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上海、三明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主题展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

2023-02-25 14:2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2月25日电 (雷朝良)25日,“沪明情向未来——上海、三明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主题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中共一大纪念馆主办,中共三明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三明市档案馆、三明市中央苏区革命纪念馆、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协办。

图为嘉宾在专题展厅观展。 雷朝良 摄

  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郭宁宁,上海市副市长张小宏,出席开展仪式并为展览揭幕。三明市委书记黄如欣为本次展览致辞,开展仪式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主持。

  本次展览以上海、三明两地不同时期的红色历史与文化传承为线,以上海、三明两地人民不怕牺牲、舍身奉献的伟大精神为引,勾勒出两地同根同源、超越时空的红色血脉。

  展览共分再谱新篇、火种赓续、山海情谊、当一天三明人四个部分。主办方通力协作,细数三明市各处红色遗址和文博单位的家珍,共同遴选了50余件(套)文物资料,呈现上海和三明赓续不断的红色血脉。

  展览还以艺术和象征手法,将上海、三明两地重要红色历史与城市发展元素融入氛围形式,设计打造多处重要展项,渲染出各个年代的历史感和年代感。

  黄如欣表示,三明将以此次主题展举办为契机,全方位多领域推进沪明对口合作。共抓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标志性红色项目,提升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陈列展示水平。共抓红色精神传承交流,组织三明红色故事宣讲团到上海开展宣讲活动,推动三明红色故事走进上海各区、市直单位和各大高校。共抓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合作开展红色教育、开发红色旅游,共建教育培训基地,做大“红色+”产业,推动红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图为专题展厅现场。 雷朝良 摄

  为配合展览,三明本土特产将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文创商店和线上商城同步上线。同时,位于上海黄陂南路的“一咖啡”店将在展览开展后的一周内举办“沪明情向未来”三明特色小吃互动体验活动,限时供应扁肉、蒸饺、擂茶、米糕等多种招牌小吃。这些小吃皆由来自三明的非遗传承人或专业大厨用本地原料精心制作而成,让观众在“大饱眼福”后“一饱口福”。

  三明地处福建省西部,是中央苏区核心区。上海、三明两座城市红色底蕴相合、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在传播红色文化、继承革命精神上同源一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征程中一直携手前行、相互支持,铸就了深厚情谊,创造了重要成就。

  2022年5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支持上海与三明建立对口合作机制,促进交流协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本次展览是上海与三明在红色文化宣传领域的重点合作项目。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表示,此次合作办展是进一步推动沪明两地共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网络开盲盒”的秘密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韩文豪 王姣玲  因支付宝账户有限额,网店店主网上购买账户,没想到仅使用了一个月后就无法登录,原来是犯罪分子通过售卖账户后利用密码找回的方式来盗窃账户中的钱款,而每个账户里具体金额也像“开盲盒”一般不确定。  近日,由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检察院提...

    时间:02-26
  • 河南部署开展集中打击 假牌套牌假证专项整治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东 通讯员 杨军政)假牌套牌假证车辆上道路行驶,扰乱正常交通秩序,社会危害性大,群众深恶痛绝。为全力消除此类风险隐患,按照公安部交管局统一部署,即日起至4月底,高速总队在全省高速公路部署开展集中打击假牌套牌假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  加强分析研判 开展精准查缉  ...

    时间:02-26
  • 给自己“打工” 灵活就业或成沪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机遇

      中新社上海2月25日电 (记者 许婧)“95后”姑娘张芷怡如今每天的工作便是从网络平台“接单”,在家给本土游戏做英文翻译。曾是一名朝九晚五外企打工人的她,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目前是一名中英笔译的自由职业者。  近年来,灵活就业已成为上海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

    时间:02-25
  • 河北廊坊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中新社廊坊2月25日电 (李晓伟 宋敏涛)随着汽笛长鸣,满载生活用品、轻化工产品、家具等货物的列车,25日从河北省廊坊市启程驶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廊坊首列中欧班列正式开通。  据介绍,此次首发班列共55个40英尺集装箱,经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途经蒙古国,运往俄罗斯。全程约7800公里,预计运行时间约...

    时间:02-25
  • 焦点访谈:人勤春来早 万象“耕”新正当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础。眼下,雨水刚过,惊蛰未至,全国各地的春季田管和春耕春种工作,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今天(2月24日),我们要去看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他们的春耕春种进行得怎么样了呢?...

    时间:02-25
  • 消费信心回暖 2023年中国消费市场按下“快进键”

      央视网消息:春江水暖,小店率先感知到了中国经济的温度。随着一盏盏灯亮起,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被重新打通。 每一个订单,每一个顾客,平凡生活中的每一笔生意都照亮了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  记者 孟夏冰:万家灯火,总有一盏为你点亮。2022年,耐用消费品在家里点亮了一盏消费...

    时间:02-25
  • 交通物流网络总体畅通 保通保畅成果持续巩固

      央视网消息:专家表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物流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支撑作用被重新认识,现代物流发展也得到了空前重视。从投资来看,物流领域的相关投资稳步扩大。  2022年,国家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持续强化,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的第一个国...

    时间:02-25
  • 今年物流运行有望加快恢复 物流运行成本有望稳中有降

      央视网消息:2022年受到国际供应链不畅、国内疫情扰动等因素影响,物流运行成本有所上升,企业经营盈利依然承压。随着助企纾困等支持政策持续落地实施,物流企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物流服务在今年也有望快速回暖。   202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同比提高0.1个...

    时间:02-25
  • 春耕备耕有序推进丨改善耕地资源 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央视网消息:要让粮食产量稳中求进,就要在耕地上下功夫。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我们来看看各地的实践。  在吉林大安,为确保改良后的盐碱地能实现当年整地、当年种植,数十台大型设备穿梭在今年新改良的3万亩盐碱地...

    时间:02-25
  • 《赫章之路》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共话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帮扶模式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朱贺)“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帮扶模式”暨《赫章之路——中国教育扶贫的经验与模式》(下称“《赫章之路》”)出版研讨会25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教育扶贫赫章典型经验展开交流。  赫章县位于贵州西北部的乌蒙山区,当地教育发展落后,曾是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之一,是中央统战部...

    时间:0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