯。全程约7800公里,预计运行时间约...

    时间:02-25
  • 焦点访谈:人勤春来早 万象“耕”新正当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础。眼下,雨水刚过,惊蛰未至,全国各地的春季田管和春耕春种工作,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今天(2月24日),我们要去看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他们的春耕春种进行得怎么样了呢?...

    时间:02-25
  • 消费信心回暖 2023年中国消费市场按下“快进键”

      央视网消息:春江水暖,小店率先感知到了中国经济的温度。随着一盏盏灯亮起,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被重新打通。 每一个订单,每一个顾客,平凡生活中的每一笔生意都照亮了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  记者 孟夏冰:万家灯火,总有一盏为你点亮。2022年,耐用消费品在家里点亮了一盏消费...

    时间:02-25
  • 交通物流网络总体畅通 保通保畅成果持续巩固

      央视网消息:专家表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物流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支撑作用被重新认识,现代物流发展也得到了空前重视。从投资来看,物流领域的相关投资稳步扩大。  2022年,国家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持续强化,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的第一个国...

    时间:02-25
  • 今年物流运行有望加快恢复 物流运行成本有望稳中有降

      央视网消息:2022年受到国际供应链不畅、国内疫情扰动等因素影响,物流运行成本有所上升,企业经营盈利依然承压。随着助企纾困等支持政策持续落地实施,物流企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物流服务在今年也有望快速回暖。   202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同比提高0.1个...

    时间:02-25
  • 春耕备耕有序推进丨改善耕地资源 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央视网消息:要让粮食产量稳中求进,就要在耕地上下功夫。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我们来看看各地的实践。  在吉林大安,为确保改良后的盐碱地能实现当年整地、当年种植,数十台大型设备穿梭在今年新改良的3万亩盐碱地...

    时间:02-25
  • 《赫章之路》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共话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帮扶模式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朱贺)“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帮扶模式”暨《赫章之路——中国教育扶贫的经验与模式》(下称“《赫章之路》”)出版研讨会25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教育扶贫赫章典型经验展开交流。  赫章县位于贵州西北部的乌蒙山区,当地教育发展落后,曾是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之一,是中央统战部...

    时间:0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